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書法高峰——王獻之:打破楷草界限,創「行楷」、「行草」新書體
繼王羲之之後,東晉書法又一座高峰出現了,這就是王獻之,他與父親王羲之並稱為「二王」。
王獻之,字子敬,小字官奴,羲之第七子,官中書令,又稱「大令」。《晉書》卷八十載,獻之7歲學書,「少有盛名,而高邁不羈;雖閑居終日,容止不怠,風流一時之冠」。當朝太傅謝安「甚欽愛之」。起州主簿,後為謝安長史,又出為吳興太守,征拜中書令。不幸過早病卒,時年42歲。
王羲之和王獻之畫像
王獻之在書法藝術上的貢獻,首先是承繼了父風。他在父親所書《樂毅論》的引導下,寫出了有名的《洛神賦》。此帖原跡書於麻箋,小楷,人宋殘佚。南宋賈似道先得9行,後又得4行,共13行,刻於水蒼色端石上,美其名日「碧玉」,故俗稱「玉版十三行」。此帖書風與《樂毅論》一樣,雍容和雅,柔中寓剛,上溯鍾繇,與《宣示表》一脈相承。《洛神賦》是王獻之青少年時代的代表作。
王獻之《保母帖》釋文附姜夔題跋
王獻之不僅承繼了父風,而且以極大的勇氣和才智,衝出父親的藩籬,創造了開張超逸的「大令體」。從筆法上看,王羲之用筆「內撅」,即以藏鋒為主,偶帶露鋒,筆意緊斂,給人以精氣內含而又略帶鋒穎之感;而王獻之則用「外拓」法,即以露鋒為主,藏鋒其次,筆意開張,給人以一氣呵成、神采飛揚之美。
王獻之生平簡介
從字體上看,王獻之打破了楷書、草書的界限,創造了「行楷」、「行草」兩種新書體,後人稱之為「破體」。從風格上看,王羲之書法似得道高人,不激不厲,悠然自得;王獻之書法恰如英俊少年,血氣方剛,豪邁恣肆。唐張懷瓘《書議》評日:「逸少秉真行之要,子敬執行草之權;父之靈和,子之神俊,皆古今之獨絕也。」道出了羲之、獻之父子二人書體、風格上的不同。
王獻之《歲盡帖》
王獻之的行草書代表作有:行楷《廿九日帖》、行草《鴨頭丸帖》和《中秋帖》等。《廿九日帖》筆法靈動,墨色秀潤,端莊中見飄逸之態。《鴨頭丸帖》虛實結合、燥潤兼施,給人以形離神合的美感。《中秋帖》筆筆相連,血脈銜接,一氣呵成,為典型的行草書。這種寫法,起源於東漢的張芝,稱為「一筆書」。
王獻之草書手卷《中秋帖》
米芾《書史》認為此帖「運筆如火箸畫灰,連屬無端末,如不經意。所謂一筆書,天下子敬第一帖也。」此帖筆勢飛動,風神散逸,豪氣勃發,確有超過他父親之處。難怪清代乾隆皇帝將此帖與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珣《伯遠帖》並稱為「二希」。羲之、獻之父子,在書法藝術上各有千秋,羲之以「真行」為顯,獻之以「行草」為能,我們不能僅以一種書體,品評誰優誰劣。
王獻之《地黃湯帖》
王獻之傳世的墨跡,明顯地少於王羲之,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唐代揚羲之,抑獻之,墨跡收藏之多寡無疑受其影響。
※錢幣收藏秘笈:「檢漏」與「超前」
※王羲之、王獻之、林散之如何學書練字:思慮專一,勤於臨池
※收藏和投資銅鏡價值判斷主要看朝代和工藝
※書畫同源,書法與戲劇、舞蹈、雕塑、文學「異中見同」
※花鳥畫鑒賞思緒:奪造化而移精神遐想,重形似追求「不似之似」
TAG:思迪文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