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稅收晴雨表:經濟企穩回暖

稅收晴雨表:經濟企穩回暖

中國的稅收數據正在印證經濟企穩回暖,8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的稅收收入8907億元,同比增長16%,稅收指標顯變化,改革落地見成效。

在7月20日由國家稅務總局舉辦的新聞通報會上,稅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副司長鄭小英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70789億元(已扣減出口退稅),同比增長8.9%,第三產業稅收收入佔比達到57.6%,零售業稅收增長25%,這表明中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消費在拉動經濟增長中的作用不斷增強。

在智方圓稅務師事務所主管合伙人王冬生看來,經濟的發展為財政收入的增長提供了保障,也為財政支出提供了保證,尤其是為醫療、教育、農業等最低保障需要,奠定了堅實的財力基礎。

王冬生表示,在目前的發展階段,發展還是第一位的,先做大蛋糕,再公平分配蛋糕,還是應堅持在效率優先的基礎上兼顧公平。

「稅制改革不但促進經濟發展,也促進社會公平,尤其是促進各類市場主體在稅負公平基礎之上的公平競爭。2008年的外資所得稅法和內資所得稅法合併,促進了內外資企業之間所得稅的公平。2009年實施的增值稅轉型改革,促進了增值稅不同類型納稅人之間的稅負公平。2016年完成的營改增擴圍改革,促進了各類企業間的增值稅負的公平競爭。」王冬生說。

「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軍』,財稅改革向縱深邁進。這需要同步推進稅收征管體制改革來提供支撐,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劉劍文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據國家稅務總局統計,截至2017年7月底,中國生活服務業、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等四大行業納稅人共計1218萬戶,比2016年5月1日四大行業改革前國地稅交接戶數增加207萬戶。其中,戶數增加最多的行業是生活服務業,累計增加151萬戶,月均10.1萬戶,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戶數累計分別增加50萬戶、3萬戶、3萬戶。與此同時,前期試點的「3+7」行業戶數也顯著增加,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增加143萬戶。

晴雨表顯示經濟趨勢向好

稅收數據是宏觀經濟發展的晴雨表。鄭小英在7月20日發布會上介紹稅前情況時表示,上半年與經濟運行密切相關的稅收指標明顯好轉,反映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成效,經濟形勢穩中向好。

第二和第三產業稅收增長較快,經濟結構持續優化。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以及營改增等政策效應不斷釋放,上半年第二和第三產業稅收收入均實現較快增長。其中,第三產業稅收收入佔全國稅收的比重為57.6%,比2016年全年提高1.1個百分點,反映出我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第二產業稅收收入也由去年的下降,轉變為今年上半年較快增長,反映出實體經濟逐步好轉。」鄭小英說。

消費數據也在出現積極變化:消費相關行業稅收快速增長,消費升級持續深化。

今年上半年,一些反映消費情況的稅收表現較好,如零售業稅收增長25%,快於整體稅收增幅16.1個百分點,反映出消費在拉動經濟增長中的作用不斷增強。同時,消費升級步伐加快,知識型、服務型、創新型消費擴大,體育、教育、文化藝術、娛樂等行業稅收分別增長64%、34.9%、24.9%和15.6%。

稅改額改革帶來的還有就是稅基的不斷擴大,據國家稅務總局貨物和勞務稅司副司長林楓介紹,隨著時間推移,營改增試點擴大稅基效應日益明顯。2017年,四大行業試點納稅人月均增加20萬戶,顯著高於2016年的月均增加8.4萬戶。前期試點的「3+7」行業2017年月均增加11.2萬戶,同樣呈現高於2016年月均增加8萬戶的態勢。

從新增納稅入結構來看,高新技術企業戶數佔比提高,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其中,專業技術服務業、信息技術服務業和研發技術服務業佔全部試點納稅人的比重增長最為明顯,2017年7月與試點初期相比,三個細分行業的試點納稅人佔比分別提高了0.46、0.2、0.12個百分點,增長戶數分別佔全部試點新增納稅人戶數的4%、4.1%和6.2%。

從各地試點情況來看,營改增擴大稅基的作用也十分明顯。在營改增首個試點地區——上海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以來新增試點納稅人8.1萬戶,新稅源的佔比超過10%,營改增試點對擴大產業規模起到了明顯的助推作用。

王冬生認為,稅制改革對規範市場主體的交易行為,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市場規範,很重要的內容,是作為納稅人的市場主體行為規範,只有在依法經營的基礎上依法納稅,才算行為規範。這些年的稅制改革,每一次都是一場普法教育,尤其是營改增,對提高納稅人的遵從意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配合稅制改革推進建設的金稅三期,更是將納稅人的行為置於稅局的嚴密監控之下,各種違法經營行為受到極大遏制。

減稅

稅務總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稅務部門落實「雙創」稅收優惠政策累計減稅2169億元,同比增長29.6%;其中,支持科技創新各項優惠政策減稅1243億元,增長25.2%,落實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稅收優惠政策減稅828億元,同比增長44.4%,惠及納稅人3000萬戶。

營改增,是近年來減稅規模最大的改革措施,自2012年啟動試點迄今累計減稅1.61萬億元。這項改革實現了對國民經濟三次產業的全面覆蓋,在中國稅收發展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如果說涉及1600多萬戶企業納稅人、1000多萬自然人納稅人和超過1.9萬億元的營業稅改徵增值稅,顯示出了改革的規模之大,那麼2016年全面推開營改增階段,55天時間完成四大行業超過1000萬戶企業納稅人的稅制轉換,更顯示出改革的難度之高。

在王冬生看來,這些年的稅制改革,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制度減稅。以增值稅改革為例,無論是2008年的轉型改革,還是2012年開始的營改增擴圍改革,在制度設計上都是為了減稅。

「2008年實施的企業所得稅改革,法定稅率由33%降低到25%。後來又出台一次列減稅措施,如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不斷加大對小微企業的優惠力度等。不斷的減稅措施,激發了企業投資的活力,減輕了企業經營的負擔,對保證經濟增長維持必要的速度功不可沒。」王冬生說。

營改增推進五年來做了大量艱苦細緻「啃硬骨頭」的工作,通過試點先行,根據改革實踐不斷完善政策、穩步擴大範圍,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效。會議明確提出,要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通過簡政減稅降費,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形成鼓勵創業創新、推動產業升級、促進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綜合優勢,更大程度激發市場活力。

經觀要聞:已開通財經頭條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觀要聞 的精彩文章:

【保衛財富專題】中關村進行時
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13.4倍利潤:去產能帶來的產業逆襲
8月宏觀數據預測:基建投資高位回落 降准為時尚早
國土部啟動全國城市地質調查 地下空間納入供地規劃

TAG:經觀要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