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武帝臨終前總結了一句千古名言,卻在清朝應驗,咸豐帝沒聽進去

漢武帝臨終前總結了一句千古名言,卻在清朝應驗,咸豐帝沒聽進去

在劉邦繼位之初,由於秦末農民大起義的影響,導致漢初國力十分衰微,急需要休養生息,而當時北方匈奴實力強大,並且屢屢侵犯漢朝邊境,漢朝政府被迫實行和親政策,換來了較長一段時間的和平。大家都知道,經過文景之治之後的漢朝,國力大增,民殷國富,而此時繼位的漢武帝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依靠強大的國力,對北方的匈奴展開了數次大規模的反擊戰,這場戰爭持續了整整40多年,匈奴被徹底打垮,被迫西遷。然而漢朝卻因為連年征戰,導致國力消耗殆盡,這也引來了後世的許多非議。

後世許多人認為漢武帝窮兵黷武,不顧百姓死活,但是實際上,漢武帝的確是一個英主,從他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上便可見一斑。當時漢武帝立7歲的兒子劉弗陵為太子,同時還下詔處死了劉弗陵的生母鉤弋夫人。許多大臣認為鉤弋夫人並沒有犯過什麼錯誤,並且還是漢武帝晚年最為寵幸的嬪妃,十分不能理解漢武帝為何會突然下令處死鉤弋夫人,漢武帝只是說了一句,「子弱母壯,必生禍亂。」當年漢武帝繼位之初,也深受竇太后的控制,因此他十分清楚這樣的後果,才不得已處死了鉤弋夫人。

雖然在漢武帝時期沒有出現過這樣的事情,但是漢武帝的這個預言卻在數千年後的清朝得到了實現。1861年,咸豐皇帝自知將不久於人世,便立下自己唯一的兒子載淳為帝,史稱同治帝,當時載淳可是只有6歲,載淳的生母懿貴妃是一個非常強勢的人,並且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前夕還曾經干預過朝政,肅順希望咸豐帝能夠效仿漢武帝,除掉懿貴妃,然而咸豐帝因為寵愛懿貴妃,並且不忍心載淳沒有生母,沒有聽從肅順的建議。

後來懿貴妃聯合恭親王突然發動了辛酉政變,肅順被誅殺,其餘顧命大臣也被撤職回家,清朝成為了恭親王輔政,兩宮皇太后聽政的特殊政治局面。而更讓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懿貴妃成為慈禧太后之後,窮奢極欲,整整統治了中國近半個世紀,在這半個世紀里,對外戰爭連連戰敗,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與西方列強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特別是在甲午戰爭中中國戰敗,簽訂了《馬關條約》,西方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繼續在深淵中沉淪下去。

筆者認為,在中國歷史上,因為「子弱母壯」而導致的後宮干政的例子比比皆是,漢武帝因為自己在繼位之初曾經歷過那樣的痛苦,才不得已處死鉤弋夫人,換來政權的穩定。除此之外,評價漢武帝,應該是功大於過,漢武帝之所以要窮兵黷武,最終的目的還是要徹底打敗北方的匈奴,換來國家的長治久安,只有這樣,百姓才能安居樂業,並且整個漢朝,在對外戰爭中都是處於優勢地位。東漢末年時,漢朝中央政府已經衰敗,但是漢朝還是在對外戰爭中連連取得勝利,這就應了那句千古名言,「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為何稱創始人為「鼻祖」, 和鼻子有關係嗎?
中國歷史上的奇女子,風華絕代,巾幗不讓鬚眉
以朝代命名一個民族,是漢人的驕傲
陰山故事(四):劉邦被圍白登山,為何能夠全身而退?
陰山故事(四):匈奴失陰山,對衛青恨之入骨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