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虹吸醫療」醫院呼嘯而來——抗衡公立醫院,擠壓民營醫院
近日,深圳的朋友把基本建成、將在年底開業的深圳國際醫療中心的資料發給我,希望我談談對這個醫院發展前景的看法,他說對我曾在上海國際醫療中心成立之際,在《健康界》和《醫療商數》上發表的評論文章印象深刻。
我看著深圳國際醫療中心的資料,雖然願意為其具有一定特色的MDT診療及運動、心理等八大處方干預方案等點贊,但聯想起前一階段在杭州成立的樹蘭(杭州)醫院(浙江大學國際醫院)、去年在濰坊成立的陽光融合醫院,以及已經具有相當連鎖規模的愛爾眼科醫院、三博腦科醫院、具有成功軌跡的上海國際醫療中心、嘉興新安國際醫院等民營醫院,包括將要成立的宋冬雷腦科醫院以及諸多區域市場優秀的民營醫院等......我的眼前滋生出的竟是這樣一幅畫卷:具有規模的、理念、技術和設備先進的、真正以患者為中心的「新虹吸醫療」醫院已呼嘯而來,我們可以鮮明地看到這樣一個喜人的端倪和趨勢。它將帶給我們什麼呢?
「新虹吸醫療」醫院是指規模在二甲以上、理念先進、資金充沛、技術設備強悍、環境優美、服務良好、對患者和醫生均具有虹吸效應的新型民營醫院。其顯著的特點,是改變了傳統民營醫院乃公立醫院拾遺補缺者的弱勢角色,而是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獨自設計醫院的醫療結構、經營半徑與發展規劃;一方面對區域市場已有的民營醫院造成擠壓,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向公立醫院發起了正面挑戰。這和以往的行業競爭態勢是完全不同的,包括其對區域市場公立醫院優秀醫護資源的誘惑也是巨大的。
建國以來,公立醫院依靠一家獨大的行業壟斷地位,對醫療市場的病源予以了絕對的虹吸。儘管現在民營醫院的總數已經超過了公立醫院,但在門診量、住院量這兩個重要環節,幾乎沒有對公立醫院造成任何威脅,那些超大型的公立醫院,一天的門診量就等於一個民營醫院一年的門診量。也就是說,當民營醫院還在條條大路通羅馬的勵志中奮進前行的時候,公立醫院卻以榮辱不驚的淡定告訴世人:它的出生地就是羅馬,所以這是一種地位嚴重不對稱的行業競爭。
但是,這種狀況還能不能改變呢?我們稱具有規模的新型民營醫院為「新虹吸醫療」的緣由是什麼呢?就是體制的長期扭曲,造成了公立醫院在價格、管理、醫療行為等諸多方面的矛盾、滯重和無奈,加之海量的患者壓力與高風險、低報酬的長期矛盾等,直接引導出公立醫院簡單服務與患者個性化需求的對立和對抗,並演繹為各種態勢的醫患矛盾門;因此,在諸多問題無望解決的情況下,醫生走出體制在公立醫院漸成趨勢。
市場的邏輯告訴我們:競爭對手的弱點,就是消費者的痛點。以往弱小的民營醫院本想在醫患關係方面對公立醫院發起衝擊以獲取病源,但礙於優質醫生資源仍實質性地集中於公立醫院,加之自身的醫療行為頗多瑕疵,故患病的患者還是趨之若鶩地往公立醫院跑,公立醫院絕對的壟斷地位沒有任何改變。然而,隨著「新虹吸醫療」醫院的出現及陣營的不斷擴大,這個狀況有望歷史性的突破並將逐步改變。
首先,觀念的先進、資金的充沛,使得「新虹吸醫療」的醫院斷然不會蒙宰患者,而是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以價值醫療——更好更便宜的方式面對他們的種子用戶。就像投資30億元建成的濰坊陽光融合醫院,人均門急診的費用只有138元/人,故在18個月之後,日門急診量已經達到1500人。
在此基礎上,以往「大醫院掛不上號,小醫院診斷不了」的看病難的狀況,會因為「新虹吸醫療」醫院的出現得到雙重的緩解,而且在「患者至上」先進理念的落地引導下,優秀的醫生會給予患者非常尊重的人性化服務。
請問:如果您是患者,在技術、價格趨同但醫院環境、人性化服務絕對不同的情況下,您願意選擇到哪裡就醫呢?您更願意被誰虹吸呢?答案不言自明。
第三,真正解決患者至上問題的「新虹吸醫療」醫院,也一定會在醫療業務發展、醫療學術研究等方面開拓創新,從而為優秀醫護人員的加盟解除業務發展、行業地位等方面的後顧之憂,讓他們有里有面。由此,「新虹吸醫療」醫院的虹吸窗口,必然會精準地投向公立醫院的核心競爭力——醫生資源並獲勝班師(至於加盟醫生的待遇、福利等,原本就不是問題)。
成功走出體制的醫生集團負責人張強曾說:「顛覆公立醫院不是醫生集團的目標,一沒能力,二沒必要。公立醫院若不改革,自己搞垮自己。」真是一針見血!
現在,利於患者、利於醫生的「新虹吸醫療」醫院這個催化劑已經來了,加之醫生集團、共享醫療(Medical Mall"醫療商場")等新醫療模式的出現,他們必將共振式的逐步改寫中國的醫療版圖,這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
在此情形之下,傳統的民營醫院必須增強危機感,加快轉變觀念、轉型發展的步伐,否則在公立醫院和「新虹吸醫療」醫院的雙重擠壓下,衰落的可能會更快,因為我們不解決問題,我們就會成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