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二十二》之後,我們最該救它

《二十二》之後,我們最該救它

(本文由Sir電影原創:dushetv)

Sir的後台,時常涌「自來水」。

但,這可能今年以來最猛的一次——

連續幾晚,毒飯們持續為它打call。

《捍衛者》。

這部戰爭題材的國產片,9月22號上映。

今天是第8天,總票房剛過900萬——

被《猩球崛起3》《蜘蛛俠》碾壓的同時,也被《縫紉機樂隊》《空天獵》反殺。

「反殺」?

《縫紉機樂隊》豆瓣 6.8,《空天獵》4.7。

《捍衛者》,是國產片中罕見的 7.5。

難道,不是它應該被更多人看到嗎?

毒舌特約影評人@ 羅罔極,碼了一篇文——要「拯救它」。

借花獻佛。

文 | 羅罔極

Sir電影已獲權轉載

這個時代的特性是什麼?

在許知遠看來,這個時代的主流文化,拒絕內心的嚴肅與精緻。

人們在看似「多元」的世界中,浮躁且盲目,卻仍不自知。

許知遠對談諾蘭——

許知遠:你不用電郵,也沒有手機,那你如何連接這快速變化的世界呢?

諾蘭:我認為很多人,只是在用這些科技做很瑣碎的事,只不過用來浪費時間。

我很重視什麼也不做的時間

只是思考

思索真正重要的事情

我多少有些同意,這二位對吃瓜大眾的看法。

不久前,我與蟬創意(百萬粉絲媒體)一起,推送過一篇文章。

文章轉發率和點贊都很高,但閱讀量卻同時創下兩個號的年度最低。

我們總結經驗教訓,最後得到一個結論——

「九一八」與「認真思考」等字眼,極不符合時下大眾的閱讀心理。

換句話說:它的標題「太重」,人們不想點進去。

還記得紀錄片《二十二》初上映時,排片只有1%。

後來,是許多媒體紛紛寫文、製造熱點,自願為其做「營銷」,才終於將排片提到10%。

票房高漲的同時,現存的「慰安婦」也得到了應有的重視。

說明在這個時代,只有用曲線的方式,才能使人們銘記歷史。

今天,我就想以曲線的方式,來為一部剛剛上映的歷史片說兩句話——

《捍衛者》

在《蜘蛛俠》《猩球崛起3》,及《王牌保鏢》等好萊塢大片的猛烈夾擊下,國產電影《捍衛者》表現極為慘淡。

首日票房,僅89萬。

為什麼?

它,毫無可供賣弄的噱頭。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從表面上,好似非常「簡單」。

演員「簡單」。

簡單到,沒有一個能讓你叫出名字。

背景「簡單」。

一九三七年的上海,「八一三」淞滬會戰爆發,中日雙方展開一場持續三個月的棋局。

這盤棋的棋子,是雙方一百萬軍人的生死。

而勝負的籌碼,是中日兩國數億人的命運。

當時中國的最高主帥,蔣介石說——

我們知道全國應戰以後之局勢,就只有犧牲到底,無絲毫僥倖求免之理。

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

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我們只有犧牲到底,抗戰到底,惟有犧牲的決心,才能博得最後的勝利!

主人公姚子青(白恩 飾),正是這場中日棋局裡,中方的一桿當頭炮。

他生在廣東,畢業於黃埔軍校,精讀《孫子兵法》。

上海戰端一開,他便離開妻子與後代,去履行軍人的天職。

《捍衛者》的故事,也很「簡單」。

八月三十一日,姚子青率其部六百人,奉命奔赴寶山組建城防。

九月七日,也就是七天後,此六百人無一生還,全部陣亡於寶山。

姚子青最後寫下的遺言,只有十一個字——

守土有責

誓與寶山共存亡

簡單……嗎?

只是看似而已。

《捍衛者》並不同於以往手撕鬼子的「神劇」。

它描寫的,是國軍正面抗日戰場。

影片一開始,以一個頗具技術性的長鏡頭,引領我們走進那段灰暗而光榮的歷史年代。

戰場上,國軍士兵們並不臉譜化,而是呈現出兩種狀態:

起初,姚子青的部隊因為怕死,集體尿了褲子。

為什麼怕死?

我想起《我的團長我的團》中,也有一群士兵怕死,他們的理由是——

三兩個字就一方水土一方人

一場大敗和天文數字的人命

現時中國的軍人怕是都應該去死

可我們沒死

只因為上下一心地失憶和遺忘

因為遺忘,使他們不再仇恨,恐懼便隨之成為最強大的力量。

後來,姚子青的部隊不怕死了,他們集體主動壯烈殉國。

是什麼,讓他們對待生命,有如此大的轉變?

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姚子青的這一段話——

六年前,我們失去了東四省

今天,我們身後,有你的浙江

我們的廣東,和你們的四川

我們,守衛的是寶山

捍衛的,是國土!

仔細一算,這段話其實也蠻「簡單」,一共不過三十四個字。

但,它卻將人們從遺忘中喚醒。

人們想到淪陷的台灣與東北,想到「如果今天我們怕死,那麼明天將會失去更多」。

因為,一旦國破,亦是家亡。

女學生曹素君(呂星辰 飾),生長於上海的單親家庭,戰爭始以不久,父親便被炸死,家族隨之淪亡。

《捍衛者》表面上「簡單」,骨子裡其實是一種具有萬鈞之力的沉重。

它沒有亮眼的明星,沒有錯亂綜雜的敘事,沒有一秒多少萬的特效。

更沒有以往國產戰爭題材片(絕大部分是神劇)中,抗日奇俠一夫當關的「爽感」。

它就像《二十二》那樣,根據姚子青的日記,在緩慢敘述一段真實存在的殘酷歷史。

因此,正如那段真實歷史一樣,它只細緻入微地帶給我們一種感受:

殉國前的悲愴。

士兵李大成(赫子銘 飾)是個「好色的癩蛤蟆」,他想方設法誘騙曹素君的回眸,卻屢屢遭到冷眼相對。

惡戰開始前,李大成對曹素君說——

我能摸摸你的手嗎?

面對李大成粗糙臟黑的手,女學生縮了回去。

她逃開了,李大成沒有追。

中日雖都在打仗,但這一幕體現出,兩國士兵在信仰上的根本區別——

日軍為了取得勝利,甚至讓自己國家的女人做慰安婦。而中國為正義而戰的軍人,即使慾望貪婪如斯,也仍不忘記不容侵犯的基本人權。

惡戰開始後,李大成英勇殺敵,曹素君被炸傷,生命垂危之際,她向李大成伸出自己天鵝絨般美麗的手。

李大成緊緊握住、摩挲、哭泣。

他原本只渴求滿足一下慾望,卻得到了她發自內心的愛與尊敬。

這就是中國士兵的卑微與偉大——

他們卑微到,可能永遠無法觸及自己心愛女人的手。

他們偉大到,用自己的血肉築成牆來守護這些女人。

九月六日的夜晚,經過日軍硫磺彈的狂轟濫炸,包括李大成在內的數百名國軍都已陣亡。

指揮部傳來指令,要姚子青突圍撤退。

姚子青掛斷了電話,他明白寶山的重要性,哪怕多守一秒都是有意義的。

他翻開一張名單,那上面是六百個人的名字,名字上划了勾的,都是已死的兄弟。

他猶豫兩三秒,在自己名字上,划了勾。

他親手燒掉自己的指揮部,來到陣前。

士兵報數,一,二,三……

最後,姚子青如士兵般喊道——

二十四!

他明白,這個數字,明天一早就會變成零。

他將名單遞給一個少年。

這個少年名叫陳繼光,一方面致敬抗倭英雄戚繼光,一方面承繼姚子青部隊的光榮。

這是影片里,為數不多的虛構情節之一。

為什麼要虛構這個情節?

在我看來,陳繼光的意義,與這部影片的意義是相同的。

陳繼光拿到名單,使之傳揚於外。

《捍衛者》也起到了相同的作用。

它讓許多觀眾得知——

八十年前,在上海的寶山,有一個叫姚子青的人,帶領著他部隊的六百名勇士,為了崇高的正義使命而光榮死去。

姚子青紀念碑

當然,寶山之外有淞滬,淞滬之外有國家。

在那個年代的這個國家,在三百萬死去的國軍將士里,像姚子青這樣的人數不勝數。

但,他的偉大,並不因此而喪失光芒。

正如我的好基友@孔鯉所說——

文字和影像都太單薄

根本反映不出真實歷史的萬分之一

但哪怕只是撕開它的一個小口子,也足以令人動容了

我想起,崔永元做過一件令我佩服的傻事。

為了撕開歷史的一個小口子,崔永元竭盡所能,拍了一部紀錄片——

《我的抗戰》。

為了拍這部片,他對四千名抗戰老兵進行搶救式採訪。

沒人能理解,拉不到投資。最後,崔永元險些把自己的車都賠了進去。

只要稍稍留意票房動向,我們不難發現:但凡沉重的歷史題材電影,近年都在賠錢。

《賽德克·巴萊》《一九四二》《太平輪》《黃金時代》……

再到今天的《捍衛者》。

我們自問:以上的作品,真的比《致青春》《同桌的你》差嗎?

不。

只是我們的觀眾,寧願把時間獻給墮胎的青春,也不願正視歷史上那些真正偉大的青春。

是的,姚子青陣亡時只有二十八歲。

導演廖希說——

姚子青年僅二十八歲就壯烈殉國

手下許多戰士也大都是年輕人

當國難來臨之時

他們義無反顧奔赴戰場,擁有的是另一種青春

非常希望有更多年輕人能夠看到這部電影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

《捍衛者》雖然由於題材原因,沒能拉到大的投資,也就沒有明星參與演出。

但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它的演員雖不出名,實際上卻並不簡單。

尤其是主演,北影科班出身的白恩。

不光造型上,與姚子青高度一致,白恩的演技也幾乎深入到角色的靈魂里。

由於找不到合適的圖,我很難準確描述他的表現。

我只能說:他做到了「人保戲」,而不是「戲保人」。

據說,在電影殺青之後,當所有人都離開拍攝現場時,只有白恩堅持獨自留守。

由於入戲太深,他用兩天的時間,才與姚子青這個角色完成告別。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記得去年長征紀念會上的一句話——

一個不記得來路的民族,是沒有出路的民族。

歷史正在遠去,老兵逐漸凋零。

希望以後,像《捍衛者》這樣的電影能少賠些錢。

更希望大家能多多關注屬於我們民族的重要歷史。

唯有如此,才能不讓如姚子青般的英靈們在天上寒心。

微信搜索關註:Sir電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O電影 的精彩文章:

不忍心看,不忍心不看
九月過去了,這部新片最被低估
罵著罵著不小心又追了三集
災難片變喜劇片,我雙手奉上五星

TAG:DO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