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林柯:教育斷想

楊林柯:教育斷想

6、必須確認靈魂存在方能談教育

教育常識告訴我們,人的建設,關鍵是靈魂的建設,但建設靈魂,首先必須確認靈魂的存在。教育的喚醒就是靈魂的喚醒,因為靈魂在很多情況下是沉睡的。

從物質構成上講,人與動物沒有多少差別,如果不能在靈魂上有所追求,那和動物有什麼區別呢?

有位化學家曾經計算過人身體的物質構成:一般人身上的脂肪大約可以做六塊肥皂,磷質可以做250根火柴,石灰質可以消毒一個雞籠,身上的硫磺可以殺死一隻狗身上的虱子,鐵質可打一根鐵釘,另有一把鹽、一杯糖、還有一點氮氣,如果用人身上的成分制火藥,可以放一炮。由此可見,人最寶貴的並不是肉體,而是靈魂。生命是在裡面的,裡面有光,生命就不會黑暗。

1901年,美國的麥克唐蓋爾博士在一家醫院裡做了一次特殊的實驗,把一名即將咽氣的肺病患者移放到一架很大但很靈敏的光束天平上。過了大約三小時四十分鐘,病人的面部表情驟然消失,光束髮生偏移,有21.26克的重量消失了,這一發現令他興奮不已,在以後的兩年半時間裡,他又對五名病人進行了驗證。這些病人在死去的一瞬間,失去了10.6克——42.5克不等的重量,這個實驗說明,有一種特殊的「物質」離開肉體,沒有別的解釋。接下來,麥克博士又對15隻狗進行了同樣的實驗,結果發現狗沒有失去任何重量。

這個實驗證明一個結果:靈魂確實是存在的,而且是人類特有的。而靈魂來自何處,祂又是如何進入人的生命裡面的,憑人類有限的知識和理性是無法解釋的。

人是靈肉合一的生命體,一個人「失魂」,生命必然「落魄」,成為一個行屍走肉。從靈魂的本質上來講,祂必然是向上的,向善的,是追求永恆的,這種對永恆的渴求才是生命的根本渴求。不然,這個世界上的任何東西為什麼都很難以讓一個人真正滿足?人為什麼會有疏離感?為什麼人會尋找上帝、尋找家園?因為靈魂是一個遊子,祂總在尋求回家的路,而人類一切的科學、文化、藝術、哲學、宗教等等都在闡釋兩個字:回家!

尋找回家的路,回歸精神家園,才是教育的根本追求。因為人的一生,起於「安身」,終於「安心」,安心,就是對靈魂的安頓。如果不能確認靈魂的存在,教育的一切都是無源之水,「育人」很可能變成「愚人」。

7、生命有長、寬、高三個維度

生命有長、寬、高三個維度。

長,在於謀生能力,一技之長,可以助人成功。

寬,可以指包容度,與他人的協和,對人性和社會的理解。

高,則是人格的堅守,精神達到的高度。

如果生命是一個容器的話,在長和寬一定的前提下,決定這個容器格局大小的就在於高度。

人格精神的高度與學校教育沒有必然的聯繫,與文憑職稱也不是正相關的關係,不然很難解釋馬加爵、葯家鑫、連勇等的殺人。

張維迎先生說過,如果取消所有的學校,中國人可能在知識教育上會吃虧,但在道德上絕對會有提升。蘇格拉底說,知識就是道德。如果知識不能成就道德,知識再多,文憑再高,只不過增加了做壞事的能力而已。試問:那麼多金融詐騙、網路詐騙、電信詐騙、技術造假、商品造假……有多少是文盲幹出來的?有沒有統計數據?文憑代表的「文化身份」與人格沒有必然聯繫,它所代表的「專業知識」不過是對普通人的專制而已。

8、權力的本質是控制

權力的本質是控制,權力在說NO中證明自己的存在。

控制的對立面是愛與自由。

中國社會,愛少,自由少,是因為權力的分量太重。

當一個社會只剩下權力跋扈,社會上各種力量對其無能為力的時候,這個環境已經成為一個「非人化」的存在。人們總感嘆這個社會太冷漠,冷漠不僅僅是信仰缺失,文化破壞,更是權力跋扈的後遺症。

當教育也變成權力的跑馬場,那就不要指望有什麼奇蹟出現。

9、人生就是慢慢被騸的過程

王小波說,人生就是慢慢被騸的過程。幽默中不乏通透。

文化的偉大在於對人的洗腦,對人精神的閹割,導致人的生命力的喪失,而反抗力的喪失也同時意味著創造力的喪失,一個人從此變得安靜、順從、被動、沉默,不想主動做事,只怕違規,不斷進行自我設限,自我壓制。文化對人的閹割也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

天才人物的偉大在於對固有文化的破壞或創新,天才絕不融入文化,文化銷蝕天才的火花,把猛獸馴化為家犬。

當然,文化與文化不同,文化對人的洗腦效果也不同。有些文化的洗腦是越洗越臟,導致人不想做事,混吃等死;有些文化的洗腦則越洗越清純,讓你精神煥發,不斷長進,總想做點事,讓每一天都活出意義。

各種文學藝術作品都是文化的產物,而人則是文化最大的活物,什麼地長什麼草,什麼文化出什麼作品,也出什麼人。安徒生童話只能出在丹麥這個世界上快樂指數很高的國家,而《三國演義》《水滸傳》只能出在充滿權謀和暴力的國度。

10、教師其實很難被學生理解

教師和學生之間如果僅僅靠考試分數或教學知識很難連接起來。沒有心靈的靠近,價值觀的一致或接近,學生的心靈和教師往往是距離比較遠的。那些受學生歡迎的老師不僅僅是課上得好,知識淵博,態度和藹,氣場大或親和力高,關鍵是他們和學生的心走得比較近,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能夠從學生角度考慮問題。

其實,教師和學生有很多不同,出生的年代不同,經歷的社會和文化生態不同,語言方式、思維習慣、精神風貌乃至行為方式和價值觀、世界觀都有不同,他們因為某種機緣見面了,但其實他們之間橫亘著一條時間之河,經過一段時間的互動,他們可能熟悉了對方的音容笑貌、性格愛好、行為習慣,但心理上其實是陌生的,是有代溝的,這種代溝與經濟狀況、政治面貌以及國別關係不大,根本上是偉大的時間造成的一種文化隔離。但人性讓不同的人之間可以相互走近,進而相互理解,讓代溝不再那麼嚴重。

所以「把人當人」才是真正需要恪守的教育常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柯語 的精彩文章:

TAG:柯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