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界上有一種職業是任何再先進的機器人也無法替代,那就是歷史學家」「人工智慧與未來社會」研討會發言之五

「世界上有一種職業是任何再先進的機器人也無法替代,那就是歷史學家」「人工智慧與未來社會」研討會發言之五

上海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主管

GIF/64K

以學術為底色 以思想為旗幟

「世界上有一種職業是任何再先進的機器人也無法替代,那就是歷史學家」

王家范 | 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作為一個科技門外漢,一個科技的吃瓜普羅大眾,讀了最近一些越來越危言聳聽的「預言」,在我有限的大腦思維里產生出一個極普通的「形式邏輯」反詰;不可顛破的前提,畢竟是人在創造人工智慧。人是主體,他既能創造,也應該能夠控制,道義上也有責任控制自己的創造物。所謂「道義的責任」,就是:他所創造的創造物本應該是用來幫助人類的;凡是不利於人類的甚至危害人類的,都不應該創造。違反這些道義基本準則的,就是危害人類的「反人類科學家」,是人類的天敵。即使人不能懲辦他們,上天也會懲辦他們,送他們下地獄。

關於「人工智慧」利弊危害的爭論,至少有一種正面效果已經有所顯示,這就是:在歡呼科技進步的同時,有必要對科技忽視人文的嚴重後果進行認真檢討。應該認真思考的,科學家不應只關心工具理性,也必須持有價值理性。人文主義在科學家隊伍里應該佔有主導地位。價值理性是第一位的,工具理性是第二位的。科學家的自身修養是如此,科學創造也應該如此。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有力,自勝者強」,科學家必須有戰勝自我慾望無邊的「自勝者強」的意識,及早消弭企圖操控人類的各類野心,「人工智慧」的開發才不會走邪路。

有一天,搞歷史學的人聚在一起,談起「人工智慧」已經危及許多職業崗位,搞得天下不安。一位「先知」突然放聲大笑:世界上有一種職業是任何再先進的機器人也無法替代,那就是歷史學家。歷史學家不怕失業,除非取消歷史學。這位「先知」接著又說:至少我敢賭咒,任何「機器人」都不可能頂替我!

對此,我有強烈的共鳴。純粹靠擺史料,靠史料「料理」歷史的史學工匠,「機器人」一定能取代,效率勝過千百倍。如果把史學看做一門人類理解自己的「思維工藝」,從人類已有的千萬年的無窮經歷里,時時咀嚼反芻,提煉出人類智慧,用以改善人類現在和未來的處境,這一類的史學工藝創造,「人工智慧」就捉襟見肘,窘態畢露。到今天為止,所謂用「大數據史學」做出來的成果,行業中人心知肚明,它並沒有如原先想像的那樣奇妙和高明。再超大型的史料資料庫,也只是史學家的輔助工具,是史學的助手,不可能成為史學的主人。

我敢說,這樣的「機器人」所做的「史料集成」,耗費的人力很可觀,但能力也有限。畢竟「機器」是靠人做出來的。要把千萬年人類的「經歷」,僅僅是把古今中外無所不漏的「文獻」超大集成,談何容易?而況這些「經歷」,當嵌進人的大腦,產生出無遐的古今、人我對話的「思維想像」,這樣的電腦系統程序「底盤」,料想世界上無人能做。

即便能把過去已知的大師們大腦里的歷史「棋譜」製成集成晶元,植入「機器人」,也仍然取代不了歷史學。顯而易見的道理,無論哪個偉大的史學大師,都不敢說他已經窮盡和終結了史學創造。史學智慧的藝術創造是無限級的最大複數,是過去和現在所有史學大師集體創造的產物。這種創造不僅有豐富多彩的個性廣度和深度,囊括有過去時,現在時,而且還應該包含有未來時。「機器人」的系統程序設計能做到「天地人」、超時空、全覆蓋嗎?肯定不能。它只能複製個體的累積,不可能複製「整體」,而「整體」恰恰大於所有「個體」之總和。

總之,我不相信人類思維終極論,更不相信「機器人」能完全勝過人類整體智慧。

(本文為王家范在2017年8月28日由上海市社聯《探索與爭鳴》雜誌社和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院共同主辦的「人工智慧與未來社會:趨勢、風險與挑戰」學術研討會上的主題發言,經本人整理,題目由本公號代擬,發言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

《探索與爭鳴》人間體

聯絡員小探

xiaotanxiaosuo

轉載 | 合作 | 諮詢 | 建議

長按掃碼加好友

END

人文社科學者的平台

《探索與爭鳴》

唯一官方微信平台

版權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媒體轉載請聯繫授權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探索與爭鳴雜誌 的精彩文章:

當下中國「混」現象的三大原因
國際文化研究學會雙年會徵稿指南

TAG:探索與爭鳴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