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志:真正的高雅,是在世俗生活中建立起來的
十一長假即將到來。這是一個心飛的時刻。
你要去哪呢?你選擇的景區,想必有雕塑、繪畫、瓷器,或其本身就渾然天成,已是一件藝術品。
然而,怎樣才更可能完成一次藝術鑒賞,探索其中的美?景區藝術被高度商業化的當下,又該如何穿透迷霧而直抵藝術本身呢?
「我有嘉賓」第13期嘉賓朱良志的看法是,欣賞藝術不僅可以在博物館中,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體驗」藝術。即便有的傳統藝術,在今天看來孤寂高傲,但都不能說明中國傳統美學是遠離日常生活的。恰恰相反,「中國文明總體上看是一種世俗文明,重視日常生活是它的基本特色」,因為「真正的高雅,是在世俗生活中建立起來的」。
他認為,藝術鑒賞需要背景知識的積累,但不過,最重要的當然還是自己的直接感受。對美的感受是一種天性。藝術鑒賞毋需面面俱到。
新京報書評周刊「我有嘉賓」第13期
嘉賓:朱良志
美的學習 :「接近傳統,不能停留在一些僵化的概念中」
Q
提問(楊陽):朱老師您好,「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您說過論畫只知道從形似的角度來看畫,那還沒有達到藝術的程度。對於普通人來講,對藝術很感興趣,但儲存知識不夠,說不出其中的美,有沒有辦法快速掌握髮現美的要領呢?
朱良志
對美的追求,是人類的天性。對藝術的喜愛,在一定程度上是對我們追求更高品質生活的確認。每一個人都是藝術的創造者,藝術品與非藝術品的界限遠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樣涇渭分明。
所以,無論如何,每個人都有欣賞藝術的權利,我們不僅可以在博物館中「觀賞」藝術,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體驗」藝術。
就中國畫來說,欣賞傳統中國畫,停留在外在形式上是不夠的。宋元以來中國繪畫的主流,是一種追求精神表達的傳統。比如一幅元代倪瓚的枯木寒林,其意義並不在枯樹中;八大山人畫一隻孤獨的鳥兒,如果停留在是家禽還是野鳥、是鷓鴣還是鵪鶉,同樣是不夠的。
畫家通過筆墨、形式構造,表現特殊的精神意趣,需要對他們的生活世界有一定了解,才能更好欣賞。如故宮前一段時間的四畫僧展,我們需要看一些有關畫家生活的基本知識,做一些必要的功課,這會有助於去更好地理解作品。
Q
提問(阿煙):現在經常提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但重視的通常都是經史方面的經典,甚至還魚龍混雜包含了很多糟粕。想問您,增強傳統文化的素養,是不是也需要增加藝術上的學習和了解?
朱良志
謝謝你提這個問題,我想說的是,我們今天面向傳統,到傳統文化中汲取滋養,不是為了證明我們從前比別人強,也不是為了證明今天所做的事情都有來歷,有合法性、合理性,而是從中汲取對現代文明有價值的因素。
人類文明如一條水流,是一個延續性的過程,我們對上游的了解,是為了更好地體味經過我們面前的流水的意味。人類存在是一個生生不已的接續,我們怎麼能從中獨立出來,與過去、未來切分?
歷史上一些被證明是經典的文本,自有他內在的價值,我們可以斟酌吸納其中有價值的養分,但沒有必然理由讓人去被動接受,以證明我們態度的誠懇。這種「偶像化」的態度,並不利於我們理性地對待傳統。我們要立定於現代生活,立定於當下生命的感受去對待傳統。
書、畫、詩、樂等藝術內容,是對傳統精神的鮮活呈現,我們欣賞它,體味它的精神內涵,自然會提高當今人們的生活品質,深化我們對傳統的理解。接近傳統,不能停留在一些僵化的概念中。
美的鑒賞
「欣賞一幅畫,最重要的當然是自己的直接感受」
Q
提問(阿里梅梅):今年9月份的故宮千里江山展,如何更好的欣賞展覽呢?需要先了解哪些文化背景,從哪些方面去欣賞作品的價值?謝謝您!
朱良志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長卷,是中國傳統繪畫的希世珍寶,如此精緻的百米以上的山水長卷,竟然出自一位不到二十歲的年輕畫家之手,反映出唐宋青綠山水的最高水平,簡直不可思議。
欣賞這樣一幅作品,首先,最好對北宋以來尤其是徽宗一朝的藝術狀況有一些了解。北宋藝術在中國藝術史上是「精緻」的代名詞,瓷器、傢具、建築園林等都有燦爛的創造,《千里江山圖》雖然色彩濃郁,但風格淡逸,饒有詩情,正是北宋時代風氣影響所致,它與李思訓、李昭道以及唐代墓室壁畫(如陝西出土的章懷太子、懿德太子、韓休墓等壁畫)中青綠山水有很大不同,它有一種「宋人氣象」。
其次,最好對北宋皇家畫院的情況有一些了解。北宋書畫院是傳統職業藝術教育成功的例證,宋徽宗是王希孟的老師,這幅長卷或許就是皇家畫院的「作業」,它反映出以徽宗為代表的畫院職業教育的兩條原則:一是重寫實,二是重境界。這兩條原則在今天仍然有價值。
三是對唐代以來青綠山水傳統的了解,青綠與水墨作為傳統山水畫的兩種語言,各有優長。
不過,話說回來,欣賞一幅畫,最重要的當然是自己的直接感受,不要求面面俱到,也沒有必要像專家那樣去斟酌。
Q
提問(木子)從「石渠寶笈」到今年的千里江山展,都引起了「故宮跑」這種轟動級的效果。但故宮的歷代書畫展已經辦了很多年,前幾年都是偏向小眾和冷清的狀態,您覺得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大眾對《清明上河圖》《千里江山圖》等傳世名畫的興趣,更多是名聲上的,還是藝術和美學上的?
朱良志
你的「故宮跑」概括得很有意思。
我覺得這是中國當代文化良性發展所帶來的結果,折射出當代人對更高、高精緻生活的渴求。願意去了解、分享本來只是為極少數人掌握的藝術,這無論如何都是一種好現象。今年暑假以來,我遇到了不少從國外、境外來的朋友,他們去故宮看四僧、看趙子昂、看千里江山圖卷,去南京博物院看青藤白陽,去浙江博物館看藍瑛,去天津看清前期畫展,等等,這樣的氣息在國內以前是沒有見過的。
在中國,傳統書畫等藝術精品,是世代人們精神生活的凝聚,其中包含我們微妙的文化基因,我們去欣賞它,去傾聽它,與它對話,終究會在胸中滋育出有意味的種子。
國內的博物館等文化單位一直在響應這樣的風氣,做了很多富有智慧的工作,當然,還可以將更多藏在「深宮」中有價值的藝術品拿出來供世人分享,還可以將組織展出的工作做得更細、更藝術化一點,還可以在引導大眾欣賞藝術方面有更多的考慮。
美的辨析:「真正的高雅是在世俗生活中建立起來的」
Q
提問(程序轅):丑是否也可能是美?丑和美的最大不同在哪裡?
朱良志
美和丑,是相對的概念,我們說一個對象是美的,就有一個標準,有一個不美的東西(丑)作陪襯。
美醜是在某種知識標準衡量下產生的判斷。就像老子所說的:「天下皆知美之謂美矣,斯惡矣」——天下人都知道美的東西是美的時候,並去追求,就顯示出醜來了。
這裡突出的就是美的標準問題。標準是如何確立的?從西方美學到中國美學的發展中,都可以看出,美的標準的確立,一方面根源於一些基本的美的規律,另一方面也裹脅著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文化集團觀念主宰的因素。
所以,中國美學傳統中,有一種以丑為美、化丑為媚的傾向,所謂「丑到極處,即是美到極處」,亂頭粗服,古拙蒼莽,也有至美,它反映的不是對怪異、醜陋的東西感興趣的趣味,而是意在突破這樣的標準,還歸於人的真實生命體驗,從習慣中、從「成心」中跳脫出來。如水墨畫的流行,以黑白世界代替丹青妙色,就與這一傳統有關。
Q
提問(逐花):我們發現,近年來吸引過人注意的日本美學風格,比如冷淡、侘寂,是從傳統美學發展而來並影響到了日常生活。但是中國傳統美學似乎還是距離日常生活很遠,是需要仰頭去看的。為什麼會有這種差別?中國傳統美學有可能走進當代大眾文化嗎?
朱良志
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你說的情況的確存在,在物質化、娛樂化愈演愈烈的今天,我們確實感覺到離開傳統美學的精神越來越遠了。
但這並不能說明中國傳統美學是遠離日常生活的。恰恰相反,中國文明總體上看是一種世俗文明,重視日常生活是它的基本特色。儒家的道在日用倫常之間,禪宗所說的打柴擔水無非是道,都是如此。我們今天稱之為藝術的書、畫等形式,在傳統中,並非當作「藝術」而對待,它只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延伸方式。所以中國傳統藝術反對束之高閣,甚至我們審美趣味中的「典雅」,唐代以來也漸漸淡化它的「貴族氣」,真正的高雅是在世俗生活中建立起來的。
其實在今天,傳統審美的趣味,在大眾文化中是有潛移默化影響的,如重視自然,反對做作;推崇平淡,力戒雕飾;欣賞含蓄,排斥直露的表達,等等,都是從傳統審美思想中承繼而來的。中國傳統美學是可以走入大眾文化之中的,關鍵在於我們對待這樣的傳統所採取的態度。
延伸閱讀
《頑石的風流》
作者: 朱良志
版本: 中華書局 2016年8月
我有嘉賓
閱讀需要主張
※進擊的巨人現身法國?木偶劇團演出太嚇人
※故宮建議觀眾「十一」錯峰 參觀大展提前準備
※讀歷史,你最看重的是什麼?
※不僅騙我養貓,還要騙我養狐狸和貓頭鷹?
※夢想啊,那是唯一值得我們為之奮鬥的東西嗎?
TAG:新京報書評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