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超強耐葯菌的變異場所竟是腸道,顛覆性概念來襲你還會用抗生素嗎?

超強耐葯菌的變異場所竟是腸道,顛覆性概念來襲你還會用抗生素嗎?

近日,《第六屆中國出生缺陷防控論壇》在杭州舉行,全國婦幼衛生監測辦公室主任、中國出生缺陷監測中心主任朱軍教授在論壇報告中指出:近十年來,環境因素、食源性因素導致的出生缺陷問題日趨嚴重,而我國出生缺陷的研究熱點仍然專註於遺傳因素的影響(染色體畸變、基因突變),例如唐氏綜合征、愛德華氏綜合征、遺傳性耳聾等領域;對環境污染、食源性污染物對生命體早期影響的研究幾乎空白,亟待在這些領域加強防範策略研究。

同時,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教授、復旦大學特聘兼職教授王華博士則提出了一個顛覆性的概念:抗生素耐葯的「罪魁禍首」就是口服,腸道則是耐葯菌的溫床。

有益菌攜帶耐葯基因?

朱軍教授指出,食源性污染的影響不容小覷。國內專家從3000多例臨床孕婦血清樣本、新生兒胎糞樣本的探索性研究表明,在上述孕婦血清及新生兒胎糞標本中均檢出不同種類的食源性抗生素殘留。孕婦在日常飲食中,通過肉、魚、蔬菜等攝入的食源性抗生素對胎兒的健康發育同樣構成不利影響。

朱軍教授呼籲在國內通過多中心臨床研究合作,擴大樣本量和覆蓋面。對於食源性污染物的影響評估、干預方案應當組織產科、兒科、預防醫學等方面的專家共同探討,從環境、食品安全等不同視角入手關注出生缺陷的源頭。

王華教授介紹,食物中含有大量已經耐葯的細菌,而且並不是過去關注的致病菌,因為這種致病菌數量極少;而大量非致病菌,甚至包括發酵菌、益生菌等一般認為是有益的細菌,才是攜帶耐葯基因的主體。這些耐葯細菌被攝入人體後,進一步在消化系統紮根、繁殖、擴散,排出後再通過糞便,污水污染環境基因庫,並再次通過農作物進入食品鏈。

所以即使人不直接吃藥,抗藥細菌也會通過消化系統進入到人和動物的體內。此外,抗藥基因還可以在各種細菌之間傳播。所以,控制攝入食品中的大量耐葯菌問題是第一要務。

大環境的改變需要長期持續跟進,但人們在生活中對抗生素的「矯枉過正」則需儘快糾正。

能口服不輸液?未必

曾經,發燒打點滴是標配,進醫院不給輸液還覺得奇怪。經過一段時間的「抗生素濫用」科普後,尤其是嬰幼兒的抗生素使用變得異常「艱難」起來。醫生如果想給孩子輸液,家長就要多加阻攔。這種非此即彼的態度,也讓臨床醫生倍感壓力。

對於抗生素,王華教授認為,不能「神化」,更不能「妖魔化」。抗生素該用還得用,而且必須用,那都是人命關天的事。

以嬰幼兒發燒為例,如果是上呼吸道細菌感染,不給抗生素,那意味著孩子就可能感染肺炎,一旦變成重症肺炎,必然危及生命。如果是細菌性中耳炎,也要早發現早治療。否則病菌附著在組織和器官上形成細菌膜,就會變成很難治癒的慢性病,抗生素也沒有用。「抗生素濫用問題需要關注,但並非一刀切,從濫用變成不給用。」王華教授說。

實際上,細菌感染使用抗生素是正確的選擇,但如何用大有講究。

抗生素耐葯的「罪魁禍首」就是口服,腸道則是耐葯菌的溫床。王華教授的實驗室已經證實:把一種抗生素(氨苄青黴素)從口服改為注射,就可以把相應腸道耐葯基因庫減少10萬倍以上,直至幾乎檢測不到。這是一個顛覆性的結論,要知道如今大部分都提倡「能口服不打針」。對於這種情況,王華認為必須糾正。

「我們的研究中,出生幾天的嬰兒腸道中就有大量耐葯菌,這是怎麼來的?」王華教授指出,嬰兒腸道菌群的形成和母親有很強的關係。通過研究嬰兒腸道菌群,王教授團隊並進一步得出結論,腸道中大量的菌群給耐葯菌的增殖提供了溫床。口服抗生素,藥物會經過整個消化道「代謝」,一部分會被人體吸收對抗細菌,還有一部分則會排出體外,進入環境,成為另一個循環。這個過程,將大量腸道菌群暴露在不必要的大劑量抗生素環境里,殺滅正常菌群,造成腸道菌群失調。同時給了耐葯菌機會富集,「紮根」在腸道中,成為腸道菌群中的主要成員。正常腸道菌群的破壞,則是很多現代病的誘因。

那不要口服,是否就只剩輸液了?

並非如此。王華教授強調,她並非支持細菌感染就要立即輸液,只是認為不要以口服抗生素為優先。實際上,除了輸液,還可以通過肌肉注射給葯等其他方式。抗生素直接進入血液,不通過消化道代謝,不僅保護了腸道菌群,大規模減少腸道和糞便中的耐葯菌,而且由於人體可以更直接地吸收,從而可以減少用藥量,同時減少葯殘的排出。

你平常什麼時候用抗生素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墨魚關注 的精彩文章:

TAG:墨魚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