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始皇吞併六國之戰 為何首先拿鄰居韓國開刀

秦始皇吞併六國之戰 為何首先拿鄰居韓國開刀

公元前230年,秦國將領內史騰,奉命突然率部南下,渡過黃河進攻韓國。韓國被打得措手不及,無力抵抗。秦軍一舉攻克韓國都城新鄭(今河南新鄭),俘獲韓王安。

戰國七雄之一的韓國,成為第一個被秦所滅的國家。

我們從地圖上看,秦國與趙國、魏國、韓國、楚國同時接壤。為何秦始皇吞併六國之戰,首先拿韓國開刀?

這當然是有原因的。

首先,韓國的地理位置太微妙了,它不偏不倚,正好堵在秦國函谷關前面。這就尷尬了,相當於在秦國的大門口堵上了一塊大石頭。秦國軍隊要外出對六國進行友好訪問,就不得不首先搬開這塊大石頭。

其實,早在秦惠文王時期,秦國就打算直接滅掉韓國。只不過,那時候還沒有滅國這種先例,此舉會引起六國的攻擊。秦國雖然強大,但也無力同時與六國作戰。所以,秦國就放棄了滅掉韓國的打算。

到秦始皇時期,秦國國力大幅度增加,不再懼怕六國聯手,攻取韓國就成了首要之舉。

其次,拿韓國開刀,可以獲取寶貴的戰略資源。

在戰國七雄中,韓國地盤最小,實力最弱,可韓國擁有天下著名的鐵礦。韓國依靠豐富的鐵礦石,再加上精巧的製作工藝,從而製造出質量水平很高的武器,深受各國歡迎。

韓國製造的武器一是強弓勁弩,以至於有「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的說法,能射800米之外,「遠者括蔽洞胸,近者鏑弇心」。二是刀劍,韓國刀劍「陸斷牛馬,水截鵠雁」,「當敵則斬堅甲鐵幕」,那是相當厲害。秦國攻佔韓國後,就可以利用韓國的戰略資源,發動下一步統一之戰。

再者,是出於遠交近攻的戰略考慮。

秦國老早就有吞併六國的野心,但具體到操作上,都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一直沒有提到戰略的高度。直到謀士范雎給秦昭王獻上一計。

范雎勸告秦昭王放棄攻打較遠的齊國的打算,改而進攻鄰居魏國和韓國。這就是所謂的「遠交近攻」。那麼,秦國為何不攻打同樣是鄰居的趙國呢?

其實,在攻打韓國之前,秦國還真是與趙國展開了一場惡戰。然而,趙國的實力比較強大,哪怕長平之戰中被白起坑殺了40萬士兵,還沒有失去戰鬥力。在名將李牧的率領下,趙國軍隊甚至還能在肥之戰和番吾之戰中,兩次大敗秦軍,殲滅秦軍15萬人。

拿不下趙國這塊硬骨頭,秦始皇只好「捏軟柿子」,轉而進攻韓國。

最後,也是韓國自己作死。

我們再翻開地圖,發現韓國位於秦國、楚國、魏國、齊國之間,可謂四面受敵,歷來就是「四戰之地」,戰爭頻繁。照說,在夾縫中生存,就應該夾起尾巴做人,搞好與鄰居們的關係。可韓國倒好,常常扮演「見風使舵」的角色,反覆無常。

這就是說,秦國強大,韓國就倒向秦國,做秦國的「跟屁蟲」;楚國打了勝仗,又趕緊撲向楚國的懷抱。對,「朝秦暮楚」說的就是韓國。不僅如此,韓國還欺負比他更弱的國家。戰國初期,韓國就滅掉了鄭國。

基於此,韓國在戰國七雄中人緣非常差,誰也不待見他們。於是,當秦國將領內史騰率領虎狼之師攻破韓國時,其餘戰國五雄,都作壁上觀,無人施以援手。

岳飛遭到秦檜陷害時 手下大將為何不援救反落井下石

八國聯軍中有一個稱霸世界的超級大國 如今已分裂成11個小國

被稱為一代暴君的秦始皇從不誅殺功臣 真實原因是什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勇哥讀史 的精彩文章:

安徽農民蓋豬圈時發現一個碗 不料是價值連城的國寶
此人揮金如土 殺人如麻 曾國藩卻驚嘆:此名將也
古代打仗真的有免戰牌嗎?此牌一掛 十萬大軍不敢攻
岳飛遭到秦檜陷害時 手下大將為何不援救反落井下石
八國聯軍中有一個稱霸世界的超級大國 如今已分裂成11個小國

TAG:勇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