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命運共同體」之思想源頭
「人類命運共同體」之思想源頭
中國共產黨在其十八大的政治報告中正式提出,「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至此,「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了中共在十八大以來所提出治國理政諸多新概念中處理國際關係時的重要概念。那麼,這一重要概念的思想源頭來自何方?
根據目前的考古成果,「中國」作為一個固定片語最早出現在1963年出土於陝西省寶雞市寶雞縣賈村鎮(今寶雞市陳倉區)的一尊青銅祭器的銘文中。考古學家經研究後斷定,這尊祭器的主人是中國西周早期一個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貴族,因此,該尊祭器被考古學界命名為「何尊」。(見下圖:居中紅線的左側為「中國」字樣,右邊紅線的左側為「成周」字樣)銘文原文:「唯王初雍,宅於成周。復稟王禮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誥宗小子於京室,曰:『昔在爾考公氏,克逨文王,肆文王受茲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嗚呼!爾有雖小子無識,視於公氏,有勛於天,徹命。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訓我不敏。王咸誥。雍州何賜貝卅朋,用作口(周)公寶尊彝。唯王五祀。」原文大意:成王五年四月,周王(這裡指周成王)開始在成周(位於今河南洛陽)營建都城,對武王進行豐福之祭。周王於丙戌日在京宮大室中對宗族小子何進行訓誥。何的先父公氏追隨文王,文王受命於天,統治天下。武王滅商後則告祭於天,以此地(即成周)作為天下的中心,統治民眾。周王賞賜何貝30朋,何因此作尊,以作紀念。「中國」一詞最原始的意思是指「天下中心」,用現在的語言表達,即全球的中心之地為「中國」,也就是當時周成王根據周武王的遺訓建成的都城——成周(位於今河南洛陽)。周文王受命於天,統治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意為所有天下的土地都是周王屬地)。也就是說,如果把「中國」一詞作為國家名稱的話,那麼中國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王朝時代就把全天下視為一個整體了。「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即全天下的民眾都是我的兄弟姊妹,天底下的萬物都是蒼天所賜。既然全天下的所有人都是兄弟姐妹,那麼自然全天下就是一個命運共同體。
所以,在華夏文明的源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已經確立。其實,不僅華夏文明強調「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佛祖也主張「人類命運共同體」。佛祖原本是喜馬拉雅山底下一個小王國的王子。就在他國家面臨國破家亡之際,國人勸他回國抗敵,結果他說這不是他的事,他關懷的是普天下的眾生之苦。在佛祖看來,普天下的眾生同屬一個整體,不分彼此。
在西方,國家是一個集疆域、人民(或民族、居民)、政府三要素的政治地理學概念。而在古代的華夏文明裡,國家作為一個概念僅僅是指政府,即王朝。因為在周天子看來,天下所有的土地和人民都歸屬於他管轄,之所以有些地區他無法管轄,只是因為那裡的人民還不知道有周天子的存在,或者,那些地方實在太遠,即「四夷」之地。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顧炎武在《日知錄·正始》有段話:「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意思是說:「亡國」與「亡天下」是兩個不同概念;「亡國」是指改朝換代,換個王帝、國號;而仁義道德得不到發揚廣大,統治者虐待百姓,百姓之間也紛爭不斷,天下就將滅亡;保國這類事只需由王帝及大臣和掌握權力的人去謀劃,但是「天下」的興亡,就是低微的百姓也有責任。可以說,從華夏文明的源頭,一直到民國之前的清朝,在這3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始終秉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天下」情懷。
今天,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執政黨鮮明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治國理政概念可以說是傳承了華夏文明的精髓。不過,我們要清醒地意識到,這個概念與西方世界所一貫堅持「國家利益至上」的理念完全不同;對老百姓而言,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就得在一定程度上犧牲、或至少攤薄本國及本國民眾利益;反之,堅持「國家利益至上」就得犧牲、或至少攤薄他國及他國民眾利益。這是因為,蛋糕是有限的,吃的人多,自然每人能吃的份額就小。
TAG:經營者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