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深化中歐合作 實現互利共贏

深化中歐合作 實現互利共贏

近日,比利時智庫布勒哲爾在其官網發布《中國—歐盟經濟關係2025:共創未來》報告。報告建議中國和歐盟提升雙邊戰略、深化經濟合作,實現雙方經濟持續、平衡、全面增長。

中歐合作潛力巨大

愛爾蘭都柏林聖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商學院教授路易斯·布倫南(Louis Brennan)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與歐盟作為世界兩大重要經濟體,雙邊經濟關係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無論在貿易還是投資領域,中歐都有必要繼續保持良好的合作夥伴關係。在當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中歐積極推動務實合作至關重要。

中國與歐盟擁有諸多相似之處,國際商品與服務貿易表現出色,也都認同將多邊主義作為全球治理的重要原則。報告提出,當前中國與歐盟應增加貿易與投資往來,推動氣候變化、能源與環境以及全球治理合作,強化科技交流與創新,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與金融服務,並推動民間交往,進而增加就業機會和提高社會福利。

隨著歐洲逐漸從債務危機中脫身以及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未來雙方有更廣闊的合作空間。報告顯示,貨物貿易一直是中歐經濟關係的主要推動力量,中歐雙方許多合作領域的潛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如服務貿易、對外投資、工業與技術創新合作以及金融市場整合等領域。同時,雙方在教育、文化、科學、醫療衛生與旅遊業等方面交流的潛力巨大。布倫南表示,中歐在科技交流等諸多領域本就擁有很密切的聯繫,在未來合作發展勢頭迅猛。

中歐經濟合作關係要想落到實處,還需要雙方在政策層面做出更大努力。一方面,許多歐洲企業擔心來自中國企業的競爭壓力;另一方面,中國企業也會憂慮歐盟對其實施針對性政策。此外,歐盟各國與中國在政治和經濟體系上的差異,也可能為雙方深化經濟關係形成阻力。

多領域開展合作

報告認為,中國與歐盟應提高對雙方戰略政策的重視程度,並認真考慮如何深化彼此從現在到2025年的經濟關係,實現互利共贏。這意味著雙方要在考量當前全球大環境的前提下,重新闡述共同利益,開誠布公,承認差異的存在,努力實現雙方經濟持續、平衡、全面增長。對此,報告從投資、貿易、能源安全與氣候變化、科技創新、金融等多方面提出了應對策略。

第一,儘快達成投資協議。中國和歐盟應建立公平、穩定、透明和可預期的商業環境,使雙方企業均享有平等待遇。這需要雙方更新各自的戰略和條款框架,以保障商業環境的持續穩定,並切實保護知識產權。

第二,啟動經貿談判,建立中國—歐盟自貿區。此談判可在達成投資協議的基礎上進行。2025年之前中國和歐盟的經濟關係,將取決於雙方相互開放市場、促進自由貿易和投資的程度。中國經濟持續發展和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將讓中國市場實現向高質量消費和高附加值活動轉變,因此雙方在擴大市場准入和協調監管方面會變得更加重要。同時,中國和歐盟應在相關領域推進務實合作、打造自由市場、深化科學研究,並就如何通過自貿區取得互利的經濟發展展開對話。

第三,深化在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方面的合作。雙方簽署的能源合作路線圖,旨在通過雙邊合作提升能源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和市場透明度。中國和歐盟要加強在低碳能源系統、能源立法和政策、標準設定、定價模式和管理機制等方面的合作,特別是在核能和可再生能源領域。

第四,把握科技創新機遇。據估計,歐盟地區40%以上公司的海外研發在中國進行,這也成為中國創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企業也正在歐洲建立更多科研、設計和信息中心。

第五,加強金融產業合作。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在歐盟地區開展業務,不斷提升雙方貿易和投資水平。歐盟國家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中國參與歐洲復興開發銀行,這些舉動已說明雙方有深化在多方金融制度方面合作的意願。

一帶一路助力合作

布倫南表示,歐盟向來支持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因為一帶一路可以使物流與交通更為便利,增強雙方的聯繫,推動貿易流通。中國和歐盟應把「一帶一路」倡議作為進一步擴大雙邊經貿合作的平台。歐洲的投資能幫助一帶一路相關工程達到必要的國際標準,實現環境和其他方面的可持續發展。同時,與「一帶一路」倡議相關的新的投資、貿易和工業合作有助於刺激歐盟經濟增長。雙方應確保這些投資用於促進雙方及世界整體經濟的持續、平衡、全面發展。

此外,報告建議歐盟金融機構,為需要進行長期金融管理的複雜投資項目提供專門指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張元濟與顧廷龍的文化情誼
從歷史經驗看科學判斷形勢
經濟變革中的哲學問題及其研究路徑
王偉光:努力接受《實踐論》《矛盾論》的哲學滋養 運用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指導實踐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發布 常住人口將控制在2300萬以內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