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成長凝結著痛與祝福

成長凝結著痛與祝福

兒時的歲月最為純凈,也最為浪漫。彷彿童年裡穿行過的月夜,靜謐、神秘、美好。又像故鄉的大河一樣,在陽光的照耀下散射出銀閃閃的波光,跳躍、活潑、靈動。

可歲月又是多麼地悄無聲息啊!它穿越一片片樹林,橫跨一條條河流,翻越一座座山嶺。就這樣,它不停地向前奔跑著,從不為任何事物駐足片刻。對於花草而言,一春一秋便是一生;對於我們而言,生命雖然長可百年,卻也禁不起一眨眼、一晃神的功夫。

一眨眼、一晃神的功夫,少年已入而立,青年華髮橫生,中年早已步態蹣跚。這是時間的雙手,搖落了太陽,托送起月亮。在時間這尊永恆的神面前,任何事物都是徒勞和沉默的。

然而,在有形的生命與沉默的時間彼此交融向前延伸時,記憶卻定格了歲月的各色華彩。泰戈爾曾經寫道:「天空沒有留下痕迹,但鳥兒已飛過。」人的生命乍看與此相似,不同的是,過往的歲月雖已遠逝,但它會以另一種形式留存於今日我們的身體和靈魂中。那便是成長,凝聚了悲歡,凝聚了沉浮,凝聚了支離破碎的瑣事。

成長,往往從二十多歲時起,便開始浮泛起各式各樣的感悟,這是最初的觀感和反思。對每個人來說,成長這份禮物里可能封裝著令人欣喜的事物,同樣還有令人失落的事物。但無論如何,它都伴隨著一個人的一生。所以,成長就像我們的影子一樣,忠實、永不遠離。

讀者永遠喜歡關於成長的故事,因為它們就是生命本身。有時,雖然情節起伏和衝突比較劇烈的故事更令讀者興奮。不過,我們同樣熱愛那些平凡、平淡的故事,甚至對它們的喜愛要遠勝於感情色彩飽滿濃烈的故事。

平凡、平淡卻能夠進駐人心。日本女作家宮下奈都的新作小說《羊與鋼的森林》就是如此。它講述了一個山村青年奮鬥成為調音師的故事。

《羊與鋼的森林》不同於深情的愛情故事,也不同於催人奮發的勵志故事。然而,它帶給我以感動、溫情和對生命的關懷。主人公外村是一個生長於北海道一座山村的青年,讀高二時偶然遇見後來影響他生命軌跡的人——鋼琴調音師板鳥先生。由於被板鳥先生調音後的鋼琴所奏出的美妙音色深深打動,他立志以後也要做一個鋼琴調音師。

高中畢業的外村,在板鳥先生的建議下報考了外地的一所調音師專業學校。完成基礎學習後的他又在板鳥的推薦下順利入職貴人所在的公司。而後開始了他調音師的生涯。

當一個人有了一定的生活閱歷後,就會逐漸形成自己的世界觀。現在的我認為,除卻天賦背景之類的因素,人的成長與選擇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而選擇又與人的興趣愛好、價值觀、現實生活及外界人事密切關聯。除此以外,偶然因素也會改變人的生命走向,幾年、十幾年甚至一生。書中的外村正是被這偶然的遇見帶上了另一條從未想過的道路。

外村的祖輩也許是農民,他生命的根系扎在鄉村的泥土中,那裡信息閉塞、教育落後。對常人而言,或許很難看見生命明媚的陽光透進庸常無奈的生活密林。縱然成為調音師也算不上什麼偉大的成就,深可肯定的是,那是外村青春時的夢想。更值得欣慰的是,他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即使外村的經歷看似一路平坦,並未出現太多的嚴峻考驗,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現實生活一定給他設置過許多謎題和路障。從這個角度講,他的成長路徑是勵志的。

正如本書譯者羅越先生譯後記中所說,外村在成為調音師的路途上經過了這樣幾個心路歷程:點亮、找尋、天賦、努力與循環。可以說,這樣幾個循序漸進的心路歷程構成了這個故事的基本骨架。而其中對於天賦的界定,作者借柳老師之口給出的答案可能很難使人信服,但這樣的說法無疑傳遞給每個人以無比的智慧、勇氣和關懷:所謂的天賦,難道不是那種,非常非常熱愛的感覺嗎?無論發生什麼,都不會讓你放棄,那種執著和鬥志之類的東西,不就是天賦嗎?正是在這種深入人性關懷的理念的影響之下,外村才得以放下對自己調音天賦的嚴重懷疑,走上一條更接近於理性、穩健、成熟的奮鬥之路。他內心的那個聲音可能是對讀者最真誠懇切的祝福吧:經驗、訓練、努力、知識、靈活、耐心,乃至熱情。天賦不夠,那就用這些東西代替。

在外村進入板鳥先生所在的公司後,他在業務和內心成長上,有三個人對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分別是板鳥先生、柳老師和秋野老師。這三人在外村心中的形象各有不同,板鳥先生的形象最為光輝高大,他是引領外村進入調音師領域的一顆星辰,技藝出眾、在行業內聲名遠播,可算德藝雙馨的典範,對外村起著決定性的指引;柳老師作為外村的實習指導老師,雖然僅僅年長他五六歲,卻很有一身樂天個性和專業素養,為人熱情、坦率,他的專業性和陽光氣質給予外村莫大的鼓舞;秋野老師興許頗引人爭議,最初心懷鋼琴家夢想的他在現實生活中被打磨的失掉一身銳氣與光華,對人對事很有些現實意味的嘲諷,他外出作業常在耳朵里塞著兩隻耳塞,儘管服務還算盡職,同樣也說出這樣的話:調音只要對比度夠強就好。倘若仔細對比思量,板鳥先生無疑是完美的代表,他是外村夢想打造未來自己的偶像模版。另外,故事中小小的公司也在一定程度上簡單映射著當下的職場生態:在職場中,一個人必將一面經歷自己內心的彷徨、迷惑、自我質疑,一面經歷他人世界與社會環境對自我世界的衝撞和重塑。何為對錯?何為真誠?何為愛?誰值得我們學習追隨?應該如何走出生命的困境?這些問題也只有真正勇敢地面對時,才會顯現出冰山一角。

所幸的是,外村的領導和同事們都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扮演了亦師亦友的角色。同時,調音在他內心的升華,雙胞胎姐妹——由仁與和音——對他產生過很大的積極影響。外村雖然屢屢委婉表達自己對雙胞胎姐姐和音出色琴藝的欣賞,實為藉此表達了他對和音的喜歡之情,這從他初次上門為她們調音時就能看得出來。而小說的最後,應柳老師婚宴之邀,外村與和音合作——他為鋼琴調音,和音彈奏為婚禮祝福——完成了一段表達象徵意義的連結。因此,這個故事就像許多其他作品一樣,僅僅描摹了一群人的一段成長曆程。它是圓滿謝幕的,同時也是未完成的。

羊與鋼的森林,「好的牧草才能養出好的羊,好的羊才能長出好的羊毛,用上好的羊毛做氈子,現在的弦槌可比不上呢。」小說中多次出現了「森林」這個意象,我的理解是,書中的森林其實隱喻著生活、夢想、人生與世界。我們生活在森林中,受它牽引,身陷迷途,沉淪奮進,循環往複。最好的結局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羊與鋼的森林》是一段堅定而柔和的音樂,是一股吹綠大地的春風。它是青春的平實躍動,它是人生的綿長祝福。這是一個取材於你我生活的平凡、平淡的故事,卻像蒲公英一樣,借著風力飛向每個人的心田,在那裡植入愛和夢想的種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曾彧 的精彩文章:

匈奴民族的歷史深痕

TAG:曾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