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救命稻草,中國話題吃香,只有研究中國才能生存
導讀:「大部分美國智庫屬於地方智庫,不隸屬於政府,因此沒有研究預算。這類智庫為了生存,就必須投入更多精力拿出更科學、更具信服力的研究報告,才能吸引『買家』注意。因此,『中國話題』成為不少智庫賴以生存的救命稻草,他們爭先恐後地在中國身上挖掘『賣點』,智庫間的競爭也隨著中國影響力加大而愈發激烈。」
近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上升和國際影響力的加大,西方開始加大力度研究中國,但凡與中國相關的話題,都是熱門。
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在西方智庫領域,與中國有關的議題早就成為香餑餑,許多智庫十多年來就是靠著研究中國而存活下來。
美國《星條旗報》就曾公開承認,最晚從2000年開始,美國智庫就嗅到了「中國話題」的好處,美國智庫也就此開始了跟蹤研究中國崛起的熱潮。在政府層面,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等院校和機構也專門開設了研究中國海上力量的研究所。
美國現有智庫1830多家,梳理了近十年來各智庫賣給政府的研究報告可以發現,有超過1700家智庫對中國做過多方面研究報告,且報告數量呈現逐年上升的態勢。
這其中有93%以上屬於民間智庫,只有不到7%屬於隸屬於美國政府和各軍種。美國近十年來在官方智庫運營上的投入為730億美元,但在購買民間智庫關於中國的研究報告上的投入高達6440億美元。
因此,《星條旗報》稱,中國在不知不覺中,養活了美國96%以上的智庫,創造就業崗位超過60000個。
以美國最著名的蘭德智庫為例,最近五年發布的關於中國的研究報告超過400份,大部分被美國政府及軍方購買。平均每年近80份,也就是不到五天就有一份關於中國的研究報告被賣給美國政府。這還僅是一家智庫的數據。
單從可以公開的數據上分析,美國軍方每年從各類智庫購買的「中國研究報告」至少在380份以上,平均每天一份還要多。而這還僅是美國軍方採購智庫報告的數據。
大部分智庫是地方智庫,沒有研究預算的他們,只能拚命從政府最關心的方面挖掘研究話題。
但他們普遍活得艱辛,美國每年因虧損而關閉的智庫機構很多,但是會有更多智庫填補進來。總之,所有智庫都在對中國的研究上不遺餘力,這就是美國智庫領域的「風口」,他們相信只要有挖掘話題的能力,誰都能飛起來。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用這句話來形容西方國家對中國態度的變化也許不夠恰當,但感覺,就是這種感覺。
※美智庫:印度追趕中國,但中國人天生就有的一樣東西,印度學不來
TAG:子陽文化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