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恐怖暗殺集團阿薩辛,憑什麼縱橫伊斯蘭世界近兩百年?

恐怖暗殺集團阿薩辛,憑什麼縱橫伊斯蘭世界近兩百年?

作者:上帝之鷹

在十二、十三世紀的穆斯林世界,阿薩辛是一個以恐怖暗殺聞名的教派組織,其活動最早可追溯至第一次十字軍東征。

今天筆者給各位看官講講,阿薩辛是怎樣從早期的萌芽,一步步發展壯大,最終成為風雲變幻的西亞地區一股舉足輕重的勢力。

鷹落阿拉穆特

11世紀50年代,阿薩辛的創始人哈桑?薩巴赫出生於波斯西北部一個信奉伊斯蘭教十二伊瑪目派(什葉派的一個分支)的家族裡。

哈桑?薩巴赫

17歲那年,哈桑改宗什葉派的另一分支伊斯瑪儀派後,前往教派大本營開羅「深造」。幾年後,哈桑回到波斯傳播伊斯瑪儀派教義,很快發展了一批信徒。這引起了統治波斯的塞爾柱帝國官員的注意,他們派人緝拿哈桑,迫使後者逃亡北部山區。

塞爾柱帝國的官方信仰是伊斯蘭教遜尼派,哈桑在其境內傳播什葉派思想,無異於挑戰帝國權威。除非哈桑能把伊斯瑪儀派信徒組織起來,形成一股無法輕易剿滅的勢力,否則他的事業永遠無法獲得成功。

要建立組織,就要有根據地,哈桑將看好了位於厄爾布爾士山脈的阿拉穆特山區。厄爾布爾士山脈南臨伊朗高原,北接裏海低地,控制了阿拉穆特,就能控制裏海低地。更重要的是,當地什葉派信徒為數眾多,可以輕易獲得支持者。此外,那裡還屹立著一座堅固的要塞阿拉穆特堡(波斯語意為「鷹堡」)。

阿拉穆特在伊朗的位置

險要的阿拉穆特堡固然可以抵禦政府軍,同樣也能阻擋哈桑。

為此,哈桑制定了一個謹慎的奪取計劃:先派信徒派到山谷周邊的村落去安家,然後他假扮鄉村教師在自己信徒們的掩護下,混進阿拉穆特堡。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和過人的感召力,哈桑沒費多大工夫便將堡內的許多守軍變成了自己的追隨者。等到城堡守將馬赫迪發現不對時,大勢已去,城堡的真正控制者成了哈桑,馬赫迪只得灰溜溜地離開。

兵不血刃拿下了城堡後,波斯的伊斯瑪儀信徒有了自己的大本營,哈桑為自己的教派取名為「伊斯瑪儀尼扎里派」。

阿拉穆特堡遺址

堡壘擴張戰術

根據地有了,組織有了,但這只是第一步,形勢對於哈桑而言依然嚴峻。此時哈桑麾下的信徒不過數百人而已。塞爾柱帝國雖然已走下坡路,但要捏死這麼一小撮異端還是很輕鬆的。

中東自古就是山頭林立之地,在當時尤為如此:塞爾柱、花剌子模、阿拔斯哈里發,以及大大小小的地方獨立勢力彼此犬牙交錯、攻伐不止。小小的尼扎里派宛如驚濤駭浪中的一條小船,稍有不慎就有傾覆的危險。因此,哈桑從一開始起就明確了戰術方向:那就是堡壘、堡壘、堡壘。

據險而守是古代戰爭中弱勢一方的常用戰術。溫泉關戰役表明:在充分利用地形條件的情況下,一支數百人的小部隊足以抵擋十數萬大軍,而此時若有一座堅固的堡壘提供防禦支撐,那敵人就更難消滅你了。

哈桑正是明白這點,才選擇了固若金湯的阿拉穆特堡作為第一根據地的,如今他將堡壘戰術進一步發揚光大。附近哪有堡壘,他就派信徒設法佔領,附近哪裡的山頭比較險峻,他就派人上去蓋一座要塞。

隨著時間的推移,哈桑手下大大小小的城堡越來越多,逐漸形成了一條堡壘鏈,尼扎里派信徒以這些堡壘為跳板,不斷擴充自己的勢力,傳教士們進入山區周邊地區,講經佈道,將一座座村莊轉化為本教的地盤。對那些拒絕改宗的村鎮和堡壘,哈桑就用武力奪取,甚至不惜大肆屠城。尼扎里派思想如同傳染病毒一般,在波斯境內四處蔓延。

敘利亞的邁斯亞夫城堡,阿薩辛的基地之一

塞爾柱帝國和花剌子模帝國多次興兵討伐,但在險要的山地地形和堅固的要塞工事面前,帝國軍隊屢屢碰壁。剿滅戰爭進行了多年,尼扎里派反而愈發壯大。

尼扎里派以堡壘作為與敵人對抗的利器,但他們並非一味死守。有一次,他們的一座城堡遭到花剌子模軍隊的圍攻,眼看要被攻破,守軍於是乞降,獲准後假裝離開。等花剌子模大軍退走後,他們從事先挖好的地道進入堡內,全殲留守部隊,奪回城堡。花剌子模蘇丹聞訊再次來攻,等他們好不容易攻進去後,發現守軍已經全部從地道逃走了。

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注重保存有生力量,尼扎里派的游擊戰術與數百年後的另一位游擊戰術大師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偽裝與暗殺

憑藉地利與要塞,尼扎里派可以一次次擊退敵人,保全自己。但這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敵人的有生力量並沒有被消滅,他們仍有資本組織新的攻勢。因此,哈桑還得瞅準時機,主動發起進攻。

塞爾柱軍隊

但進攻難度可比防守大多了,何況尼扎里派沒有屬於自己的正規軍,守守城堡,打打游擊戰還可以,要攻城掠地、或者和敵人大軍來個正面對決可完全不行了。為此,哈桑劍走偏鋒,玩起了暗殺戰術。

刺客是一門古老的職業,古今中外,慶忌專諸之士比比皆是。在戰場上,主將起到的是左右戰局的作用,若能乘敵人不備,一下敲掉他們的大將,則敵軍的指揮中樞就將遭到沉重打擊,行動計劃也將被大大打亂,甚至整支部隊都可能陷入混亂之中,進而潰散。

因為沒有足夠力量與敵軍硬碰硬的情況下,哈桑將打擊重點放到了敵軍領袖上,他從青年信徒中選了一批人出來,將他們訓練成殺手。必要時候,就把他們放出去,刺殺敵對勢力的首腦。刺殺行動往往在光天化日之下進行,其目的是震懾敵人,打擊他們的士氣。

暗殺戰術的第一個受害者是塞爾柱帝國宰相尼扎姆?穆勒克,他當年下令通緝哈桑,多次派兵圍剿尼扎里派的基地。1096年10月16日,他被尼扎里刺客殺害,這起暗殺事件震動了整個塞爾柱帝國,也成就了尼扎里派那可怖而詭異的名聲。

初戰告捷,哈桑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尼扎姆遇害後不久,他的兩個兒子亦遭毒手。在接下來的數十年時間內,又有不少塞爾柱顯要人物命喪尼扎里刺客之手。據統計,直到這個另類組織於13世紀晚期覆滅為止,有兩位哈里發位命喪他們手上,被他們暗殺的軍人、地方官員和宗教領袖不計其數。

在他們存在的百餘年間,中東全境終日為恐怖氛圍所籠罩。許多貴族甚至嚇得躲進戒備森嚴的密室,終日生活在惶惶不安中。

尼扎里人將刺客這門見不得光的行業越做越強,越做越大,甚至將它變成了自身的特色產業和標誌。在這個組織從歷史長河上徹底消逝多年後,人們逐漸忘卻了它的本名「尼扎里教派」,而以「阿薩辛」(英文「刺客」之意)作為它的代稱。

提到「阿薩辛」刺客,很多人腦子裡浮現的形象或許是:身著帶風兜的白色長袍,手持匕首,個個身手敏捷,飛檐走壁,即使深陷萬軍之中,取下目標首級也如探囊取物一般……那你一定是遊戲玩多了!

歷史上真實的阿薩辛刺客,遠不像《刺客信條》里那樣瀟洒風光。為了讓震懾效果最大化,尼扎里安排的任務往往是在敵國境內進行的。如果刺客們穿個顯眼的白袍,在建築物上跳來跳去的話,那唯一的下場就是被守軍萬箭穿心。

刺客信條》里的刺客

要順利完成任務,刺客們最需要的不是一擊必殺的武功、不是鷹隼般的身手,而是高超的偽裝術。尼扎里派從底層信徒「菲達因」里挑選刺客,對刺客最多的訓練是如何隱藏身份,如何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不引起別人的注意。

為此,他們刻苦鑽研的不是箭術或攀爬能力,而是西亞各國的風俗、文化、語言。當他們下山後,他們就立刻變成了集市上的小販、街角的乞丐、風塵僕僕的行腳僧、甚至虔誠的基督徒。

刺殺尼扎姆?穆勒克的刺客就是化妝成一個蘇菲派信徒。在亮出他們唯一的專用兵器——塗有毒藥的匕首之前,你根本認不出他是一名刺客。這也是尼扎里派的暗殺行動能夠屢屢得手的不二法門。

要成為阿薩辛派的正選刺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要有一顆視死如歸的決心外,他們還得具備長期在陌生環境生存下去的能力。

阿薩辛刺客

組織派你前往敵境時,不一定是要你去殺掉某個目標,而是讓你打入敵方內部。隨著時間的推移,阿薩辛派的首領們不再滿足於簡單的暗殺,他們認為:相比幹掉一個敵人首腦,好好敲打他一番,嚇破他的膽,讓他再也不敢與組織作對,或者乾脆變成組織的「朋友」也許更划算一些。

為此,阿薩辛派改變了方略,把一個個刺客變成了一個個卧底,讓他們以敵方要人的侍從、僕役的身份長期潛伏下來,必要的時候,就讓他們警告一下那位要人,迫使其取消對阿薩辛派的不利行動。塞爾柱蘇丹桑賈爾曾拒絕與哈桑談判,第二天他醒來時,看到床邊的地毯上插著一把匕首。

阿尤布帝國雄主薩拉丁曾出兵攻打阿薩辛派的敘利亞分支,一天夜裡,當他從睡夢中驚醒時,發現床邊放著一塊烤餅,餅上插著一把帶毒的匕首和一張寫有警告話語的字條。

薩拉丁

這些卧底的存在,令中東各國的貴族顯要惶惶不可終日。伊斯瑪儀信徒就像枝頭的貓頭鷹或石縫裡的蛇一樣,隱伏於黑暗中,隨時隨地盯著他們,不知何時就會發出致命的一擊。

為了保命,他們只能處處小心謹慎,不敢輕易開罪尼扎里派,甚至奴顏婢膝討好他們,向他們納貢。利用創造出來的恐怖氛圍,阿薩辛組織不僅成功地穩定了統治,更進一步擴大了自己的勢力。

遠交近攻

阿薩辛並不是一個純粹的暗殺組織,哈桑們也並不是純粹的殺人狂,組織要做大,光靠匕首可不行,還要依靠政治和外交場上的博弈。幸好,阿薩辛的宗師(最高領袖)玩起遠交近攻來也是一把好手。

十九世紀人製作的哈桑像

前面說過,西亞自古就是各大勢力犬牙交錯之地,11世紀末十字軍入侵後,這裡的形勢就更加令人眼花繚亂了,突厥人、波斯人、阿拉伯人、法蘭克人的地盤相互交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這種混亂不堪的形勢給了阿薩辛宗師們擴張的機會,他們時而與這一家結盟,時而與另一家翻臉,在各個勢力之間盡情地縱橫捭闔。

阿薩辛派刺殺過兩位看不順眼的哈里發,但在第六任宗師哈桑三世在位時期,卻奉現任哈里發為尊,哈里發甚至將阿薩辛派的使者列於各國使者之上。

阿薩辛派曾與阿勒頗的一位領主結盟,當那位領主遭到薩拉丁進攻時,向阿薩辛敘利亞分支領導人息南求救,息南兩次派人暗殺薩拉丁,未成,遭致薩拉丁的報復。前文提到的「烘餅事件」據說就發生在薩拉丁征討阿薩辛期間,但息南隨後又和薩拉丁化敵為友,還幫他清除過政敵。

阿薩辛甚至與法蘭克人結盟過。他們曾長期幫助醫院騎士團,同聖殿騎士團作戰。

戰鬥中的聖殿騎士

1213年,安條克大公博希蒙德的長子雷蒙德遭阿薩辛刺客暗殺,史學界認為就是醫院騎士團唆使的結果。後來,阿薩辛派不願再與聖殿騎士團爭鬥下去,竟以納貢為代價,同他們和解。

總而言之,在宗師們眼裡,信仰、人種、派系全是次要因素,組織的利益才是主要因素,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一代代宗師不擇手段的努力之下,阿薩辛組織最終從一個百人規模的「小商號」成長為勢力遍及伊朗、敘利亞的「大公司」,在它巔峰時,上至阿拔斯的哈里發、塞爾柱與花剌子模的蘇丹、十字軍王國的君主,下至普通的地方官員、平頭百姓,沒人敢不買阿薩辛的帳,沒人敢輕易招惹這個組織。一有機會,各家勢力還爭相與它合作。

花剌子模的地方官

然而,一物降一物,阿薩辛也遇到了剋星。

1275年12月,旭烈兀率領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大軍,殲滅了阿薩辛派的主要力量,並將阿拉穆特的大本營夷為平地。這個威震西亞近兩百年的傳奇刺客組織最終畫上了句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熱軍事史 的精彩文章:

沒有這位名將打造的彪悍騎兵,劉邦怎麼能滅掉項羽?
大明國產的虎蹲炮,鴉片戰爭竟然還在用!
1個郵政袋可裝15萬封信,二戰美國的戰地家書系統有多高科技?
大秦武器強大到逆天,製造誤差只有幾微米,它是怎樣做到的?
早期依賴引進的中國驅逐艦,怎樣發展到世界領先?

TAG:冷熱軍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