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此部門的太監,不但后妃要極力討好,皇帝也必須要搞好關係
清朝的太監在世人眼中都是一群低下的奴才,被皇帝、后妃等主子使來喚去,毫無人格和地位可言,其實這種看法只能說是對了一大半,因為在清宮之中,有一個部門的太監,不僅皇帝要搞好關係,那些後宮妃嬪們更是極力巴結,他們就是敬事房的太監們。
1677年,康熙皇帝成立了一個宦官管理機構——敬事房。它的主要職責就是負責皇帝臨幸嬪妃的事情。要知道,清朝皇帝和普通百姓可不一樣,他們不在一起吃飯聊天,也不同床共枕,嬪妃們按祖制只能每天例行給皇帝請安,他們之間的關係就像是親戚串門一樣,非常客氣。
清朝後宮嬪妃眾多,因此也就形成了尼多粥少的局面,眾嬪妃們也就想盡辦法接近皇帝,以求被臨幸。按照規定,皇上晚餐之後,敬事房的太監便會托著一個銀盤,裡面裝著十幾塊甚至是幾十塊寫著嬪妃名字的綠頭牌,跪呈皇帝挑選。
皇帝若是選中那一個嬪妃,便把她的名字翻過來,這就是所謂的「翻牌子」,這個情景在清宮劇中出境率極高。不過很少有人知道,在這個翻牌的過程中,敬事房的太監會甩一些手段,他們會為某一位妃子側面地講好話或是壞話,比如「某妃近日容光煥發,光彩照人。」,又或是「某妃近日神情不振,身體欠佳。」等。
敬事房這些太監會變相地指名道姓,引導皇帝選擇侍寢嬪妃,而那些後宮的花花草草們都極度渴望皇帝的雨露滋養,所以她們都明白敬事房的太監不僅是侍候皇帝夜生活的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支配著皇帝的選擇,因此平時盡量巴結他們,給予各種好處,以便自己得到臨幸寵愛。
大清祖制中有規定,皇帝翻了嬪妃的牌子後,照例都要經過皇后這一關,如果皇后認可該妃子侍寢,那麼便會在一張專用的紙上蓋上皇后大印,如果不同意,則不蓋,這樣即使皇帝想要這位妃子侍寢,妃嬪也不能進入皇帝的寢宮。
不過這個程序執行的並不嚴格,僅僅是皇帝對皇后一種尊重的表現,事實上沒有哪個皇后敢於違背皇帝的意思,說穿了就是面子工程。
被選中的妃子在入皇帝寢宮前,先要香湯沐浴,精心打扮,然後由值班太監引導至皇帝塌前。(不過還有一種說法是太監用紅毯包裹著妃子,然後抬到皇帝塌前,這種說法其實並不靠譜。)在皇帝與嬪妃行雲雨之事時,敬事房太監都會在寢宮外等候。
如果皇帝心情不錯,持續的時間較長,那麼太監就要悶聲提醒了:「皇上保重」或「是時候了」,皇帝如果不應,便會再叫,這無形中是逼著皇帝草草了事,因此皇帝和妃子往往都不能盡興,如例行公事一般。
有時皇帝會很憤怒,但大清的祖制就是這樣,誰也沒有膽量敢於打破。不過,有的皇帝比較調皮,也不見得就會按照規矩來,但前提是要討好敬事房太監,與他們搞好關係。
嬪妃從皇帝寢宮出來後,太監便會恭敬地跪稟皇帝:「留不留?」意思是要不要讓妃子懷孕,假如是「不留」便會馬上採取辦法,如果是「留」,太監便會在專用的記錄薄上,把嬪妃的名字、年齡、以及侍寢時間做詳細記載,已被日後查證。
由此可見,清宮敬事房太監對於皇帝和后妃尤其重要,因為他們接觸的都是皇帝的私人秘密,甚至是皇室的家醜,所以皇帝和那些小主們都得敬他們三分。
※此人是兩朝帝師,一生與李鴻章為敵,遭罷免後被當地知縣侮辱
※宋美齡壞了上海灘的規矩,杜月笙馬上翻臉,一番較量後老蔣認慫
※慈禧死後,張之洞拍了一個很過分的馬屁,也因此落下了罵名
※德國美女給吳佩孚寫了一封情書,大帥看後回了四個字:老妻尚在
※太監死在了鄰居家中,棺材死活不給出大門,最後硬是把牆拆了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