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揭秘|解讀沙苑之戰的失敗:由一錯再錯鑄成
沙苑之役,發生於東魏天平四年,也即公元537年,當時處於南北朝時期的東魏西魏之間爆發的一場大規模戰爭,沙苑之役的參戰雙方分別是東魏丞相高歡親率的二十萬軍隊,西魏宇文泰領兵的不足萬人的輕騎軍隊,雙方在沙苑一帶展開激戰,西魏宇文泰一舉得勝,大敗東魏高歡率領的二十萬大軍,高歡公帶隨從數騎逃脫。
在沙苑之役發生之前,南北朝的東魏西魏之間已經有過一次大戰,即小關之戰,當時也是東魏丞相高歡率軍打頭陣,不過這場小關之戰也是高歡落敗,沙苑之役就是因為高歡要一雪小關之敗的恥辱而挑起的,在東魏天平四年的十月,東魏丞相高歡率領大軍二十萬直撲山西蒲津,威鎮西魏都城長安,西魏帝看高歡來勢洶洶,派遣老將宇文泰出馬,宇文泰分析利弊,力排眾議,建議西魏輕騎迎敵,速戰速決,沙苑之役就此展開。
東西魏沙苑之戰,有關的精彩分析已經很多了。這裡主要結合兵法要義來看雙方的得失,主要是高歡的失策。對於入侵者高歡來講,首先吸取了上次分進合擊被各個擊破的教訓,堅持不分兵,集中一路大軍渡河進入關中。高歡本來就是較為持重的人,加之上次教訓實在深刻,以致於在執行是否分兵上過於抵觸,過於僵化,這非常不利於出奇制勝。《孫子兵法》指出:「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這個道理高歡本來應該明白的,早年解決賀拔岳,就是通過伐謀,借刀殺人而達成目的。沙苑戰前的形勢也表明,交兵合戰並不是東魏最佳的選擇。正如其謀臣薛琡所指出的,關西大饑荒,人都餓到啃樹皮草根的程度了,所以冒死去攻弘農糧倉。如今我們只需要大軍圍住弘農,把西魏人逼進關內。他們求戰不得,求糧不得,不是餓死,就是嘩變,何勞用兵深入危險之地,冀望戰場上的僥倖勝利呢?但高歡不聽,堅持出兵。侯景此時建議,分前後兩軍,相繼而進,互相照應,避免一戰失利,而出現難以收拾的局面。
高歡這個時候最害怕聽到的,就是分兵了,當然不會聽從。如此教條於過去的經驗和教訓,實在暴露其軍事才能之不足。 其實並非不能分兵,而在於兩軍能否互相照應,一軍遭遇敵人,另一軍能否迅速急救。如果真的如此,則兩軍互為「正奇」。怎麼講呢?假設分甲、乙兩軍,甲軍遇敵,則甲軍就是「正」,與敵膠著,就是「以正合」。此時乙軍就是奇兵,迅速乘敵之後攻擊。反之亦然。這就是《孫子兵法》所謂常山之蛇:「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
潼關之戰失利,那是兩軍並不能互相接應,竇泰軍成了孤軍,不得不單獨面對西魏全部精銳,遂致覆滅。要知道高歡軍數量遠超宇文泰軍,把數量優勢進行很好的展開,分進合擊,互相照應,互為正奇,那是最佳選擇。宇文泰攻一軍要冒被各軍圍攻的極大風險,而不攻則坐以待斃。如果不能做有效分兵,則只能在一個戰場決生死了。此時很多偶然因素可能會主宰戰局。更不利的是,西魏軍渡過渭水接近東魏軍後,迅速佔據沙苑渭曲的有利地形。此處河道彎曲構成屏障,不利於大軍展開;而蘆葦叢生土地濕濘,更不利騎兵集團衝鋒。以上地理因素,極大的限制了高歡所率東魏騎兵發揮數量和力量的優勢。兩軍在沙苑渭曲照面列陣,臨戰之前,東魏都督斛律羌舉突然建議說:不如在此與之相持,分精騎去襲擊長安。宇文泰既被我軍牽制於此,長安必定空虛,可以一戰而下。巢穴既破,宇文泰不戰可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