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金庸小說里的詩詞:剛柔相濟,縷縷柔情似水,錚錚鐵骨如火

金庸小說里的詩詞:剛柔相濟,縷縷柔情似水,錚錚鐵骨如火

快意瀟洒的人生往往能夠暢快淋漓,坦坦蕩蕩,千里相思,萬丈豪情,氣壯山河,聲振日月,這在金庸的小說里可以說是俯拾皆是。我們往往會被其中的英雄豪氣所震撼,一點點地融入那些俠肝義膽,快意恩仇的時代里,與那些英雄豪傑同呼吸,共命運,一同在金庸先生創造出來的那個充滿俠義精神的那個世界裡馳騁奔跑,尋求一份自己的擔當與責任,把自己的人生活出不一樣的精彩與暢快。那種柔情似水與剛強如鐵都能巧妙地融為一體,看似複雜難尋,卻別有洞天,給人一種嚮往與憧憬。

金庸小說里的詩詞:剛柔相濟,縷縷柔情似水,錚錚鐵骨如火

越女採蓮秋水畔,窄袖輕羅,暗露雙金釧。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絲爭亂。攜書彈劍走黃沙,瀚海天山處處家。大漠西風飛翠羽,江南八月看桂花。

這其中的綿綿柔情就與錚錚鐵骨相映成趣,使得我們在閱讀的時候,既能為浪漫多姿的兒女之情而產生相思幾許,「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絲爭亂」,又能為仗劍走天涯,四海為家,行俠仗義的英雄人物而產生一種豪情萬丈,「攜書彈劍走黃沙,瀚海天山處處家」,一剛一柔,剛柔相濟,美不勝收。

金庸小說里的詩詞:剛柔相濟,縷縷柔情似水,錚錚鐵骨如火

同時在欣賞金庸先生的大作的時候,我們往往能夠感受到他深厚的國學根基與文學造詣,任俠情結與入骨柔情滲透在字裡行間,使得我們每一位讀者都可能為之折服,為之嘆為觀止,因為他創造出的武俠文化往往會有一種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凝聚其中,尤其是金庸先生在其中的詩詞更是絕妙,再次摘錄其中兩部小說的節選部分,管中窺豹,從一個細小的側面:

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終,明月缺,鬱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時盡,血亦有時滅。一縷香魂無斷絕,是耶,非耶?化為蝴蝶!

錦繡乾坤佳麗,御世立綱陳紀。四朝輯瑞徵師濟,盼皇畿,雲開雉扇移。黎民引領鸞輿至,安堵村村揚酒旗。恬熙,御爐中叆叇瑞雲霏。

——-《書劍恩仇錄》

金庸小說里的詩詞:剛柔相濟,縷縷柔情似水,錚錚鐵骨如火

金庸先生憑藉自己深厚的中華文化積累,化用「碧血丹心」「香魂化蝶」等典故,抒發浩蕩無窮的離愁別緒,茫茫人世,漫漫人生,總有一份願意為之奮鬥終生的理念,提攜玉龍為君死,耿耿的忠心,拳拳的誠意,殷殷的報國情都凝聚在其中,意蘊無窮,「中有碧血,碧亦有時盡,血亦有時滅」巧妙地拆字組合,令人感受到其中的悲壯與雄渾。那些忠誠的人殉國而死後,他們的忠誠之血將會是一道他們曾經犧牲報國的鐵證,誰都無法洗凈。

「錦繡乾坤佳麗,御世立綱陳紀」則以精細用心的描寫,把皇宮那種金碧輝煌,佳麗三千,窮奢極欲的特點描摹了出來,渲染出了那個時代特有的環境氣氛,使人感覺身臨其境,如今其人,如聞其聲。從而為小說情節的進一步展開成功的做好了鋪墊與伏筆。

金庸小說里的詩詞:剛柔相濟,縷縷柔情似水,錚錚鐵骨如火

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可憐未老頭先白,春波碧草,曉寒深處,相對浴紅衣。桃花影落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

青山相待,白雲相愛。夢不到紫羅袍共黃金帶。一茅齋,野花開,管甚誰家興廢誰成敗。陋巷單瓢亦樂哉。貧,氣不改!達,志不改!

——《射鵰英雄傳》

金庸先生在這裡引用了一個北宋中期時的關於柔情似水的愛情的故事,把那種愛情的綿綿不盡,幽幽難言巧妙地寫了出來,「春波碧草,曉寒深處」,則極盡描摹細膩,刻畫清新的特點,寫出了一種溫情脈脈,愛戀深深,眷念綿綿,渲染出一種美妙的境界不禁使得人心旌搖動,產生綿綿不斷的情愫,從此這無盡的相思便像是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無窮無盡。

金庸小說里的詩詞:剛柔相濟,縷縷柔情似水,錚錚鐵骨如火

「青山相待,白雲相愛」則是在寫青山綠水的愛戀,這種奇思妙想,十分精妙,讓人聯想到「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的絕妙境界。「一茅齋,野花開,管甚誰家興廢誰成敗」,茅齋野舍,野花綻放,送來縷縷清香,讓人心曠神怡,陶醉在山水之間的主人公不禁產生興亡之嘆,滄桑之感。「陋巷單瓢亦樂哉。貧,氣不改!達,志不改!」則引用了孔子的賢能弟子顏回的典故,寫出了其安貧樂道,自得其樂的精神,最後一句錚錚誓言,如同向蒼天大喊,陣陣回聲響徹雲間。

在我看來,剛柔相濟的詩詞特點或許是他小說的一大特點,金庸的作品膾炙人口,家喻戶曉,流傳甚廣,那縷縷柔情似水與錚錚鐵骨如火完美交融,創造出了傳世的不朽經典,為人所敬仰。

文 | 三度&青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度 的精彩文章:

酒,天地之尤物,酒是水質的詩,詩是心釀的酒
绵延不断诗意中的春草,是一笺诗意,一线希望
一缕柔情一寸相思,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七夕节听过最暖心的话:你是爱是暖,是人间的四月天
夜阑卧听风吹雨,山雨欲来风满楼,何其壮哉,何其悲哉!

TAG:三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