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科學家計劃向其它星球進行「蒲公英式」播種

科學家計劃向其它星球進行「蒲公英式」播種

人類探索宜居星球,但問題是由於距離太遠,很難到達。那麼怎麼去呢?兒時我們常常摘下已經成熟的蒲公英,然後用力一吹。蒲公英種子有如降落傘般飄向四處。科學家也準備把地球的種子以這樣的形式傳播到其他宜居星球。此舉也或將揭曉宇宙中其它生命進化的過程。

圖中是藝術家描繪的一顆類地系外行星,目前,一位專家認為,未來應當向其它系外行星發送「地球生命種子」。

據科學新聞網站報道,系統理論學教授克勞迪亞斯-格羅斯(Claudius Gros)提出了一種觀點,他認為地球生命可能在另一顆行星上生存下來。他指出,許多系外行星由於不穩定軌道、恆星亮度或者大氣成分變化,這些星球僅具有臨時性的居住條件,生命孕育的時期非常短暫,這些星球沒有時間進化形成多細胞生物,除非人類干涉性處理。

格羅斯教授說:「我對地球生命非常感興趣,我認為地球生命是非常美麗的,我的野心是在其它星球上培育發展生命形式。」然而,發送多細胞有機生物需要「星系諾亞方舟」,格羅斯認為,未來不久我們能夠發送自治自組裝工具包,用於製造和傳播高等單細胞生物。這將有望形成複雜生命形式,雖然自然環境將決定何種類型複雜生命能夠出現。

格羅斯建議通過軌道基礎激光器驅動低成本微型機械飛船,送遞這個基因實驗室,這種方法是受到抵達比鄰星「攝星計劃」的啟發。他指出,真實的挑戰並不是發送一個探測器,而是確保它倖存於數千年的太空旅行。在數萬年至數百萬年的太空旅行中,當化學物質和反應參數被太空輻射所改變,微型機械飛船很難探測到完整的微生物。這一發現概率並非單純的技術問題,也涉及到倫理道德。

美國宇航局行星保護辦公署凱瑟琳-康利(Catharine A. Conley)博士稱,有意地將地球生命種子發送至其它行星的基礎前提,與1967年制定《外太空條約》中的國際行星保護政策和國家義務背道而馳。行星保護策略有助於保護未來科學調查。

為了避免危及外星生命,格羅斯建議,太空飛船將抵達無人居住的系外行星,然而他承認很難保證不出現倫理道德爭議。他指出,從一個遙遠距離,我們僅能大致評估外星生命的可能性,因此一旦探測器抵達某顆星球,它必須從軌道位置進行更多的研究。雖然我們確信地球之外存在著複雜生命,但我們從未完全排除該星球上存在簡單生命形式。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隨我漲知識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發明了兩種辦法,可以跑的比光速還快
人類需要什麼技能,才能安穩的度過世界末日呢?
國內首個超細鎂合金粉研製成果發布
世界上最大的水蛭,能長到7米長,名副其實的吸血鬼
維特魯威人,深度揭秘達芬奇的「人體密碼」

TAG:隨我漲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