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動動手指,給糖尿病一記重拳!

動動手指,給糖尿病一記重拳!

GIF/596K

糖的主要作用是為身體的組織器官提供能量

血糖為什麼會升高?

現代醫學認為是胰島素不足所致。過去治療糖尿病的方法,是設法補充胰島素,或是刺激胰島細胞的分泌。

但現代研究表明,胰島素的不足只是一個方面,更主要的原因是機體組織細胞對糖的利用發生障礙。糖遊離在細胞外,看似血糖很高,而真實的情況卻是機體組織細胞內處於缺糖的狀態,久之肌肉缺乏養分而鬆弛。

正是因為組織內處於這樣一種糖缺乏的狀態,所以機體啟動各種方法來設法補充。患者能夠直接感受到的就是易飢,要多食,這是身體的本能。因此,治療糖尿病的關鍵問題是要設法解決糖的利用問題

糖尿病屬於糖的代謝、利用障礙。糖是甘味,五行屬土,糖的代謝、利用障礙,其實是土系統的障礙。我們取象比類,古人云:「人之有血脈,如大地之有江河。」血中糖分過多的病理情況放到自然里,實際就是水中的土太多了。土本來是大地來生養萬物的,可現在卻跑到河裡去了。為什麼土會流失?源於樹木砍伐,植被減少。所以這個病好像是土的問題,土不安分,跑到水裡來搗亂,可實際卻是木的問題。

調理糖尿病,從脾胃入手

我有一位朋友,平時血糖處在臨界的狀態,他的體會是,只要熬夜或者情緒焦慮血糖馬上升高。熬夜、生氣都會傷肝,糖尿病患者更要遵循自然規律安排作息時間,保持情緒的從容淡定。

為什麼要捏脊呢?《黃帝內經·金匱真言論》云:「中央為土,病在脾、俞在脊」。這個脊,就是脊柱包括其兩側,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裡脊」的位置,每天捏脊可以起到健脾和胃的作用。

1

肝經梳理:敲揉陰包穴,點揉太沖穴

陰包穴位於屈膝,大腿內側膝關節上4寸處。正坐位雙腳著地,同側小指掌指關節輕敲大腿內側亦可。

太沖穴的簡單取法:在腳面最高點,大腳趾與二腳趾分叉處的凹陷中。自我操作時用食指向腳踝方向勾住此處然後點揉。

2

腎經梳理:點揉大鐘穴,水泉穴,照海穴

大鐘穴位於足內踝尖與跟腱連線中點下0.5寸,骨頭上緣。拇指或食指順著跟腱內側向下輕推至骨頭處停住不動即可找到。

水泉穴位於足內踝尖與足跟尖連線的中點,水泉穴為腎經的郄穴,為腎之氣血所深集之處。腎為水臟,主水,穴似深處之水源,故名水泉。用對側手的拇指點揉。

照海穴位於足內踝尖與足根尖連線上,足內踝下緣凹陷中,點揉時拇指置於穴位處向斜上方微微發力。「照海穴」是八脈交會穴。

3

脾經梳理:敲揉地機穴,點揉公孫穴,太白穴

地機穴位於脛骨內側緣,膝關節內側下3寸(4指寬)。地機穴是脾經的郄穴,「地機」,顧名思義:「大地的機關」。脾屬土,只要脾的功能有一點兒變化,地機穴會最先有反應。

太白穴位於足大趾後,內側核骨下,赤白肉際陷中,太白穴有雙向調節血糖的作用。

公孫穴位於太白穴後一寸。公孫穴可以雙向調節腸道功能(便秘、腹瀉均可在此處尋找痛點)。

4

脾經梳理:敲揉脾關穴,足三里穴,內庭穴

髀關穴位於腿根中點下2寸(3指寬),偏外側。胃有隱患時,此處的反應十分強烈。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三寸(四指寬),脛骨前嵴外一橫指處。按照五輸穴的五行關係,胃經屬土,「足三里」是土經的土穴,是培補後天之本(脾胃)、強壯身體的要穴。

內庭穴在足背,當第二、三腳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此穴是胃經的滎穴,滎主身熱,故「內庭穴」清胃火的效果很好。

5

三焦經的梳理:敲揉四瀆穴,消濼穴,翳風穴

四瀆穴位於前臂背面正中線,肘橫紋下2寸(3指寬)。前臂微曲,掌心向下,另一隻手的小指掌指關節沿前臂背面正中線從肘至腕輕輕敲打,在肘關節下2寸的四瀆穴有強烈痛點。多數人左側痛於右側,三焦經像一個情緒感應器。

消濼穴位於上臂外側中點處。,敲揉疏理後常常有紅腫出痧的現象。

翳風穴位於耳垂後下方,下頜角與乳突之間凹陷中。為阻止風邪的一道屏障,所以感受寒邪,這個穴位馬上有異常反應。

6

膽經梳理:敲揉風市穴,陽陵泉穴,懸鐘穴

風市穴位於直立雙手併攏在大腿外側,中指尖下。膽經既容易存鬱氣,也容易受寒,所以疏理此穴能理氣、排寒。

懸鐘穴位於外踝尖上3寸(4指寬),兩骨頭之間。有高血壓、坐骨神經痛、寒氣凝結之人,此穴反應會強烈。

陽陵泉穴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此穴是膽經的重要穴位。

想學習更多路新宇老師關於經絡養護的方法?

歡迎了解「家庭醫生線上課」

報名課程長按下方二維碼

GIF/1968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 的精彩文章:

每天1個打敗糖尿病,它們是最適合糖友們的「水果」
每一位中青年必須看完:《糖尿病的認識與防治》
預防糖尿病有3大防線!全部做到位,血糖平穩不飆升
揪出隱藏在糖尿病中的隱形殺手
2型糖尿病飲食上應注意的問題都有哪些 飲食三原則需謹記

TAG: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