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看千年捉鬼大仙 鍾馗的「百變造型」

看千年捉鬼大仙 鍾馗的「百變造型」

雖然,鍾馗在歷史上並無其人,然而千百年來,在戲曲、小說的廣為流傳中,早已成為家喻戶曉的知名神祇,並且在歲月的變換中,也由歲末的辟邪招福之神,轉變為端午驅魔招祥的人物

看千年捉鬼大仙 鍾馗的「百變造型」

清 木板彩印鍾馗 蘇州桃花塢 南京博物館藏 (蜘蛛,也叫「喜珠兒」,畫在鍾馗上方寓意喜從天降)

| 從守護神到吉祥神 |

從文獻記載,鍾馗畫始於唐代。相傳吳道子是鍾馗畫的創始者,畫家根據唐玄宗奇異的夢境進行藝術想像創作而成(唐玄宗封鍾馗為「嫉惡狀元,斬邪將軍」),其形象甚為威嚴。自唐代以後,民間掛鐘馗的風俗日益興盛,鍾馗迅速成為顯赫的神祇之一。宋元以來,隨著民間鍾馗信仰的流行,鍾馗故事不斷充實,鍾馗畫也日益豐富,捉鬼、嫁妹、飲宴、夜獵、出遊等重要場面均有生動的表現,從而為明代鍾馗戲曲的發展提供了豐實的形象基礎。

看千年捉鬼大仙 鍾馗的「百變造型」

《鍾馗賽會》 選自吳友如《點石齋畫報》 民間端午節會舉辦鍾馗賽會,驅邪消災

舊時,民間普通人家懸掛的鐘馗像為木版印刷,題材十分豐富,從醉酒,到狂喜、惆悵……形象不再是原先的恐怖與威嚴,有時還顯得十分溫情。顯然,隨著社會的變化,民間藝人們賦予了鍾馗更具有人情味的性格。

在民間鍾馗圖像的過程中,人們不斷進行創造,鍾馗頭戴進士巾,身穿圓領官衣,革雙足,仗劍,手指一蝠,或題「引福入堂」,或題「恨福來遲」以及「福在眼前」、「福自天來」等字句,蓋借「蝠」與「福」字之音相諧近,巧成一句吉利之語。蜘蛛乃毒物之一,後也被賦予了「喜珠兒」的俗稱,畫在鍾馗像上方,言「喜從天降」。

看千年捉鬼大仙 鍾馗的「百變造型」

鍾馗舞劍 王天勝 當代

此外,清代刻印的鐘馗中還有鍾馗右手舉劍,左手抓一腰遮虎皮裙之鬼,旁刻蛇、蠍、蜈蚣、壁虎、蟾蜍,上有「消除五毒」、「驅邪降福」方印和「八卦圖」者,可見清代以前除夕懸掛鍾馗的風俗,已演化變成了端午節時的習俗。可見,在人們心目中,鍾馗已從鎮宅守舍、除邪卻凶的守護神逐漸衍變出贈福的吉祥神了。這些由民間畫工繪製或者拓印的畫圖在迎接祥瑞的同時,也蘊含著民眾對政治清明、社會和順的美好願望。


| 寄寓畫家思想情志 |

至於傳統繪畫,唐代吳道子是繪鍾馗的第一人,曾奉詔畫鍾馗,所畫《趨殿鍾馗》、《十指鍾馗》深得玄宗讚賞,並經畫工摹拓鐫印,流行至民間,被稱為「鍾馗樣」。之後,鍾馗已成為宮廷畫師創作的重要題材之一,而且風格、面貌、樣式也是多樣的。

南唐周文矩擅畫鍾馗,北宋御府曾藏有他的七幅鍾馗作品,其中有五幅《鍾馗小妹圖》,表明了當時的畫家已不限於畫鍾馗捉鬼的場面,而是隨著鍾馗故事的日趨豐富,將題材擴展到表現鍾馗家世和日常生活方面。鍾馗出獵、鍾馗嫁妹、偷花竊笛等新內容不斷出現,使鍾馗畫不斷得到充實。畫中的鐘馗也不再只是鎮妖辟邪的門神了。

看千年捉鬼大仙 鍾馗的「百變造型」

元 龔開《中山出遊圖》卷 紙本 水墨 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宋元時期,畫家石恪、蒲生、孫知微、李公麟、馬和之、馬麟、梁楷、顏輝、龔開等人,都畫過鍾馗形象。雖然宋元之際,從事鍾馗創作的畫家眾多,但由於時間的變遷,傳世的鐘馗作品已十分稀少。元代陳琳、王蒙均有《寒林鐘馗》傳世,在借鍾馗以寄寓自己某種孤離、恬淡和凄清的胸懷方面頗為一致。元代顏輝《中山出獵圖》卷是一幅難得的繪畫珍品,畫面除著力描繪鍾馗形象外,依次刻畫了十幾個姿態各異的鬼怪形象:或鳴鑼開道,或按戟窺覦,或踞足引弓,或操盾握刀,或持兵狂吼,或彪彪虎視,或舉杖掄棍,或嚴陣以待,或牽虎攜叉,或駕鷹呼犬,鍾馗形象也栩栩欲活,形神畢肖。

看千年捉鬼大仙 鍾馗的「百變造型」

明 戴進《鍾馗夜遊圖》軸 絹本 設色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明代文人也多善畫鍾馗,但是他們筆下的鐘馗往往不只是為了驅除邪惡,而成為藉以寄寓畫家本人思想情志的特定的藝術形象,正如鄭績《夢幻居畫學簡明》所說:「畫鬼神前輩名手多作之,俗眼視為奇怪,反棄不取。不思故人作畫,並非以描摹悅世為能事,實借筆墨以寫胸中懷抱耳。若尋常畫本,數見不鮮。非假鬼神名目,無以舒磅礴之氣。」

看千年捉鬼大仙 鍾馗的「百變造型」

明 陳洪綬《簪花鐘馗圖》軸 紙本 設色 蘇州博物館藏

明代中期錢榖《歲朝鐘馗圖》,畫鍾馗手持笏板,帽翅間著幾朵春花,喜從心來,歡騰欲舞,自有一番風致,這是一種吉祥繪畫。明末陳洪綬也是畫鍾馗的高手,他畫鍾馗強調並誇張頭部,面目怪異卻很慈善,很有神的氣概。


| 從除夕移向端午 |

看千年捉鬼大仙 鍾馗的「百變造型」

清 趙之謙《鍾馗圖》軸 紙本 設色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清代鍾馗畫的創作達到鼎盛時期,眾多畫家都創作過鍾馗,營造出一個豐富的鐘馗世界:在形體上可胖可瘦,可高可矮;在相貌下可以形同猛將,也可以狀為寒儒;在服飾上可以破靴敝衣,也可以錦袍朱履;在氣質上可以溫文爾雅,也可以粗獷豪放;在情態上可以怒火衝天,也可以笑容可掬,在動作上可以叱吒鬼魅,也可以緩步竹林……傳說中的鐘馗,在眾多畫家的腕底毫端,面目眾多,藝術風格鮮明。

值得注意的是,清代文人畫家畫鍾馗似乎多集中在五月五日端午節而非除夕。從除夕移向端午,大抵始於明清之交而盛於清代。顯然,清代文人畫家將鍾馗畫到五月端午是有深刻寄寓的。一方面,鍾馗畫生動地表達了人們誓與鬼怪決一死戰的信念和勇氣。

看千年捉鬼大仙 鍾馗的「百變造型」

清 任頤《鍾進士斬鬼圖》紙本 設色 天津博物館藏

由此,鍾馗畫普遍寄寓了人們禳災辟邪、迎福禎祥的樸素願望。所以,歷代畫家筆下的鐘馗畫必然受到民眾喜愛。另一方面,清代文人畫家喜歡用鍾馗來寄寓自己思想情懷,鍾馗因為相貌醜陋而科舉落第,蒙冤而死的經歷,引發了大多數落魄文人畫家的共鳴,這可能也是文人畫家喜歡鐘馗的原因之一。

看千年捉鬼大仙 鍾馗的「百變造型」

晚清 畢繼元 鍾馗像

雖然,鍾馗形象出自神話傳說,卻在一定程度上順應了許多時代、許多階層人們的意願和理想。鍾馗祛妖除邪,正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理想和意願。雖然,不同階級、不同階層的人們對於鍾馗的評價不同,但他們卻一同在驅邪逐崇等禎祥用意上寄託著各自的美好理想,從而在鍾馗形象中聚集了較為一致的理想。

看千年捉鬼大仙 鍾馗的「百變造型」

鍾馗像 當代

總之,鍾馗畫以其歷史的慣性長年與民間結緣。正因為經過自野而文、由文而野的上千年的相互交融,使得歷代鍾馗畫文野並存,文中有野,野中寓文,也成為歷代鍾馗畫的重要美學特徵。



更多收藏、傳統文化訊息,請關注文藏頭條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一般人不敢碰的精品
抗日硝煙散盡後,實物史料替我們保存的歷史
國畫·大師作——潘天壽作品賞析(一)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