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影視作品拿天津人「遭改」現象,他想通過作品為天津「正名」
有一位專門寫老天津的大作家,叫林希。本來他是一位詩人,直到55歲時,他放下詩歌,寫出了30餘部以清末民初天津社會風俗、市井人物為題材的津味小說,其中《蛐蛐四爺》《相士無非子》《天津閑人》《醜末寅初》《高買》等作品產生了很大影響。
林希說過一個觀點:「你寫天津,要讓讀者看到一個可愛的天津;你寫天津人,要讓讀者看到天津人的可愛。」針對一些影視作品拿天津人「遭改」,醜化天津人的現象,林希想能通過自己的作品給天津人「正名」。
(林希)
林希的人生經歷,本身就是一段天津歷史故事。他本名侯紅鵝,祖上是江南大戶人家,在600多年前隨燕王掃北定居天津,逐漸發展起來,成為近代天津的一個大家族。
林希的曾祖父侯春源,人稱侯六爺,在日本三井洋行株式會社的華賬房當大掌柜,相當於副總經理。三井財團自明治維新以來漸漸發展成日本最大財團,在中國做電氣、五金、皮貨等進出口業務,也負責日本與大清政府的官方信貸。
三井洋行給侯六爺配備了一部專車,雖然只是一部東洋膠皮車,但這部膠皮車有特殊標誌——車軲轆上塗著紅漆,出入日租界通行無阻,日租界柵欄旁邊站崗的日本憲兵還要向車上的人敬禮。
(林希小說改編電影《天津閑人》)
大戶人家規矩也大,規矩之一:家門百步內不能乘車。所以每天早晨來接侯六爺的車子,都要停在家門口百步之外。侯六爺一路走到車前,路上無論遇見誰,都會拱手問候。
侯六爺出任三井洋行中國大掌柜幾年之後,從侯家分家出來,在大直沽建了一所大宅院。這就是林希小說中常常寫到的「侯家大院」。
侯六爺有錢。每年正月初一、十五,天津人有「放花」的習俗,就是放焰火。侯家大院放的焰火非常壯觀,是大直沽一帶的一道風景。侯六爺做了不少善事,冬舍棉、夏舍單、月舍酒、日舍餐。侯家每年要舍上百件棉衣,每逢舍棉衣總要有個儀式,邀請各界賢達、媒體記者到場助興。
(林希小說改編電影《天津閑人》)
侯家吃皇糧,也就是外國給大清皇帝進貢的「貢米」。這種米淡紅色,米粒大,八粒米排起來正好一寸。過去老百姓家裡吃這種米被官府知道要治罪,清末朝廷風雨飄搖,皇上也沒心思管那麼多了。
侯家既遵儒學,又吸納西學。林希的祖父大名侯晉泰。1904年,嚴修在嚴氏家館基礎上創立私立中學敬業學堂(南開中學前身),侯晉泰是第一屆學生。
學堂設立新學課程,其中之一是英文,教科書叫《英文法程》,使用韋氏音標,讀起來和說中國話一樣:「介斯一斯買布克。」林希小時候也學過,後來林老到美國,和美國人說英語,人家都聽不懂。
(林希小說改編電影《天津閑人》)
侯晉泰也是南開大學笫一屆大學生。林希回憶:祖父侯晉泰自幼養尊處優,幾乎沒有生活自理能力,在學校同學們一起吃飯時大家都搶著吃,他什麼也搶不著。南開校長張伯苓看他過於靦腆,所以每天吃飯都把他叫過來和自己一起吃。畢業後,侯晉泰在美孚石油行做事。
侯晉祺愛收藏。有人給他帶來一卷黃山壽的《百菊圖》請讓過目。黃山壽是有名的宮廷畫家,來人告訴侯晉祺,這卷畫本是一位雅士的鎮宅之寶,如果侯公子想買,那他也做不了主。最終幾番殺價,侯晉祺以200塊銀元買下了這卷畫。
過了沒多久,侯晉祺發現自己上當了——因為黃山壽從來沒畫過《百菊圖》。世間流傳兩卷《百菊圖》,一在江南,一在河北,全是膺品。侯晉祺吃了大虧——因為200塊銀元當時能買100畝良田,還可以在天津買一片房產。
(林希小說改編話劇《蛐蛐四爺》)
林希的父親——作為富三代的侯鳳翔,畢業於河北高等工業學校,後來也進了日資企業,在塘沽大坂公司做襄理,主要工作就是和洋人打交道,陪洋人吃飯喝酒,看戲賭博。
創業難,守業更難。到侯鳳翔這一輩,侯家逐漸衰落。侯家最鼎盛時家裡各房各院每個孩子有一個專門的傭人,即便家道中落,林希小時候還是有一個傭人專門照顧他。祖父告訴孩子們,家敗落了,也沒什麼給你們的,留三條建議:學習上自強不息,做事百折不撓,另外要有健康的身體。
三四歲時,林希隨母親馬景福識字,背《千字文》《百家姓》,背唐詩和《古文觀止》。母親有很多藏書,他看的第一本小說是《鏡花緣》。他小時候見過達官貴人吃喝玩樂的場面,也去過起士林餐廳、皇后歌舞廳。
(林希小說改編話劇《相士無非子》)
天津城西北角外鈴鐺閣有一所「官立中學堂」,全國招生,外地學生都住校。官立中學堂有一個小學部,林希在那兒讀小學。
每天放學回家,他總要穿過南市「三不管」。那裡有說相聲撂地的、有用帆布圍起來的摔跤場子、有賣大力丸打把勢賣藝的……江湖藝人們必須到那兒去掙兩毛錢,用這錢買二斤棒子麵,才能過上一天日子。那個地方窮、亂、野,但卻有一種讓人著迷的魔力。
到1952年,林希從師範學校畢業,分配到開灤煤礦的工人學校做教師,給工人們講小學語文課本。工人只能業餘時間上課,因此林希平時有很多時間,他如饑似渴地閱讀了大量文學著作,也開始創作和發表一些詩歌和小說。
六七十年代,林希在社會底層掙扎多年,種過地、挖過河、干過勤雜工、蹬過三輪、掃過廁所……後來這些經歷反而成為他小說創作的精神動力。
(林希)
林希的書寫都和天津這座城市有關。他寫天津民國時期的亂世風雲,寫大宅門的興衰起落,寫五行八作,新舊交織,西風東漸,民俗風情,以「侯家大院」輻射天津衛這個碼頭城市的歷史與人文。
他認為,寫天津的事兒,一半是給天津人看,但主要還是給外地人看。因為人們最想了解的是一個地方的文化背景、生活狀態、生活習慣。一個地方的歷史人文,給本地人看是一種樂趣,給外地人看是一種知識。
可以說,林希是最熟悉老天津的作家。他寫《其實你不懂天津人》《你不知道的舊社會》,回顧了天津幾百年的生活細節;他寫《天津話,逗你玩》,整理出80個詞條,包括惹惹、格澀、得楞、打察(cǎ)、膈(gè)應、拖(tuó)答、熬鰾(náo-biào)這些天津人都還在說,而又覺得是是而非的方言,這是林希先生對天津的貢獻。林希一直致力於講述天津,他放大了天津,再現了天津的過去時代。(文:何玉新)
(林希最新作品)
※92歲活久見相聲老藝人,與侯寶林平輩,多次參加德雲社紀念活動
※相聲演員譖球迷,外號李大白話蛋,《聊天》憶天津足球輝煌歲月
※民國第一豪門血脈不息,袁世凱玄孫成青年藝術家,曾獲美國艾美獎
※郭德纲评书中讲到民国“箱尸奇案”,背后究竟藏有哪些隐情?
※80年代許麗麗憑《春光美》獲青歌賽冠軍,今改唱京韻《醜末寅初》
TAG:天津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