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籲保護「中國兵工之父」故居,柯建銘:不該拆!
儘管我不喜歡立法機構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但就事論事,他呼籲保護「中國兵工之父」俞大維故居的舉動,還是可以的。
昨天,柯建銘在臉書(facebook)發文稱,看到報紙上說到俞大維故居要拆,「立刻放下報紙,到溫州街實地探訪」。
俞大維故居
他說,俞大維故居曾住過前台大校長傅斯年夫人俞大彩(台大外文系教授)、「中國兵工之父」俞大維及夫人陳新午(史學大師陳寅恪之妹),以及俞大綱(民初文壇新月派),因藝文人士聚集,形成70年代風氣自由之藝文沙龍,「老屋存在的意義、價值,不在木造、古老而已,因它承載台灣動蕩時代,值得緬懷人物與風潮的驅動,是該保存,不該拆的,是無價的。」
柯建銘昨天去探訪俞大維故居
由於存在「都市更新」(類似大陸的「舊城改造」)壓力,俞大維故居面臨拆除。該故居並非歷史建築,也非紀念建築,且內部構造多次更改,開發商聲稱若不拆除,就要申請賠償8-10億元新台幣。
白崇禧之子白先勇(著名作家)、蔣勛(著名作家)、林懷民(「雲門舞集」創辦人)都呼籲保存俞大維故居。
俞大維(1897-1993),籍貫浙江紹興。留學德國期間,曾在愛因斯坦主編的《數學現況》上發表論文,是第一個在這本著名刊物上發表論文的中國人(第二個是華羅庚,兩人日後成為好友),隨後興趣逐漸轉向彈道研究。
俞大維
1930年,國民政府命其採購大炮,按值計量,可買12門,但運回中國時卻為15門,問他緣故,他輕描淡寫地說:「是送的」。其實是把自己獲得的傭金,又買了3門炮。1933年,他任軍政部兵工署長,並晉陞陸軍中將,對當時兵工現代化做出許多貢獻。
1937年抗戰爆發,俞大維指揮將沿海30多座兵工廠、鋼鐵廠、材料廠及兵工技術單位陸續西遷內陸,為抗戰時期的國防工業生產做出了重要貢獻。後任交通部長等職。
1954年,出任「國防部長」長達10年,曾親歷「金門炮戰」,險些喪命。1993年7月8日病逝,海葬於台灣海峽。當年7月14日,李登輝頒發褒揚令。
李登輝頒發的褒揚令
【微信公眾號:台灣論談】
※宋楚瑜寫對聯贈送柯文哲,寫的是什麼?
※「四城論壇」12月香港舉辦,台灣獲邀
※6年死亡57人,台灣最長最直公路被稱為「奪命大道」
※朱立倫102歲外婆告別式昨舉行,吳敦義等參加
※台灣將主辦科技界「奧林匹克」,馬雲婉拒出席
TAG:海峽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