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鎮江王爺(楊四將軍)的故事!
導讀:本文由王洛收集整理,隴上一民、專業老司機授權發布,由於民間故事大多通過老人以及部分人口頭相傳,因此存在實事誇大甚至歪曲等情況,如有不足之處還請海涵,一起交流探討,想看更多的民間故事,可以關注專業老司機。
鎮江王爺,在秦安又稱楊四將軍,是水界神將,封建時代(據說是清乾隆年間)被「敕封翻江倒海鎮江王爺 」。傳說中的鎮江王爺是兩漢更替時代的人物,原為放羊娃,光武帝劉秀落難時,遇到追兵趕殺,大江阻遏而不得度,危難之際,正好遇到一個年僅12歲的放羊娃,放羊娃看倉皇逃難的劉秀說道:「這又何難?」說完,羊鞭一揮下去,大江斷流,中間開了一條路,劉秀騎馬從路中走過,追兵追到時,大江又恢復原樣。劉秀得了天下,做了皇帝,自然不會忘記這位揮鞭截流的恩人,於是尋找當年救過他的放羊娃,可是,再也沒有找到過這個恩公,最後,依記憶中的模樣就為其建立廟宇,因其揮鞭截江流的神勇,被封為水界神將。因為,其救皇帝時乃一放羊的孩童,因此,其千百年來的造相經常是無須孩童,塑像還要比一般的神相略小。
秦安鎮江王爺,是秦安的九大方神之一,俗稱為楊四將軍或楊四爺。楊四將軍素來以感應而著稱於秦。其廟宇民國時在縣城北壇少迦寺,破四舊時毀。當時,信眾將鎮江王塑像隱匿於楊家坪村。目前鎮江王廟縣城周圍有有兩處,一處在楊家坪,另一處在縣城東北板叉溝鎮江王爺行宮。
鎮江王爺廟建廟時間非常久遠,至少可以追溯天元代,鳳山泰山廟碑林,現存有《重修鎮江王廟碑》[1],字跡模糊不清。高72.5厘米,寬65.5厘米,元代立。其先在縣大城學巷山陝會館處,上世紀90年代由文化館長馬文林率民移至碑林。據邑人康熙德先生考證此碑應為「重議廟會條規碑記」,非「重修鎮江王廟碑」。山陝會館,乃商貿者聚會之所,奉祀江瀆之神合乎情理。傳聞鎮江王廟內有塑像。抄碑文可識者如下:
秦邑囗有鎮江王【會首事例】不舉久矣!今 上御極之【元】年,商界諸紳【鑒於】前緒之款,深慮盛會之不【例】行,【特】所以整興之。若川幫,若【陝】幫,黨【鋪】尚囗囗,若錢商聞風踴躍輸資,囗囗囗四囗囗至之囗有餘緡。……謹將眾議,誠囗囗貢碑。公議條規四則:一議四百串囗囗為囗本發公議錢囗囗年。一議每年囗月囗神酬有戲錢,一切費用均由囗錢囗不得動則。一議事有尋責囗能人遠公認以復興囗囗福萬順。一議各行事囗鉅囗凡事囗公等之囗囗每年開會囗則……
通過「重議廟會條規碑記」所處地點及碑文顯示,我們初步可以得出以下結論:第一,鎮江王爺廟在元代時地處縣城大城學巷山陝會館處,極有可能在山陝會館內;第二,鎮江王爺廟廟會的舉辦及廟宇建設資金來自於全國各地的商人及本地百姓;第三,鎮江王爺不僅是水界的統領,而且也是重要的商業神,估計能保在外經商之人的平安與財路的暢通吧!不然,一個西北之地的秦安,重修鎮江王爺廟時,怎麼會有那麼多來自全國各地商人捐資?第四,碑文內容側面說明在蒙元時代,秦安縣的商貿活動已經很興盛了。第五,鎮江王爺的北壇廟會在元代重興,那麼,其廟會初興年代及鎮江王爺廟創建又在什麼時代呢?這留給我們繼續深思。第六,除了鎮江王爺外,秦安還有許多不同時代的古寺古廟,代代香火綿延,也許是神靈護佑著這個神奇的地域,也正因為如此,一代代有秦安人,總會珍藏著心中對神靈最虔誠的信仰。
板叉溝鎮江王爺廟(行宮)為近年來修建,地處東山根板叉溝(朝陽溝)南邊的山麓上(北臨板叉溝),南臨天隆公路,與秦安八景七星台毗鄰,現為鳳山名勝、道教勝地。現在的規模恢宏,建築有兩座院落,一個七星橋,一棟演員居住的宿舍樓,一座舞台(地處板岔溝)。上院中主祀神靈鎮江王爺,下院是義薄雲天關帝廟。兩座院落之間由七星橋相連,下院溝底就是行宮的舞台。整個廟宇依山而建,建築群錯落有致、渾然一體。據廟中功德薄看,鎮江王爺廟原為縣城北壇廟,其廟會為北壇廟會。鎮江王爺廟離縣城僅有兩三百米,順著通往劉坪鄉的公路(天隆公路)而上,就能看到鎮江王爺廟,讓人總有一種進去看看的衝動。
鎮江王爺的傳說與其造像從宗教信仰的角度有許多值得探討的領域。基督教《聖經·舊約·出埃及記》中記載, 埃及法老把流浪到埃及的猶太人當奴隸,當時,出現了一個傑出的猶太人領袖摩西,他請求埃及的法老釋放猶太人,讓他們回到自己的故鄉迦南,埃及法老不同意,並繼續做著奴役猶太人的事情,這時,上帝發怒了,給埃及人降下了「十大災」,以示對埃及奴役猶太人的懲罰,這十大災分別如下:血水災、青蛙災、虱子災、畜疫災、泡瘡災、冰雹災、蝗災、黑暗之災、長子災。摩西率領著猶太人逃離埃及時,埃及法老派兵追殺,當追兵趕紅海邊上時,上帝讓紅海分開了一條路,摩西帶領著猶太人從這條路中通過紅海,而法老的追兵趕到時,紅海又恢復了原樣,追兵只得望洋而興嘆!佛教有兩個故事,一個是香象截流,「香象截流」全稱為「香象渡河,截流而過」,比喻深證教法悟道精深,也指的是佛法的高深與般若的金剛之力,如同大象渡河般,截流而過。聯繫這個故事,咱們可以看出,鎮江王爺在危難之際有著如同金剛一般的大堅固力,這也不難理解其感應的緣由;另一則故事則是藏傳佛教中的蓮花生大師,蓮花生大師在其十八歲時,大功圓滿,騎白馬而飛升。
因此,自古以來,蓮花生大師的造相都是十八歲騎白馬的俊美少年。他留給後世的「蓮師心咒」具說很厲害。而鎮江王爺的無須少年造相,其實,也告訴我們,鎮江王也許是上天派來專門救劉秀的一個神聖,用佛教的術語來主,為了方便其執行任務,他化身為十二歲的放羊娃,也許人家把這個事情幹了,也就是圓滿的時候到了。劉秀記憶中的形象,就是其修行成功後,留給後世的一個紀念吧!信仰之所以得以存在,也許是人們美好的願望在某種程度上得以實現的緣故吧!關於劉秀的故事還有很多,秦腔中似乎有一本戲專寫劉秀下南陽的事情。
除了十二歲的鎮江王爺救劉秀的故事外,在秦安民間還有其他傳說 ,比如,劉秀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有一次路遇危險,正在逃命,眼看敵人要抓住他了,他就趕緊躲到一處無人的角落,沒想到樹上的喜鵲一看,真龍天子到了,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可是,當時的真龍天子就是一個亡命徒,不需要它們歡迎,只希望他們閉嘴,劉秀驚惶之下,又換了一個地方,喜鵲仍然窮追不捨,嘰嘰喳喳叫個不停,無奈劉秀沖著喜鵲罵道,「我把你『畜生反養』的東西。」就這金口玉言之下,喜鵲生養後代時,據說從口中吐卵,這是劉秀封的。當劉秀逃到騾子的肚子底下時,騾子又踢又咬,劉秀也不住,最後罵道,「我把你『九世無子』的貨。」就這金口玉言之下,騾的染色體都不能成對排列了,減數分裂時,發生聯會紊亂,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細胞,因此,騾不能生育,沒有後代。當劉秀逃到馬的肚子底下時,馬非常溫順,非常勇敢地保護了這個日後的皇帝。因此,劉秀登級後,把馬封為「保家衛國的旱龍」,「西龍下馬一千年」!……總之,在信仰的領域,有許多相似之處,佛道耶之間甚至所有宗教信仰之間總會有相互滲透相互借鑒相互學習的地方。也許,信仰本身有許多的共性。總之,這個問題太複雜,不是一言兩語能說清楚的。
自金熙宗皇統二年(1142年)金人佔領秦安,以秦寨為秦安城開始,秦安縣已經有871年穩定縣治歷史,因此,在城市建築方面,留下了大量元代的建築物,比如興國寺、鳳山五台觀均為元代建築,從鎮江王爺廟碑推測,鎮江王爺廟也是至少有著800年歷史的古廟,其廟址雖有變化,廟貌亦是屢修屢建,然而,鎮江王爺卻頑強地被秦安人一代代地供奉著,正如廟中香爐上所書「香火萬年」來形容。從秦安的這些元代建築看,秦安縣城自元代時已經是一個非常繁榮的城市,可以確定她的繁榮必然不是偶然出現的,與當地歷史文化的沉澱不無關係,秦安古稱成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在長達八千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伏羲女媧文化、成紀略陽文化、三國古戰場文化、北朝佛教文化、漢唐成紀李氏、略陽盛族文化、明清士人文化。
秦安又為西北名邑、隴右重鎮,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發祥地。距今八千年的大地灣文化,將中華文明的歷史向前推進了三千年。自先秦時置成紀縣、西漢時為涼州刺史部治地以來,一直為 郡、州、道、府、縣治所在地,素有「羲里媧鄉」、「成紀故地」的美譽。因為有歷史的孕育,有大聖人伏羲女媧的護佑,秦安自古以來「賢人君子之生,代不絕人」,秦安也成為中國歷史上傑出人物最豐產的歷史文化名縣。伏羲、女媧於古成紀誕生,秦人在這片土地上崛起,成紀李氏從這裡走向天下,並世代以成紀為郡望。飛將軍李廣,前秦王苻堅,唐太宗李世民,詩仙李白,明朝山東巡撫、著名書法家胡纘宗,清代「隴上鐵漢」安維峻祖籍或出生地都在秦安。故而明清以來,又有「隴上小鄒魯」之美稱。秦安為古「絲綢之路」要衝,三國街亭古戰場就在縣內隴城略陽川一帶。當我們漫步秦安一個個古宮觀、古寺廟時,總能沉浸在秦安深厚的歷史文化中,感受著這塊厚重而瑰麗的地域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