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曾為外國侵華行徑辯護,但面對日軍侵華暴行,這張報紙態度發生了逆轉……

曾為外國侵華行徑辯護,但面對日軍侵華暴行,這張報紙態度發生了逆轉……

在1937年淞滬會戰開始後,《字林西報》以前所未有的姿態,對中國人民的英勇抗戰予以讚美,對日軍的法西斯暴行予以譴責,體現了當時國際友人鮮明的政治態度和政治立場。

今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在當年那場事關全民族生死存亡的戰爭中,國際輿論的聲援和支持不應被忘記。其中,有這樣一份報紙:它是近代上海發行時間最長、發行量最大、最有影響力的西文報紙,曾經對華不怎麼友善,刊登了不少干涉中國內政的報道。但是在1937年淞滬會戰開始後,卻以前所未有的姿態,對中國人民的英勇抗戰予以讚美,對日軍的法西斯暴行予以譴責,體現了當時國際友人鮮明的政治態度和政治立場。這就是《字林西報》。

《字林西報》的前身是《北華捷報》,於1850年8月3日在上海創辦。1864年,其副刊《船務商業日報》更名為《字林西報》,每日發行,《北華捷報》則改為副刊每周出版。《北華捷報/字林西報》自1850年創刊至1951年終刊,共走過101年的風雨歷程,被譽為近代中國的《泰晤士報》

作為當時遠東影響力最大的一份英文報紙,《字林西報》獨具特色的新聞報道、時事評論以及對行情、船期、匯率報價的持續報道,使這份報紙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它堅持所謂「公正而非中立」的報訓,關注中外時政,尤其是對英國外交、商務、公告等予以報道。該報曾發表過大量干預中國內政的言論,為外國侵華行徑辯護,打壓中國人民反侵略反封建的鬥爭。但是,「八一三」淞滬會戰爆發後,該報態度卻出現了180度的反轉,成為當時上海灘上反法西斯國際聲音中的重要一員

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名譽會長張雲在「2017先賢與上海城市記憶」論壇上回顧了《字林西報》在中國抗戰中的報道

抗戰爆發後,尤其是在「八一三」淞滬會戰爆發後,《字林西報》對中國舉國一致的抗戰予以極大關注和由衷讚歎。它以飽滿的熱情讚揚了中國的全民族抗戰,認為這場抗戰是上至司令員、下至士兵,都在竭力地抵抗日本的侵略,而且全國人民都在一致地支持政府進行抗日鬥爭。它認為這個舉動是「為人類文明增添了光芒」。

與此同時,它高度讚美中國軍隊抗敵之英勇頑強,對中國戰場的英勇抗戰予以大力弘揚。淞滬會戰從1937年8月13日揭開戰幕,至11月9日中國軍隊全線西撤,標誌著淞滬戰場大規模戰爭的結束。在這三個多月的大會戰中,中國軍隊以其血肉之軀,迎著敵人的炮火,前赴後繼,人人視死如歸,個個奮勇當先,出現了不少威武雄壯、可歌可泣,在當時就為國人廣泛傳頌的戰鬥場景:如匯山碼頭之戰,姚子青營寶山城保衛戰,羅店爭奪戰,四行孤軍之戰,「八一四」空戰等。這些彪炳史冊的戰鬥,得到了包括《字林西報》在內的國際輿論的讚美。1937年12月,侵華日軍攻佔南京,《字林西報》又是最早發出戰況報道的報紙之一。「12日晨,最激烈的戰鬥發生在中華門,或南門外,據說中國軍隊頑強地堅守著雨花台的堡壘。雨花台因其美麗透明的彩石而聞名全國,因此亦用以命名這座山丘,其意為——天上撒落的花瓣。」由《字林西報》發出的聲音,在當時引發舉世關注。

對日本帝國主義殘暴的戰爭罪行,《字林西報》也予以強烈譴責。據統計,「八一三」淞滬會戰期間,僅寶山區被日軍殺害的有名有姓的遇難者就達7450人之多,其中老人和兒童佔68%。戰役期間,日軍所到之處,焚燒房屋和集鎮,姦淫婦女、掠奪財物、毀壞文化古迹,乃至違背人道主義,公然施放毒氣,犯下的罪行令人髮指。日本侵略者的法西斯暴行,遭到了包括《字林西報》在內的外國報刊的一致譴責,使中國的抗戰進一步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轉載請註明來源「上觀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題圖來源:東方IC責任編輯:王珍圖片編輯:曹立媛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日報 的精彩文章:

聽青浦田歌、玩民族樂器、學越劇唱腔,老外們在這裡遇見中國傳統音樂
「藝」心創造,第十九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迎來新合作夥伴
廈門準備好了!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為何選在這裡?
美俄新一輪外交衝突即將發生?俄大使:我們不需要歇斯底里的衝動
開學日申城「七彩祥雲」迎接,7年前今天居然大雨傾盆……你曾經的開學日天氣如何?

TAG:解放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