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18世紀的一位貴族女科學家

18世紀的一位貴族女科學家

Emilie du Chatelet,圖片來自wikipedia.org

遺憾的是,很多人只知道她是法國著名思想家伏爾泰的情人,而不了解她對科學事業的貢獻。

撰文 | 武夷山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

  

Emilie du Chatelet (艾米麗·杜夏特萊)侯爵夫人(1706年12月17日—1749年9月10日)是天才的數學家和實驗物理學家,她第一個將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以下簡記為《原理》)翻譯為法文出版,書中還有她的評註。除了這本譯著外,她還發表了5本著作。遺憾的是,很多人只知道他是法國著名思想家伏爾泰的情人,而不了解她對科學事業的貢獻。

她出生於一個不太顯赫的貴族家庭,是家中的唯一女孩,有5個兄弟。他父親曾經每周舉辦沙龍,邀請作家和科學家來高談闊論,其中包括伏爾泰。他父親發現她自小聰明,在她10歲的時候,就請法國皇家科學院常任院長豐特奈爾來給她講天文學。他父親注重孩子的全面發展,不僅讓她學習數學、文學和科學,還讓她學習擊劍和馬術。到12歲時,她就掌握了拉丁文、義大利文、希臘文和德文。後來,她曾將拉丁文和希臘文的戲劇與哲學著作翻譯為法文並出版。她喜歡跳舞,能演奏大鍵琴,還會唱歌劇。十幾歲時,買書的錢不夠了,她就利用數學知識設計出一些賭博策略去賭錢,賭贏的錢用於買書。

她18歲結婚,丈夫比他大16歲。她20歲開始做母親。26歲時,她再次開始數學的學習研究,先後師從法國科學院院士Pierre Louis Maupertuis和數學奇才Alexis Clairaut(克萊羅定理以他的名字命名)。正是Pierre Louis Maupertuis將牛頓的科學思想介紹給了她。

當時的法國社會,找情人是很正常的。她與伏爾泰維持了較長久的情人關係,兩人在做學問上志同道合。他倆在杜夏特萊家裡建了一個實驗室。1738年,法國皇家科學院開展關於「火的性質」的有獎徵文競賽,他倆觀點不同,就撰文分別參賽。兩人的文章都未能獲得大獎,但都獲得了提名獎,並得以發表。她這篇論文是法國皇家科學院發表的第一篇女性作者的論文。

牛頓的《原理》是1687年問世的,但60多年後尚未出現該書的法文譯本,相當多的法國人既不了解也不贊成牛頓的觀點。杜夏特萊堅信,靠理性和數學就能揭開宇宙的奧秘,所以她下定決心要翻譯《原理》,讓自己的同胞也服膺科學。1749年間,杜夏特萊發現自己又懷孕了,孩子的父親是她的另一位情人(一位詩人)。為此她很煩惱,不是因為她不喜歡孩子,而是因為她的翻譯大業尚未完成。當時她42歲,已經生過3個孩子,其中一個夭折。她在給友人的一封信中說,很擔心這次高齡懷孕搞不好會要了自己的命。為了在分娩前完成譯著,她仔細掐算了產期,日以繼夜地拚命工作。夜裡困得不行了,她就將手放在冰水裡,驅除睡意。她終於在9月3日分娩前幾天完成了這部不朽的譯著。分娩一周後的9月10日,她因肺栓塞而去世,20個月後,嬰兒也夭折了。到該書印刷出版上市,已經是1756年了。

她的四個孩子中有兩個夭折,而這部相當於她的精神孩子的譯著終於存活下來,且在歷史上大放光彩。直到今天,她這部譯著仍被視為《原理》的標準法文譯本。

伏爾泰曾經這樣評價她:她是一位偉大的人物,其唯一過錯就是生為女兒身。

本文來自武夷山科學網博客。

製版編輯: 許逸|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天問專欄:吃個龍蝦也能搞出X射線望遠鏡?
殺死瘧原蟲的新方法:居然是細菌!
前沿:中國學者揭示:寨卡病毒如何導致小頭症
量子通信專家遭恐嚇:人人自危、無心工作

TAG:知識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