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村村通動力電」工程竣工 7.8萬自然村提前通上「動力電」

「村村通動力電」工程竣工 7.8萬自然村提前通上「動力電」

【文/觀察者網 奕含】2015年,國家電網實現網內戶戶通電,解決了無電人口的用電問題,為貧困地區建設小康社會做出重要貢獻。不過,當時的「戶戶通」只能保證照明用電。對於很多偏遠農村來說,使用電力機械仍然是一種奢求。如今,這一情況得到改變,農村用電從「點燈看電視」升級到了電力化生產,用電從消費層面進步到生產層面。農村經濟活動因而有了更多選擇。這場天翻地覆的扶貧大工程,就這樣悄悄地滲入上億農民的生活。

27號,國家電網低調地公布了「村村通動力電」項目的竣工。輕描淡寫的敘述,卻標誌著一項覆蓋全國的大工程提前完成。這項工程覆蓋國網經營區內26個省、區、市,除西藏外全部實現村村通動力電。其與井井通電、小城鎮(中心村)電網改造升級一起,項目投資1423.6億元。從覆蓋面和影響力來說,堪稱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扶貧工程。

據《經濟參考報》9月28日報道,根據國務院部署,國家電網公司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規劃總投資5222億元,工程總體五年完成,主要包括七個方面。國網對外聯絡部副主任、專職新聞發言人王延芳介紹說:「其中,前三項工程:『井井通電』、小城鎮(中心村)電網改造升級和村村通動力電,是國家安排的兩年攻堅重點建設任務,投資1423.6億元,2016年啟動,原計劃2017年底完成。」

截至9月25日,國家電網公司提前三個月勝利完成「兩年攻堅戰」,完成了經營區內153.5萬眼平原地區農田機井通電,實現了平原地區「井井通電」目標;實現了6.6萬個小城鎮(中心村)電網改造升級全覆蓋;完成了7.8萬個自然村新通動力電及改造,受益人口達1.56億人。此輪改造完成後,農村供電能力得到顯著提升,新改造村鎮均配變容量提高到2.64千伏安,供電能力提升65%。

2016年8月19日,國網滑縣供電公司農網改造施工人員在該縣留固鎮程新莊進行「整村推進」農網改造。來源:視覺中國

村村通動力電幫助農民實現脫貧

電網是農村重要的基礎設施,關係農民生活、農業生產和農村的發展繁榮。今年2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強調,更好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電網就是其中關鍵一環。

動力電,也叫三相電,為三條火線一條零線,(零線和每條火線之間的電壓為220伏,而)每兩條火線之間為380伏。動力電主要應用於大型機床、機械、攪拌機、電動機等用電,現在小型加工包括個體家庭加工戶一般都需要動力電。與動力電相對的是照明電,220伏,是家庭用電路。

對農村民眾來說,動力電有多重要呢?這位黑龍江網民說:

圖片來源:天涯社區截圖

和這位網民一樣,全國很多農村民眾都有類似的感受。

在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特克斯縣,縣裡大部分地區動力電壓偏低,有電送不出,當地農民的致富腳步總是邁不開。據國際電力網援引當地民眾方軍的話說:「那時候經常缺電,我們這片種植樹上干杏的人很多,都需要用大功率的烘乾機,可是電壓太低了,烘乾機帶不起來,沒辦法只能放在家裡的院子里晒乾。」可是,那樣不衛生,曬出來的杏干也不好吃,最重要的是太陽曬的不均勻,發黑,賣不上好價。

據《甘肅日報》報道,在甘肅定西,永安村村民李永安反映,隨著村子用電量大幅攀升,村組動力電源不足的矛盾突出。電燈忽明忽暗,電器成了擺設,鍘草機轉不起來。給羊鍘草,必須趁著白天別人不怎麼用電時,方敢用鍘草機。今年7月,正在鍘草的他,剛聽到別人開機的聲音,自家的玉米秸稈就卡死了。很難想像,像這樣的貧困村,能實現脫貧致富。

《吉林日報》介紹,在吉林公主嶺市,泉眼村是當地重點扶貧村,土地貧瘠,貧困人口較多,農牧業是唯一的經濟來源。2016年,該村集中啟動木耳種植、蔬菜大棚、秸稈加工廠等脫貧致富項目,對電的需求也日益增多。但電網發展短板是當地一大問題。

隨著新疆、甘肅、吉林等多地「村村通動力電」完成,當地村民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

新疆伊犁的方軍家終於用上烘乾機了。「烘出來的杏干可好了,色澤均勻,一公斤能賣到40元錢左右呢。」

與方軍一樣,新疆沙灣縣沙北新區種棉大戶劉光也從農網改造中受益頗豐,他高興地說:「村裡電網改造後,電壓穩了。我想什麼時候開機器就什麼時候開。要是以前,電壓不穩,只有等到其他人睡了,電壓上來,電動機才轉得動。」

在海拔約3500米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縣建設鎮日西村項目點,電力工作人員進行登桿作業。圖片來源:新華社

吉林泉眼村村民柴青林說:「原來粉碎飼料需要2個小時,現在只要1個小時就完成了,有了動力電,幹活就是快。原來使用鍘草機的時候,家裡其它電器都不敢用,怕跳閘,現在不用擔心啦!」

新華網援引吉林吉安市麻線鄉供電所所長尹竣行的話說:「如今電網改造完,很多村民都提出安裝動力電的申請,最多一天就有三戶村民提出用電申請。我們都提供上門服務,讓村民早一點用上動力電,儘早發家致富。」。

集安市麻線鄉建疆村村委會主任王春貴介紹:「實施電網改造後,我們村裡的電力更足了,村民們發家致富的意願也更強烈了,現有還有葡萄加工廠等項目也要在我們村裡建設,供電所真的為村裡的經濟發展做了一件大好事。」

電網改造後,村民們看到充足的電能,開始實施一些需要動力電的致富項目。有的村民建起了冷庫,有的村民買來了電鍋爐,有的建起了糧食加工廠。

另據新華社報道,在甘肅鎮原縣廟渠鄉店王村,因為通了三相動力電,村民常榮發從外地打工返鄉辦起了養殖場。「現在在家門口乾活,每月至少3000元,不僅比原來掙得多,家裡還能照顧上。」常榮發告訴記者,今年蓋了新房,還添置了各種電器。

除了村村通動力電,此次小城鎮(中心村)電網改造升級也提前完成。

據新華社報道,在西藏拉薩尼木縣帕古鄉彭崗村,住在海拔4500多米山頂上的牧民央金旺姆感慨地說:「原來『糞火油燈』,現在一步跨小康。」由於路遠地偏、山高勢陡,央金旺姆等三戶村民此前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無電生活。經過江蘇徐州供電公司幫扶,一根根懸崖上曲折蜿蜒的銀線終於把電帶到了他們家中。

為保護生態環境,國家電網員工以最原始、最艱苦的辦法施工。圖片來源:國家電網

據新華社報道,在提升農網供電能力的同時,有力拉動了全社會消費和投資。據統計,2016年以來,僅在新改造地區農村機電設備和家電購置消費規模達到221.4億元;吸引各類投資規模932.1億元。工程投資拉動後向關聯產業投資超過4800億元,推動前向關聯產業產出超過5800億元,以千億投資撬動了萬億級市場。

那麼,通電究竟能對農村居民的生活帶來多大影響?根據國家電網一組對2011-2013年通電戶經濟狀況和家庭用電情況的調查分析,可以看出:

報道截圖

成本雖高 村村通電依然必要

對於村村通電有無必要的爭議存在已久,像在知乎、微博等社區論壇,也不乏有類似的話題。

眾所周知,建設電網投資大,成本高,但為何還要堅持村村通電?一位知乎網友給出了回答:

圖片來源:知乎截圖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國家電網公司編製完成《貧困村通動力電2016~2017年實施方案》。方案中有一些地區未被納入方案之中,這樣的貧困自然村共有1473個。

針對這一部分人,方案也給予了說明:其中山西、甘肅省共463個貧困自然村,由於已搬遷或列入搬遷計劃、無人居住、自然消失等原因,無需通動力電;

甘肅、青海省共140個貧困自然村,位於偏遠牧區,以游牧民為主,居住分散且規模小,加之離大電網末端較遠,通過光伏供電,已滿足牧民日常生產生活用電需求,無通動力電需求;

西藏自治區870個貧困自然村,離大電網末端較遠,「十三五」期間將根據主網架投資建設安排,計劃2017年以後結合大電網延伸工程解決通動力電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打DOTA2怎麼贏?北航院長用數據告訴你
網友細數被父母嫌棄過的穿著打扮:除了保暖的都不行
社科院學部委員:中國的國情和去槓桿努力,外國評級機構選擇看不見
日本、台灣接連出現iPhone 8爆裂 韓媒:電池與Note7同廠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全球競爭力報告出爐 台媒:陸進台退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