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朝的五位唐姓人傑,人稱五豸唐門

宋朝的五位唐姓人傑,人稱五豸唐門

在宋朝有五位唐姓御史被稱為五豸唐門。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豸。

也叫獬豸、觟錿、解麃,是古代傳說中的神獸。簡單地說,就是獨角獸。傳說豸能「知人有罪,能辨曲直」,古代將豸作為執法官的象徵,擔任監察、執法的御史、廷尉等官員戴的帽子,稱為獬豸冠、豸冠、豸角冠,穿的衣服稱為豸衣、豸袍。

通俗一點說就是唐青天(參考包青天)

宋朝真宗至神宗時期,唐家出了5個有名的御史:

唐肅:字叔元,杭州錢塘人。當錢俶時,始七歲,能誦《五經》,名聞其國中。後與孫何、丁謂、曹商游,學者慕之。舉進士,調郿縣主簿,徙泰州司理參軍。有商人寓逆旅,而同宿者殺人亡去,商人夜聞人聲,往視之,血沾商人衣,為捕吏所執,州趣獄具。肅探知其冤,持之,後數日得殺人者。後守雷有終就闢為觀察推官。遷秘書省著作佐郎,歷知聞喜、福昌縣,通判陝州。召拜監察御史。或薦肅為群牧判官,真宗曰:「朕欲別用肅。」遂提點梓州路刑獄。遷殿中侍御史,入為三司戶部判官,出知舒州。遷侍御史,為福建路轉運使,判三司開拆司。再遷工部郎中、知洪州。尋為江南東路轉運使,擢三司度支副使。奉使契丹,還,遷刑部。為龍圖閣待制、登聞檢院,知審刑院,卒。

唐詢(唐肅之子)以父蔭任將作監主簿。北宋天聖年間(1023—1032),應詔獻文章,名列前茅,詔賜進士及第,知長興縣,後以太常博士知歸州,因翰林學士吳育薦引,任御史。未及赴任,因母故世,回里奔喪。服除回朝時,吳育為參知政事,以唐詢與宰相賈昌朝有親黨嫌疑竭力排擠詢,遂出知廬州。當時朝官外遷,都有朝辭而詢獨不用,因此詢對吳育產生不滿,於是上奏請廢制科,意在排詆制科出身的吳育,但未得仁宗採納。後除尚書工部員外郎、直史館、知湖州,遷江西轉運使、福建路轉運使。入朝復任三司戶部判官,出為江東轉運使。又因朝廷缺人修起居注,得入為知制誥。又因與參知政事曾公亮有親黨之嫌,出知蘇州,轉杭州、青州、進翰林侍讀學士,累遷至右諫議大夫。召還京都後,判太常寺,進給事中。卒後贈禮部侍郎。好書法,嘗得歐陽詢書數行行書真跡,精思學之,書藝大進,遙以書名天下。筆跡遒媚,非精紙佳筆不妄書。

唐坰:字林夫,踐塘(今杭州)人。詢子。熙寧初賜進士出身,為崇文校書除太子中允,同知諫院。工書,行筆無家法,而近類蔡君謨(襄)。學書知古人筆意,少所許可,甚愛蘇書。蘇軾曰:「唐林夫以書遺余云:有唐永禪師、歐陽渤海、褚河南、張長史、顏魯公、柳少師書,為我評之。林夫書過我遠矣,而反求於予何哉?」《宋史本傳、山谷集、姑溪集、東坡集》

唐介:字子方,江陵(今屬湖北)人。北宋著名諫臣。唐介從小深明大義,德行高尚,幼時父親卒於漳州任上,州人知其貧困,集資相助,他謝絕不取。後應試,中進士,自此深得朝廷器重,步步高升。他為官清正廉明,與同朝包拯一樣剛正不阿。宋神宗時拜參知政事(副相),後因生背疽而死,終年60歲,追贈禮部尚書,謚號「質肅」。唐介以「直聲動天下「。朝臣皆稱:「真御史必曰唐子方。」

唐淑問:字士憲。湖北江陵人。御史中丞唐介長子。北宋官吏。中進士,官至殿中丞。神宗以其家世,提升為監察御史里行,並教以謹家法,務大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穿越宋朝,黑釉茶盞-----貴族雅士必備的神器
99%的中國人都不知道的35個歷史小知識
北宋帝國鮮為人知的密碼,水滸一百零八將為何敢佔山為王?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