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肯定不知道——那些由小人物改變的軍事史

你肯定不知道——那些由小人物改變的軍事史

最不起眼的小人物也能改變歷史。

——西方諺語

歷史由誰創造?

穿越歷史的星河,探尋歷史的脈絡,當帶著這樣一個深邃而厚重的命題開始我們的追思和拷問時,浮現在我們腦海中的往往都是關於英雄的讚歌,畫卷里展現的往往都是關於大人物的史詩。相對於玩轉乾坤留名青史的「大人物」,在歷史的犄角旮旯里,「小人物」是那麼平凡無聲,那麼無足輕重,也許究其一生都不會在歷史長河中泛起屬於自己的漣漪,留下屬於自己的印記,書寫屬於自己的故事。

但,歷史到底由誰創造?

大人物固然有大人物的歷史價值,小人物更有小人物的歷史貢獻,不論小人物何其平凡、何其輕微,歷史的發展終歸離不開小人物們在其中的艱辛跋涉和默默耕耘。可以說,正是千千萬萬的小人物們,造就了人類幾千年的文明史。讓我們看看幾個軍事史上的幾個小人物的故事

幽雲故土的送與救——小人物的大忠誠

讓我們把視線拉長,回到千年之前那個腥風血雨四分五裂的五代亂世。

當今天的京津大地一派繁榮祥和,可知千年之前的它,卻有著一段怎樣辛酸難言的歷史。幽雲十六州,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和山西北部,是長城背後的戰略支撐點,得之則憑險據守,失之則門戶洞開。就是這片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天然軍事屏障,在公元936年被石敬瑭拱手送給了契丹,換來了契丹的出兵相助,並最終取得了「兒皇帝」的皇位。石敬瑭被永遠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但我們更應厲聲唾罵的是他那個視為股肱之臣的桑維翰,正是他為討得主子歡心,更為向契丹表達「誠意」,出了個「推心屈節」的餿主意,提出了割讓幽雲十六州的「優渥」建議。

歷史上和親也好、歲幣也罷,面對強大的北方胡人,最多也就是送錢送物,但正是桑維翰,開了歷史的先河,讓本可以用錢解決的事,變成了割地,這送出去的10萬平方公里大好河山和戰略要地,成全了後晉12年的短命王朝,卻從此成為中原王朝的心頭之痛。

時光流轉,風雲變幻,幽雲十六州在遼人統治下生活了近兩百年。兩百年能改變太多人世滄桑,但有那麼一個小人物,仍然熱愛著當初拋棄他的祖國。他的名字叫馬植。

公元1111年,馬植趁北宋使節童貫出訪遼國的機會,秘密晉見,提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的計劃——由他本人秘密深入女真部落,挑動女真與遼國的矛盾,引女真人起兵滅遼,再由宋軍呼應,一舉奪回幽雲故地。這個計劃是如此具有震撼力,有著讓人無法拒絕的誘惑力。但遠交近攻更需要強大的軍事力量作後盾,馬植孤身遠去披肝瀝膽,不曾料到故國軍隊如此不堪一擊,燕京一戰中潰散的遼軍仍然將宋軍打的落花流水。女真人看到了北宋孱弱軍力的真相,於是大舉南侵,隨之招來了「靖康之變」的歷史之恥。即便收復故土的計劃加速了祖國的滅亡,但其罪不在馬植,他的拳拳報國之心和他的滿滿愛國赤誠,足以留名青史。

直到時光又過去了兩百年的時候,幽雲十六州才由著明初徐達常遇春的北伐而歸入故國。這整整四百年,對於每個中原王朝來說,失而不得的十六州始終是心中的難言之痛,一句「幽雲十六州,遺恨四百年」已經包含了太多遺憾和悲愴。所以,相較於大人物石敬瑭和他的宰相桑維翰的賣土求榮,我們怎能不感佩於小人物馬植對故國的一片赤膽忠貞,歷史更會選擇銘記他的偉大與不朽。

長江天塹的棄與守——小人物的大擔當

讓我們再將視線轉向七百餘年前的南宋末年,看看長江邊上發生了什麼。

公元1274年2月,此前曾死守襄陽六年的南宋大將呂文煥已於此前一年投降元朝,並官拜參知政事、行省荊湖,此時正跟隨元將伯顏征討南宋。「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沿江守將多為呂氏舊部,於是呂文煥一紙招降書,南宋守將紛紛棄守,爭相款附,元軍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鄂州等沿江重地。於是,長江天塹變成了通途,元軍一路高歌猛進直落臨安,1276年正月,南宋投降。

縱然困守襄陽充滿悲愴無奈,孤立無援下的投降也可說是迫不得已,但很顯然,作為末年南宋最為倚重的軍中驍將,呂文煥沒有肩負起自己應有的擔當。而且歸降之日便成為虎作倀之時,正是由他作為開路前鋒引元軍東下,才加劇了南宋的迅速滅亡。呂文煥,喪失的是民族氣節,無法洗清的是賣國行徑。

由此回溯113年,南宋初年,還是在長江邊。

公元1161年冬,金主完顏亮親率精兵四十萬一路勢如破竹,據淮南而下直抵長江采石磯。當此千鈞一髮之時,朝廷忙著將失利的前線主將撤職,委任的新主將卻還在赴任途中,此時的宋軍群龍無首、混亂不堪,長江防線形同虛設。就在金軍即將渡江的危急時刻,采石磯迎來了一個關鍵人物。他就是前來犒軍的一介書生虞允文。

面對采石磯要塞儘是自前線潰退而來士氣低落的南宋敗兵,危急關頭,本可以一走了之的虞允文挺身而出,主動承擔起了江防重任。四十萬主力對決一萬八潰軍,這場實力與數量懸殊的江防戰,虞允文這個當時毫不起眼的小人物,硬是憑著自己的勇氣和智謀,用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證明了自己。采石磯一戰,金兵此後始終未敢越長江防線一步,南宋國祚得以延續118年。

同一個長江,同一個王朝。不同的兩個人,一個終結了國運,一個延續了國祚。是天塹還是通途,我們看到的是擔當的有無。相較於堪為當時國之柱石卻引兵南下、氣節無存的呂文煥,我們顯然更為彼時只是一介書生的「小人物」虞允文身上所體現出的大擔當而充滿敬意。他彼時在采石磯發出的那句呼號——「今日事有進無退,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戰死沙場,捐軀報國正是我平生志向」——至今讀來仍讓後來人感受著民族脊樑的擔當和魄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新聞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曾被歐洲高帥富無情拒絕,北鬥上演完美逆襲
陰謀論,俄羅斯中將真的是極端組織殺死的么?
沒有炮塔的坦克,你見過嗎?
如果脫下軍裝,你會去搬磚嗎?
南海刺刀——533台州艦

TAG:大新聞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