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名外出的藏書人,能帶回5個億,秘密都在這碗湯里
一場雨,
蘇州就成了姑蘇。
月落烏啼,
寒山寺上鐘聲起;
留園清風,
陪君驚夢到三更。
姑蘇的秋,
總帶著些許的愁。
每每這時,
城裡的人們就越發想念,
那個叫做「藏書」的地方,
和那碗羊湯的溫度。
GIF/443K
藏(cang)書所謂何地?
並非書店,
亦非圖書館,
而是蘇州城西、太湖東岸的一個小鎮
——「藏書鎮」。
之所以叫作「藏書鎮」,倒還真跟書有些聯繫。
還記得歷史上那個「被離婚」 的朱買臣嗎?買臣好讀書,然妻子嫌他只讀死書,不能賺錢,要把他的書全燒掉。
於是,買臣就把書藏於山中,偷偷拿出來讀。後來他考取功名,人們為了紀念他,便把他的家鄉命名為「藏書鎮」。
然而讓這座小鎮聲名鵲起的,
並非這段勤勉讀書的佳話,
而是這盆,
「鮮死人不償命」的白湯羊肉。
只放鹽,
不加任何輔料、調味料,
卻不腥不膩、又清又鮮,
湯色乳白,
肉酥而不爛,
盡顯羊肉之本味,
吃過之人皆贊久食不厭!
明、清時期,藏書鎮境內群山綿延,水草豐厚,很適宜養羊,當地就有農民從事養羊、殺羊、燒羊、賣羊肉的行當。
一開始以擔賣或攤賣為主,直到清末才在蘇州城裡開店經商,俗稱「羊作」。
鄉志記載,光緒22年,藏書周家場(今興奮村)的周孝泉曾在蘇州醋坊橋畔開設城內第一家堂吃的「升美齋」羊肉店。
一個不大的店面,
幾張八仙桌,
幾把方凳,
熱情招呼的夫妻店家,
一盆熱氣滾騰的白湯羊肉。
幾百年來,
這個場景都是冬日裡的蘇州人,
最最溫暖的記憶。
「羊湯勿鮮勿要銅鈿」。
藏書羊肉的魂兒,
全在一個「鮮」字。
而要想做到這個字,
除了考究的選材,
離不開獨特的烹制方法。
一般選用放養爬坡的山羊,
以2歲左右的公羊最佳。
先將現殺山羊的胴體漂洗乾淨,
再將其切成4~6塊放入盆堂。
盆堂,
不同於普通大鍋,
而是用杉木做的木桶,
這是味道是否正宗的關鍵。
用木桶煮出來的肉湯,
湯更濃、味更足。
先急火燒沸,
待浮起一層浮沫後用勺撇去,
然後將盆堂中的羊肉取出,
放入冷水中漂清,
俗稱「出水」。
略待沉澱後,
將盆堂中的羊湯出鍋,
盛入另一容器靜置,
把鍋底的沉渣清除,
稱為「割腳」。
烹制過程中,還要注意不同羊肉放置的位置。
最下面放羊肉,上面是羊肚,而最上面則是鮮嫩的羊肝。急火燒沸後,便可將羊肝撈出,泡在淡鹽水中,這樣做出來的肝才不會變色變味。
「出水」、「割腳」之後,
把靜置好的羊湯和出好水的羊肉,
重新倒入盆堂內,
旺火燒煮3小時以上。
其間大、中、小火都要拿捏得當,
待肉爛湯濃後,出鍋拆骨,
放入竹製籃筐中瀝水,
涼凍,以備切用。
滑爽的肉凍,
彈牙的肉皮,
鮮嫩的羊肉,
分明的層次感帶給舌尖的,
卻是極為複雜的味蕾刺激。
或夾起一塊送入口中,
直接感受羊肉本身的鮮美;
或佐以蘸料,
讓羊肉和醬汁充分碰撞,
產生更為奇妙的化學反應。
最後,
用一碗熱乎乎的羊湯,
在全身毛孔的酣暢淋漓中,
結束這場、
回味無窮的味覺之旅。
蘇州人好清淡,
最喜這一碗白湯的溫存。
藏書羊肉卻不滿足於此,
在小小的羊身上,
下足了功夫。
秘制的紅燒羊肉,
香氣馥郁、肉皮鋥亮
肥而不膩,入口即化,
口感比白切羊肉更為醇厚迷人。
羊膏紋理漂亮,
口感細膩肥美。
GIF/891K
羊肚、羊鞭、羊腿、
羊肉水晶糕、清蒸羊肉、
羊肉蘆粽···
白切、紅燒、脆皮、爆炒···
智慧能幹的藏書人,
甚至能用這羊肉,
做出4050種菜肴的「全羊宴」。
秋雨瑟瑟,
晚風來急,
加晚班回家的路上,
照例拖著疲憊的身子,
鑽進一家藏書羊肉館:
「老闆,來一碗紅燒羊肉面!」
吸一口勁道的麵條,
咬一口酥爛的羊肉,
喝一勺鮮美的熱湯,
整個身子便瞬間熱乎起來。
恍惚間,竟覺得外面的風也小了,
雨也住了,
整個秋天,
都變得明朗起來。
GIF/392K
人們都說,
藏書人是「一隻木桶闖天下」。
紅遍長三角的藏書羊肉,
一年消耗60萬頭羊,
全鎮6500多人從事羊肉相關產業。
每年秋冬,
5000名外出的藏書人,
能帶回5個億。
然而對我們食客來說,
那些都不重要,
我們在乎的、
只是這一頓吃什麼,
白切,還是紅燒?
吃面,還是喝湯?
少年啊,
人生也有沒有答案的時候。
只要能用食物,
自由地取悅自己,
就是最大的幸福。
- END -
(圖片來自匠匠探店實拍.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轉載須知
無授權圖片的童鞋會被舉報的哦!
總有一個人在堅守,
總有一件事要完成。
茫茫人海,
匠心之城。
不喧嘩,自有聲。
※古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夜半四周無人,我忽而聽到吃吃的笑聲
※她是國家級非遺大師,傳承7000年宮廷絕學,卻被這項匠心設計驚艷
※這北國的秋,若留得住,我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
※他與徐悲鴻、林風眠齊名,被齊白石稱讚,卻一生不被大眾認可
TAG:匠心之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