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畫說道德經

第2章

系列漫畫《畫說道德經》

02

#壽哥在畫畫#看似相反的兩者,往往如影隨形,很難分清她倆誰是鏡外人,誰是鏡中象,或許都只是同一個人在幾面鏡子里的倒影。每個人心裡「美」與「善」的標準各有差異,心裡的鏡子照出來的是我們想要的世界。打破這面鏡子,會發現鏡子外有個人一直在那裡偷笑,偷笑我們一直執著於構建一個自己做主的宇宙。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翻譯】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丑的觀念也就產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不善的觀念也就產生了。有和無互相生成,難和易互相促就,長和短互為顯示,高和下互為呈現,音和聲彼此應和,前和後連接相隨。所以有道的人以無為的態度來處理世事,實行「不言」的教導;萬物興起而不造作事端;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作育萬物而不自恃己能;功業成就而不自我誇耀。正因他不自我誇耀,所以他的功績不會泯滅。

《道德經》是不是老子所作,何時所作,定論可以永遠沒有,爭論可以一直存在。這篇文章真是傳承了很久,很久,充滿了不可描述的力量。

GIF/1K

要注意這是一篇5000字的文章,不是一個有系統的學術論著,81個章節也是人為劃分的。第一章講的「有」、「無」,第二章接著講,前後多少總有些聯繫。對《道德經》這篇文章,要從整體上看待,對「道家精神」也要從整體上看待,切莫片面。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除了「有」、「無」,這裡出現了很多組雙生一對的詞,還有一條很站得住腳的道理:「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人們知道了什麼是美的,便有了丑。人們知道了什麼是善的,便有了惡。

GIF/2K

同樣,「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都是有了對其中一個的認識,便有了對其反面的認識。主要不是為了說明這些詞的概念,而是為了解釋概念形成的原理。

基於比較,基於人們對「矛盾」的本能理解,如第一章所言,一對對概念「同出而異名」,應運而生了。「天下之變萬,而要歸於兩端生於一致。」(王夫之《老子衍》)此中深刻地有著「陰陽」的辯證法。

GIF/2K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

行不言之教

一提到「聖人」,大家最熟悉的實際上是儒家的聖人,必定是內心堅守「仁義禮智信」,又能表現出「溫良恭儉讓」的謙謙君子,這是人間至高道德化的表率。如果真像荀子所說道家是「蔽於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中批評莊子的話),那麼儒家則總有幾分「蔽於人而不知天」,被道德蒙蔽了雙眼,蒙蔽了本心。

聖人對於道家而言,是奉行無為之道的,骨子常有「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莊子?天下》)的意思。

把「無為」理解為「什麼都不做」,就像把共產主義理解為「共產共妻」一樣荒謬。「『無為』並不是指避免一切行動,而是避免採取一切充滿敵意的侵犯性的行動。」(Holmes Welch《道家》)只消極地看「無為」則是片面的,「處無為之事」的聖人與天地不分你我,「為」與「不為」都淡如煙雲了。

GIF/1K

萬物作而不為始,生而不有,

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從這句我們似乎可以看到,重要的不是討論「無為」還是「有為」。「作」、「生」、「功成」都已進入了「為」的範疇,都是一種努力和行動。無為之道是能做到「不為始」、「不有」、「不恃」、「弗居」。

這種不造事端,不據為己有,不自恃己能,不鞠躬自誇,不是偽君子式的隱忍,而是發自本心的一種淡泊,超乎於世俗、道德層面所指的淡泊。

唯此,方是脫離了低級趣味。

GIF/2K

參考文獻:

陳鼓應 《老子注釋及評介》[M]. 北京:中華書局,2009.

封面圖片@yitxz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壽哥藝術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TAG:壽哥藝術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