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胖子,歷史,沒人愛
胖子,作為一個高危群體,真的是很可憐。
你看,他們容易得肺炎,糖尿病,腎病;哮喘上來一不小心就憋過氣了,時不時還會有個呼吸困難…
但,這都不是重點!
身為一個胖子,最讓人害怕的地方,是孤獨。
是的。
因為,胖子們,並沒有人愛你們。
這句話不是我說的。
100年前,一個叫威廉姆·艾文斯(William Evans)的醫生就赤裸裸的寫下了這句對胖子的忠告。他說胖子就是沒有自控力的胖海蜇,但卻自以為高等人群。威廉姆發明了一個表,把每個食物通過卡路里的方式呈現出來,散發到美國各地。
那個表就是歷史上第一個食物卡路里表。
1 | 胖本來真不是個問題
一直到19世紀初,「長得壯壯的」 都是富裕,能生的優良象徵。減肥,營養,卡路里這些如今必備的辭彙壓根完全不存在當時人們的世界裡。
霍亂是一切問題的開始。
1830年,霍亂隨著工業革命席捲了美國。那會兒的醫術並不能有效的治療這個肆虐的疾病,於是略有話語權的人便開始提倡不同的治病的方法。
Sylvester Graham是個教士。他說霍亂的治療方法來自於吃飯。人們必須要通過一種不吃肉,不吃鹽,不喝酒的飲食方法來治療霍亂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但其實治療霍亂更多的是個幌子,他真正想傳播的,是一種類似禁慾的思想。「當食物不好吃的時候,人們也就不會多吃或做壞事了。」 Graham說。
Graham 和他發明的消化餅乾
追隨Graham的都是有錢人。他們其實沒有霍亂。有的只是對霍亂的恐懼,覺得自己開始產生了一些類似消化不良的癥狀。
他們嚴格遵守Graham的飲食要求,然後驚奇的發現,自己不僅「病症消失了」,而且還瘦了。這真是值得普天同慶的大喜事兒,於是他們成了Graham最有力的傳播者,而Graham的全素無味無酒精的飲食方法也在富人圈裡成了潮流。
當然,在今天看來這是在缺乏「科學」 支撐時,人們通過信仰和話語權產生的觀點。但歪打正著的是Graham依靠這個理論,發明了如今人人熟知的消化餅乾。
Graham認為酵母是慾望的象徵,因為它通過「貪食」糖存活,所以麵包是罪惡的。在這個基礎下,他創造了一種用全麥麵粉製作的,沒有酵母,沒有鹽糖的小餅乾,也就是消化餅乾(Graham Cracker)的前身。
小時候我們都熟悉的奇寶餅乾就是Graham發明的消化餅乾
然後故事的發展就有點走偏了。
100年前的美國,人們主要的飲食結構還是以土豆和牛肉為主的澱粉+脂肪,所以消化不良感覺脹氣這個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有錢人。但當他們認為吃多脹氣是疾病前兆的時候,針對有錢人的雜誌和報紙就開始把這個作為話題了。
「如何通過飲食治療脹氣?」
「脹氣是不是因為暴飲暴食造成的?」
「你是不是因為太胖了才脹氣的」
這些標題成了當時的爆款文。然後突然有一天,脹氣不是問題了,胖變成了被斥責的對象。尤其是矮寬肥的那些女士,被雜誌認為是一種疾病的表現。
「減肥」這個概念第一次進入了美國人的世界。
以前的宣傳肥胖的廣告畫冊
正如同如今火爆的生酮飲食,阿特金斯飲食法,在19世紀和20世紀的交接點,最火的減肥方法是咀嚼減肥法,而它的本質是把嘴裡的東西基本上嚼化了再咽下去。
這事兒的起因是一個想減肥的胖子企業家,Horace Fletcher 。
他遵循了各種方法,包括Graham提倡的純素,但就是瘦不下來。有一天,他突發奇想,就覺得如果自己把食物都嚼爛了,是不是等於直接幫它先消化了?他試了這個想法,居然4個月內就瘦了40多磅!這事兒被一個心理學家知道了,就請Fletcher做顧問,找了10幾個美國軍人,一起測試這個方法。最終結果是居然每個人都能瘦好十幾磅。在沒有科學實驗標準的當時,這可是一個神奇而令人信服的結果!
Horace Fletcher :偉大的咀嚼家
一下子,這個咀嚼減肥法火了,火到甚至洛克菲勒家族的創始人約翰·洛克菲勒,福特汽車創始人亨利·福特,還有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都是這個減肥法的使用參與宣傳者。一時間,全國的時髦的人都開始了嘴裡不咀嚼30次堅決不把飯咽肚子里的運動。這股狂潮直到卡路里和秤的出現,才慢慢開始減退。
因為科學來了。
2 | 卡路里這個鬼東西
卡路里Calorie這個詞來源於拉丁語,是熱量(Calor)的意思。
這個概念起初是美國政府在1894年初創USDA(美國農業局)研究組的一個課題,由一名化學家Wilbur Atwater主導。一開始也沒什麼特別具有針對性的目的,就是想衡量一下每個食物的能量能不能由一個統一的標準來衡量。
Wilbur Atwater,卡路里的發明者
但歷史機遇就是這麼一個神奇的東西。
當時美國的大背景是政府開始重視科學研究,並積極鼓勵教授們去申報相關課題,做一系列的「科學研究成果」。 所以在輿論媒體的宣傳下,科學變成了一個很需要被高度重視的東西,因為科學研究出來的東西,一定是對的。因此人們對於科學的敬畏和高度信任,就這麼被培養出來了。
當年的一個卡路里圖示,100卡路里的食物是多少
這個時勢下產生的英雄是一位女性,叫Lulu Peters (露露·皮特斯)。
露露是一個天生的科學家,小時候曾因為好奇自主解剖了一個青蛙。這個行為按現在人的看法就是,她將來不是個超級神經變態,就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很幸運,露露成了科學家,而且,還是個直言不諱有意思的科學家。
Lulu Peters
露露在接觸到了卡路里這個概念之後,意識到美國人的飲食問題終於有解了!她先是寫了本書,叫《飲食和健康,走進卡路里 (Diet and Health, the Keys to Calories)》,然後開始用她獨有的,很直白很懟的語言,在《洛杉磯時報》上開始發表專欄,每周討論一個關於卡路里,減肥,肥胖和健康方面的話題。在她的抨擊下肥胖成了過街老鼠。
(比如她在專欄里會寫:「你所有的問題都來源於一個詞,肥胖。呵呵,你敢不敢面對它更直白的那個說法?死胖子!對,就是死胖子!但沒關係,有我在。來,先告訴我,你多少斤?」)
她寫的書《飲食和健康,走進卡路里》
這樣的社會環境,再加上文章開頭那個名叫威廉姆·艾文的人的卡路里表,讓稱重,計算卡路里變成了美國人的日常。甚至所有的體重儀上都有卡路里表。《洛杉磯時報》當時的一篇調查就說,到1928年,大約有8億便士都被美國人花在稱體重上了。
William Evans
還好的是,那會兒並沒有形成「以瘦為美」的審美概念。只是人們知道了卡路里,知道了胖不好,開始有意識的去稱重了。這個如今大家追求的「以瘦為美」的概念轉變,還得等到一戰和二戰的十幾年。
3 | 從以胖為美到以瘦為美
女權運動的勝利帶來的結果是女性們的 「我終於可以想做啥做啥了你沒資格再批評我了」 的思想解放,尤其是當時第一批女權先行者。
因此矯枉過正簡直是不可避免的。
抽煙穿褲子是女權主義後帶來的第一波潮流
女權運動帶來的第一波潮流就是剪髮,抽煙,喝酒,穿短裙短褲,把自己變得酷酷的。而瘦的人一般看起來會比胖的人酷很多,所以瘦也間接成了當時時髦的必需品。
不過時髦是轉瞬即逝的,要讓 「以瘦為美」 成為一場自上而下的全民運動,我們還需要一定的外界壓力。
這個壓力就是接下來幾十年的禁酒令, 經濟大蕭條和二戰。
禁酒令的頒布讓酒精愛好者痛苦。因為不能喝酒了,人們把慾望嫁接到了糖上,因此以可口可樂為代表的汽水火了,而且甜品的消耗量也開始猛增。當時有報道就說,美國人對於糖的攝入,從1919年到1931年這12年之間,人均每人增加了20磅。美國的人均體重也是從這裡開始,走入了一個迅速上升階段。
當時可口可樂仿照酒吧製作的廣告宣傳圖
緊接而來的大蕭條和二戰帶來的是食物緊缺和動蕩的外界環境,這導致人們生活一直處於一種今天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的狀態。而人這個動物,在這種無法掌控環境的情況下,總會作出一下不理智的行為。說穿了就是想通過掌控能掌控的,給自己帶來一絲滿足感和成就感。
對於很多女性而言,減肥變成了這個滿足感的來源。
即使在大蕭條時期,食物不夠,在有限的環境里她們也在進行減肥節食運動,通過控制卡路里,看到自己在秤上降低的體重來得到自我安慰感,然後再因為無法剋制而放棄,最後再次進行節食減肥。這個周而復始的行為將減肥從一個潮流變成了日常作息的必須行為。以瘦為美的概念就這樣悄無聲息的固化了。
作者案:本文為百年減肥史的上篇,下篇將進入近代,講一下關於阿特金斯減肥法的由來,為什麼科技使人肥胖,以及低脂無脂的騙局。敬請期待。
文:梅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