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百病纏身的服務機器人能否「逃離」實驗室?

百病纏身的服務機器人能否「逃離」實驗室?

儘管目前市面上的服務機器人浩如煙海,但是真正達到較高智能化水平,能成功應用到現實場景中的卻是少之又少。而服務機器人身上的諸多病症大多出現在核心技術上。如果解決不了這些問題,服務機器人或許永遠只能待在實驗室里。

相較於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在眾多應用場景中與人類的互動方式更多樣,面對的環境因素也就更為複雜,這也正是服務機器人需要擁有比工業機器人更高智能化水平的原因。服務機器人不僅要具備自主反應能力,還要能夠根據獲取到的信息作出反饋。

儘管目前市面上的服務機器人浩如煙海,但是真正達到較高智能化水平,能成功應用到現實場景中的卻是少之又少。有部分已投入運用的服務機器人,也因維護成本昂貴、體驗不佳等原因被撤回。

服務機器人作為一種多技術融合的智能產物,由成千上萬的零部件組合而成,要將這些部件組合在一起,並使其井然有序地運行,顯然不是一項普通技術就能單獨完成的,這其中所需要的核心技術不僅多樣而且複雜。

據了解,其中最為關鍵的幾項技術包括人工智慧技術、語音識別與合成技術、語義解析及交互技術、導航及定位技術、運動控制技術、調度管理技術、電機及舵機技術、多感測技術、通信技術等。

而服務機器人身上的諸多病症也就是出現在這些關鍵技術上。如果解決不了這些問題,服務機器人或許永遠只能待在實驗室里。舉例來說,目前已經確診但還未根治的病症就有以下幾個:

語音識別技術被限制

其中,人工智慧技術發展較晚,至今尚未真正成熟。而且由於研發投入較大大、周期較長,大多數企業不願意在技術研究上多下功夫。除此之外,語音識別技術也十分局限。要知道,服務機器人之所以能與人互動,語音識別系統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目前服務機器人的語音識別率卻是橫亘在前的一座大山。

目前市面上的語音識別率在97%左右,而通用模塊則更低。不了解智能語音應用的人或許覺得這一概率已經很高了,但對於服務機器人而言,這3%的誤差所帶來的問題可能是致命的。

視覺系統存在技術缺陷

在語音識別技術之外,視覺系統薄弱是服務機器人目前面臨的另一大技術難題。在酒店、機場、銀行等多個應用場景中可以看到,服務機器人的手臂部分形同虛設,因其無法對物體進行識別,也就無法作出相應的動作。

而要實現對物體的辨識這一步,則需要靠機器視覺的幫助。激光雷達雖然可以對物體進行掃描,識別特徵,但是有局限性,專家稱:「目前激光雷達只能達到60角度的掃描,」因此,只能靠機器視覺去識別物體。不過機器視覺的發展與應用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就以上兩點來說,便給服務機器人的推廣普及造成了極大的影響。說話聽不懂、動作不會做,所謂服務機器人的服務功能將會因此大打折扣。這也是為什麼服務機器人到現在還沒有被公眾所熟知接受的原因之一。

不過專家認為,隨著技術研發的進一步突破,服務機器人在市場需求和人們消費水平提升的雙重因素推動下,市場與產業規模將得以迅速擴大,將有望超過工業機器人,成為機器人產業前進的新功能。

從目前市場現狀來看,儘管服務型機器人的社會需求潛力巨大,但是還處在產業化前期,服務機器人在各大技術成熟度上還有待完善,而尤其是面向家庭和個人的服務機器人,還面臨著信息安全、倫理道德等問題,亟須相關法律法規的健全。因此,服務機器人還有較長一段路要走。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服務機器人「逃離」實驗室只是時間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外賣無人機面世將推變革 填補短板後或迎全面爆發
圍繞三大戰略行動 貴州「雙創」生態形成
運輸需求持續增長,前沿科技驅動物流自動化發展
圍繞DNA衍生諸多黑科技,3D列印向微型化發展
市場需求加速釋放,兒童伴讀機器人將迎風口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