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娥冤里的鮮血為什麼稱作碧血
「碧」一般指青綠色,如「碧波蕩漾」,那麼為何稱鮮血為「碧血」呢?
這是出自於一個典故:
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叫萇(cháng)弘的人,在諸侯戰亂中被放歸蜀地,後被剖腹而死。
蜀即四川,具體地點在今天四川省資中縣,當地人被萇弘的正氣所感動,用盒子藏起他的血,三年以後血化成碧玉。
據《莊子?外物》記載:「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其中「碧」指青綠色的玉。後人藉此用「碧血」形容為正義事業而流的鮮血。
所以「碧血」和「丹心」經常聯用。
例如:「甘灑碧血獻丹心」。
元鄭元佑《汝陽張御史死節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猶須化碧血。」
還有著名的竇娥冤和木蘭里都用到了碧字,別懷疑,這個碧說的就是鮮血。
《竇娥冤》:"不是我竇娥罰下這等無頭願,委實的冤情不淺……這就是咱萇弘化碧,望帝啼鵑。"
朱敦儒《木蘭花慢》:"化碧海西頭,劍履問誰收。"
(竇娥冤故事總括:竇娥是一位善良而多難的女性。她出生在書香之家,父親是「幼習儒業,飽有文章」的書生。竇娥家境貧寒,三歲喪母,幼小的年紀過早地遭受失恃之痛和窮困之苦,從小養成了孝順的品格。父親為了抵債,忍心將她出賣,讓她成了債主蔡婆婆的童養媳。她在蔡家貧淡的度過了一段相當的時期。豈料至17歲,即婚後不久,丈夫因病去世,竇娥隨即成為寡婦。世事的多變、接踵而來的苦難,不僅使竇娥磨練出應變災變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時,也使她對「恆定不變」的天理產生懷疑。然而飽受折磨的竇娥萬萬沒有想到,她一生中最大的苦難還在後頭。
竇娥的婆婆蔡氏以放債來收取「羊羔兒利」,無力償還其債務的賽盧醫起了殺蔡婆婆之心,蔡氏在危難之際意外地被張驢兒父子救出。可是,張氏父子不懷好意,趁機要將蔡氏婆媳佔為己有。竇娥堅意不從。張驢兒懷恨在心,趁蔡氏生病,暗中備下毒藥,伺機害死蔡氏,逼竇娥改嫁;可是,陰差陽錯,張的父親誤喝有毒的湯水,倒地身亡;張驢兒見狀,當即心生歹意,嫁禍於竇娥,以「官休」相威脅,實則強行逼竇娥「私休」。竇娥一身清白,不怕與張驢兒對簿公堂,本以為官府能判個一清二楚;豈料貪官桃杌是非不分,偏聽偏信,胡亂判案,屈斬竇娥,造成千古奇冤。在竇娥被押往刑場時,一路上滿腔悲憤地咒罵著天地:「地,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你錯勘賢愚枉做天!」
劊子手過來了,明晃的大刀高高揚起來。這時候,竇娥向天發出三個願望:一是若她是冤枉的,要刀過人頭時,一腔血都不往下灑,要全飛到旗的白布上,不讓鮮血沾到骯髒的地面上;第二,六月天要降三尺白雪,遮住她的屍體;第三,她死後,楚州要接連三年大旱,以證明她是冤死的。
劊子手的刀砍下來,竇娥的血真的全飛到白布上;接著,六月的楚州天降大雪,遮住她的屍體;第三,她死後,楚州果然三年大旱。竇娥的願望得到實現,證明她真的是冤死的。六年後,竇娥的父親竇天章在京城應試高中,做了很大的官。竇天章奉旨去到楚州,探察民情。到楚州,他發現這裡竟然三年間一滴雨水也未降,心想定有冤案。當夜,他在燈下翻竇娥的案卷,忽然見燈影一閃,竇娥出現,細說冤情,求父親主持公道。
竇天章細審此案,為冤死的竇娥平反,宣布竇娥無罪,將張驢兒判死罪,楚州大守受罰。宣判剛完,大雨從天而降。
《竇娥冤》是中國十大悲劇之一的傳統劇目,是一出具有較高文化價值、廣泛群眾基礎的名劇,據統計,我國約八十六個劇種上演過此劇。)
※唐朝傢具的發展歷程
※西漢時期一則女子嫌棄丈夫沒本事,但丈夫後來功成名就打臉的小故事
※古代拜師送束脩,常見的比如送肉乾
TAG:輕羅小扇撲流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