乾隆瓷器有個「錦灰堆」工藝,能做出怎樣的燦爛?
說到瓷器鑒定,個個都是專家;說到瓷器工藝,個個都在閉門造車;說到乾隆時期的一個瓷器的加工工藝-「錦灰堆」,問了幾年,至今還是沒有答案!
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有關錦灰堆的論述實在難以尋找,隻言片語實在不能解釋這個疑惑,今天繼續提出問題,發動大家去了解這個已經失傳的頂級工藝,尋找更多的物證,來填補這個失落空間!
這是錦灰堆工藝所為嗎?
有關瓷器製作,只要愛好收藏都能背出一二,大有「天下文章大家抄」的感覺,了無新意。
瓷器的書也是越印越漂亮,越來越精美,核心卻是越來越少了,滿足不了求知慾。
陶瓷製作的工藝,在描述一些特殊的工藝介紹,往往是寥寥數筆,嘎然止步,什麼是軋道工藝、什麼是錦灰堆工藝、什麼是錦上添花工藝,描述的也是雲里霧裡。
理論上乾隆時期創造扎道工藝到了晚清就失傳了,工藝失傳不可能,只不過是工藝過於複雜,費工費力,朝廷內憂外患,還能鼓搗這些極盡繁複的工藝嗎?顯然沒必要,這些繁複只有盛世才能擁有!
今天也是一樣,一個中華的盛世,能夠代表中華民族宏偉的製作,也到了嶄露面貌的時候了!
這是扒花工藝的效果
難道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官窯製作中失傳的扎道工藝嗎?所謂的「軋道工藝」就是「錦上添花」工藝(有疑問?),也叫扒花工藝。
扒花又叫粉彩軋道,所謂軋道,又叫雕地,宮中稱錦上添花,景德鎮藝人謂耙花。它先在白胎上均勻施一層色料,如紅、黃、紫、胭脂紅等,再在色料上用一種狀如銹花針的工具拔划出細如毫芒、宛如錦紋的鳳尾紋,最後配以花鳥、山水等圖飾或開光圖飾。
是先用細針刻畫出來的陰刻紋,還是先施色料再刻畫,顯然效果不同。
它的工藝正確與否,已經和現代藝術品不可分割了,但是和乾隆時期的珍品比較,還是有顯著的差異!
今天我們重點探討的是乾隆的錦灰堆工藝,什麼是錦灰堆工藝?
書上的介紹只有這些《「錦灰堆」就是在一種彩色質地中用各種顏色繪製各式各樣的織錦紋、絲綢紋和其他花紋,花紋中又添繪各式各樣的纏枝花和其他圖案,所以也叫「錦上添花」。「錦灰堆」這種繁密的華麗是乾隆在位時的流行時尚,而且愈演愈烈。乾隆後期,「錦灰堆」內還要根據畫意的主題描繪大開光,再有多個小開光的也不新奇。開光內繪畫山水、人物、詩句種種,極盡奢華之事》。
極盡奢華之事一定繁複到無與倫比!
正如近人許之衡《飲流齋說瓷》中所云:「至乾隆,則華縟極矣,精巧之致,幾於鬼斧神工,而古樸深厚之蕩然無存。故乾隆一朝為有清極盛時代,亦為一代盛衰之樞紐也。」
錦灰堆工藝的確令人遐想,錦灰堆工藝製作的瓷器一定是極其精美,極其繁複,哪些作品能夠成為錦灰堆工藝的精品哪?它一定是極盡奢華的藝術品,它在哪裡?
我們如何一見真容!
這個乾隆琺琅彩安居樂業大盤是本人收藏多年的精品,一直在為它的精美工藝而尋找答案。對於它的胭脂紅為地,堆積出來的織錦紋和花朵紋的確是巧奪天工,至今未能發現超出其左右的力作。
上海一家藝術品公司展覽的極其相似的展品。
難道他就是錦灰堆工藝製作的精品嗎?各方面的因素也吻合錦灰堆的解釋。至今各類人物、專家對於它的繁雜工藝沒有提出任何否定意見。
從這些藏品來看,他的工藝繁複,符合乾隆的盛世。國家安定就是藝術品大發展的保證。我們該為這些古代的創造自豪。
從海外的熱捧,到我們自己的冷臉,我們應該明白失去對文化的敬仰,我們將失去更多!
日本人拿中國古代藝術品當成國寶,他們是崇拜愛惜我們的文物,還是崇拜我們的文化?還是崇拜中國人! (東周橢圓形帶蓋的金絲鑲嵌的青銅器鼎,高17厘米,直徑16厘米)
陶瓷讓中國人獲得了世界的讚譽,我們可能感受不到,民間收藏收藏以及針對民間收藏的政策還處於低級階段。再高級的藏品也被低級的手段搞的沒有了身價。
流浪的國寶有時換不來一個饅頭,希望這種現象不會發生我們偉大的國度!
收藏大家王世鑲玩收藏,玩出了一本閑文「錦灰堆」,為何用「錦灰堆」這個書名,說明它的高貴和瀟洒。可見其畫法和瓷器製作的神秘和巧妙。
「錦灰堆」這種繁密的華麗是乾隆在位時的流行時尚,而且愈演愈烈,到了乾隆後期,「錦灰堆」內還要根據畫意的主題描繪大開光,再有多個小開光的也不新奇。開光內繪畫山水、人物、詩句種種,極盡奢華之事。
可是我們能夠見到的乾隆「錦灰堆」並不多。
本人搜索了大量的資料,對於它的工藝述說並無可靠資料。古人用此法作畫,創造了「錦灰堆」畫法,現代也有畫家開始研究「錦灰堆」的畫法,但是費時費力,自娛自樂而已。並不為廣大藏友看重。但是並沒有失去它的藝術性。
本人費盡心思找到了幾個參照物可以滿足「錦灰堆」解釋:「一種彩色質地中用各種顏色繪製各式各樣的織錦紋、絲綢紋和其他花紋,花紋中又添繪各式各樣的纏枝花和其他圖案,所以也叫「錦上添花」」。一件是館藏的,一件是自家的。看到這些繁複的紋飾給我們提出了問題?它是手工畫的?沒有筆畫。還是模板畫的?沒有生硬。還是模板堆積後燒結的?從微觀世界看,有燒結的痕迹。
館藏琺琅彩,見上下藍地白色織錦紋。
應當是「錦灰堆」畫法。
胭脂紅地織錦紋、花卉紋繁複而有序。
典型的錦灰堆畫法。
無數的圓點堆積而燒結
無數的點組成了直線。
如果能把此「錦灰堆」工藝問題解釋的清楚,對於那些乾隆時期的特殊的作品有個真實的認識。對於鑒定也有個依據,免得專家們一看到這些匪夷所思的、精製技巧的乾隆藝術品,一律打為贗品、仿品的嫌疑。
「錦灰堆」工藝在乾隆時期大量運用。可見其製作的巧妙,「錦灰堆」定義為規矩花比較合適,在一種彩色質地中用各種顏色繪製各式各樣的織錦紋、絲綢紋和其他花紋,花紋中又添繪各式各樣的纏枝花和其他圖案,所以也叫「錦上添花」。把軋道也稱為「錦上添花」應該有偏差!
可是至今對於這些複雜的乾隆時期官窯瓷器的加工技術,我們專家們並沒有幾人能夠潛心去研究、去挖掘。失去了這些技巧,又如何幫助認識真品和精品,又如何進行鑒定和斷代哪?
這件大盤從網上發現過相似的第二件,如果藏家手中還有,可提供素材進行深入研究。
此類刻絲瓷器,工藝繁複,品味高貴,也是議論紛紜!
藝術品的魅力在於我們不斷的爭論,在爭論中獲得真相,獲得認知,一些頂級的古代藝術品再現人間,應合了今天的盛世,冥冥之中,昭示著中華民族的再次騰飛!
乾隆時期的瓷器藝術品和康熙、雍正時期已經有了很大差別,它的繁雜和不惜工本,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的恢弘的藝術作品,也就成了我們人類歷史的藝術高地,永遠放出光輝,無法超越。
也有收藏家認為,乾隆的作品繁複而走向俗氣,失去了雍正的高雅,從藝術的擁有者和創新者來說,他們的藝術修養是與時俱進的。
西洋文化的結合,使得乾隆的作品,充滿了創新和活力,給我們帶來了無盡的藝術享受。「此物只有乾隆有,只為此時有乾隆」。
乾隆皇帝在位60年,經濟繁榮,他本人崇尚奢華,酷愛各種工藝品,對燒制瓷器亦是刻意求精,加上督陶官唐英的幹練與才能,使乾隆時期的官窯器普遍繁複而奢華。
「錦灰堆」制瓷技術的失傳,也就順理成章,我們缺少了熱愛藝術的乾隆皇帝,他的恢弘的藝術品,也就成了我們人類歷史的藝術高地,永遠放出光輝,無法超越。
※你看到的是贗品,我看到的是民族的榮耀!
※解決民間收藏的亂局,首先服從國家的大局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關於建盞
※民間收藏的千姿百態,道出千真萬確的真理!
※文化的滋潤,讓我們內心充滿力量
TAG:okallm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