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你只是在勤奮地學「惰性知識」吧!

你只是在勤奮地學「惰性知識」吧!

點 知識也分有用和無用?當然不是,無用的知識沒有用對知識。在《認知突圍:做複雜時代的明白人》這本書中,作者將知識分為四個層次:信息知識,加工知識,體系知識,智慧。想要達到最高層,需要在學習基礎信息知識的時候,注意多攝入有效知識,建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其中深度思考是關鍵,可以幫助我們修正和完善基礎知識,用科學、辯證的思維來往腦子裡加東西。

摘編 | 吳妍嬌 編輯丨李臻

我們這代人生活在一個高度實用主義的時代,學什麼,做什麼都講究「有用」二字,有用的事情就做,沒用的就不做。而在孩子的教育上,家長更是如此:彈鋼琴是有用的,玩沙子是沒用的;背唐詩是有用的,看小人書是沒用的;上補習班就是有用的,過家家是沒用的;下圍棋是有用的,玩積木是沒用的。所有考不了級、不能拿證、沒有加分、不算特長、無助於考重點的,家長都振振有詞:

「學這個,有用嗎?」

而在中國父母的認知里,就連知識都被劃分為有用和無用。有用的知識助人升學求職、走上人生巔峰,而那些「無用」的知識則壓根不該花時間去學。可事實果真如此嗎?

我想,你一定知道大名鼎鼎的喬布斯的例子。這位蘋果之父曾談到,他從斯坦福大學輟學,放棄了自己的「有用」專業去聽美術課,研究san serif 和serif字體, 怎樣才能作出最棒的印刷式樣。這在當時看來完全「無用」和「浪費時間」的舉動,在他十年後設計第一台Macintosh時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喬布斯說:「如果我當年沒有去上這門美術課,蘋果電腦就不會有這麼漂亮的字體。跟著我的直覺和好奇心走, 遇到的很多東西,此後被證明是無價之寶。哪怕別人說這些知識「沒用」。

可能很多人會說,這只是一個特例罷了。可是它卻結結實實地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大量「無用」的知識是由不在乎它們是否有用的人積累起來的,等到時機成熟,我們就可以用過科學的方式利用這些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就好像喬布斯用字體的學問,打造了蘋果王國一樣。

事實上,所謂無用的知識,不過是你不知其有用之處,又或者你並沒有構建起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提高自己的知識等級。

最近無意間看到一本書《認知突圍:做複雜時代的明白人》,裡面就提到了幾條頗為實用的提升認知技能的小貼士:

  • 知識必須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客觀的,能被驗證的,相對正確的。

  • 知識分為四個層次:信息知識,加工知識,體系知識,智慧。

  • 將有限的時間優先用於對有效知識的學習。

  • 系統閱讀和碎片化閱讀是可以相互兼容並存的,重要的是能否找到可以在兩者中取得各自優勢的方法。

  • 完善自己的元知識是打造知識體系的關鍵。

  • 深度思考的目的在於修正和完善元知識,而非單單往上造東西。

  • 堅持學習有一系列方法可循。

下面,咱們一條條地捋。

首先,知識是什麼?

知識,是人類認識世界的成果。

這個說法似乎很寬泛,在此要分解一下。能稱得上知識的,必須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客觀的,能被驗證的,相對正確的。

「客觀的」很好理解,知識是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不以擁有共識的人數多少為轉移,知識就是知識,人們相信它與否並不妨礙客觀世界的運行。

「能被驗證的」這一點可能很多人會有疑問:「很多不能被驗證的並不代表永遠不能被驗證,可能是暫時還未具備驗證它的能力啊。」的確是這樣的,那些未能被驗證的諸如滿天神佛、陰陽五行之類,在自己的框架里也能自圓其說,但對不起,知識並不是猜測。也許未來,某些猜測真的會成為知識的一部分,但在被切實驗證之前,它們依然不能算作知識。

「相對正確的」,這就表明知識是可證偽的。有人會說:「知識不該是絕對正確的嗎?」當然不是,任何正確的東西都是建立在某個框架之上的,比如現有的科學水平,當框架本身發生了變化,原來正確的東西當然就不正確了。知識,只能隨著人類認識世界的深入而被不斷修正,但只要人類的探索還在繼續,就只能說相對正確、現有正確。

你只是在勤奮地學「惰性知識」吧!

知識還分層次?

即使到了現在,人們也總是常常以為學歷就代表知識,學府排名就代表擁有的知識排名,且讀書年頭越長,知識就越多。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理解,是由於他們不清楚知識的繁複,總以為念了十幾年書就跟把一根裝滿各類知識的記憶棒插進了腦子裡一樣,突然變得無所不知。這是對學校的誤解,也是對知識的誤解。事實上,很多關於高層次知識的修行都不是靠學歷可以解決的,因為沒人教,也沒法教。

這麼說,知識也分層次嗎?當然,知識分為好幾個層次,越往上就越不容易獲取。如果用一個金字塔來表示知識的層次,大致是下圖這樣的:

你只是在勤奮地學「惰性知識」吧!

處於底層的知識是最基礎的信息知識,就是我們從外界直接攝取來的那部分信息,包括從學校教科書里直接得來的知識,很多人對知識的認知就停留在這一層了。

上數第二層知識叫加工知識,這裡的知識是你通過將外界攝取的信息進行加工得來的,比如你接收到了「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樣的信息,開始對其進行加工。在大量思考過後,發現不掃一屋跟不能掃天下根本沒有什麼關聯,不做小事就無法做大事的前提是得看彼此之間的關聯性是不是夠強,而不是一棍子打死。你得出這樣的知識就已經跟你最初接收到的信息有很大的不同了。在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和創造之後,加工知識是真正屬於你自己的知識。

上數第三層知識叫體系知識,體系知識就更不容易了,一個人必須在某個領域擁有足夠多的加工知識,並有能力將它們有機地捏合成一個整體,形成一個系統、一種理論,方能說這個人在這個領域擁有自己的體系知識。注意,這裡有兩個要點:一個是這些知識彼此之間是有強關聯的,屬於同一個系統,並不是零散的;另一個是組合起體系知識的並非是東拼西湊的別人的口水,而是大量的加工知識,是自己的知識。

最高一層,也是最難得到的,就是智慧了。甚至很少有人會把智慧稱為知識,因為它已經成為一種指導行為的反應。它可能並不像下面幾層知識那麼具體,但它卻是真真正正的由大量體系知識搭建起來的。至於把什麼和什麼搭在一起、怎麼搭,都只有靠自己才能完成。這就是我說的,高層次知識的修行不是靠學歷可以解決的原因了,因為智慧只有自下而上,而不能由他人自上而下傳授。

你只是在勤奮地學「惰性知識」吧!

並非所有的知識都同等重要

那麼,是不是知識和知識之間只有層次的差別呢?不!我們對於基礎信息的篩選也非常重要。這有點像下廚,當然廚藝更高的人做出來的菜味道更好,但原材料的差別,也會讓雙方處於不同的起點。

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承認,知識除了分層次之外,在同一層也是有天壤之別的,比如我們直接攝入的基礎信息知識里,有效程度也有差別。

有些知識是孤立的,無法或者很難跟其他知識產生「化學反應」,比如我們曾經深惡痛絕地記憶諸如鴉片戰爭是何年何月發生的這類歷史史實,又比如《新華字典》第68頁的第三個字是什麼。你說這些不是知識嗎?當然是知識!你說這些知識無效嗎?也不能這麼說。你只能說,這些相對比較孤立的知識是「次有效知識」。

有效知識和次有效知識的差別就在於知識本身的連結點數量和可應用的範圍。有效知識本身可以引發進一步思考,還能通過與其他知識的聯結,改變其他知識或孕育出新知識,而次有效知識就極少能幹這些事。

所以你會發現,「次有效知識」也特別容易遺忘,就是因為記憶是思考的殘留物,而這些「次有效知識」通常是未經思考過的。

因此,當我們攝入基礎信息知識的時候,要注意多攝入有效知識。次有效知識由於其孤立性,出現的頻次不高,尋找的難度較大,同時也較難記憶,於是,看上去好像更厲害,但這種炫耀為先的學習目的正是我們該竭力避免的。

你只是在勤奮地學「惰性知識」吧!

現代人的碎片化閱讀

VS

讀書人的系統化閱讀

講到攝取知識的途徑,最便捷、最常見的方式還是閱讀,因為閱讀是獲取高質量底層信息的主要方式。而閱讀分為系統閱讀和碎片化閱讀,系統閱讀一般指的是閱讀系統書籍的行為,當然也有可能是尚未成書的。如果從知識的分類來看,閱讀的至少是「體系知識」。

碎片化閱讀則不然,這種閱讀方式閱讀的並不是那些長篇累牘的系統書籍,而是某些知識碎片,這些知識碎片沒有形成體系,可能只是某個結論、某個觀點。這種碎片化閱讀是針對閱讀對象的,並不管你花多少連續時間在上面,比如閱讀絕大多數微信公眾號里的文章。

這些年,一系列聽書軟體異常火爆,而習慣了碎片化閱讀的現代人,也開始享受知識共享的紅利。與其自己辛辛苦苦啃一本難讀的書,遠不如讓別人嚼爛了餵給自己來得容易。

我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認可系統閱讀好處多多,但它的弊端也同樣明顯:大多數時候系統閱讀都是需要大塊時間的,因為每更新一個概念所花費的篇幅更大一些,跟其他知識點的聯繫更加緊密一些。於是,你的每一次系統閱讀的開始就先要在腦中整理相關知識,才能接著往自己的體系里加東西。

而這些缺點卻恰恰是碎片化閱讀的優點。但同時,隨著碎片化閱讀變得越來越便捷,你會發現很多人好像什麼都懂一點,但要真問兩句,可能什麼都不是真懂,這就是現有框架下大量碎片化閱讀的後遺症。

這樣的局面怎麼破?作家李天飛曾有一番很不錯的解讀:在閱讀之前,最好先花一定的精力,精心培養起一個強有力的內核。然而再開始閱讀其他的書,這樣會事半功倍。閱讀類似於星球聚集,首先要有一個強有力的磁力「內核」,即經典讀物的透讀、精讀,這樣通過碎片化閱讀獲取的知識也可以輕而易舉地被「吸附」。

換句話說,我們就需要一些能力,能夠從碎片化的知識中迅速抽離出我們需要的東西。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先建立起自己關於判斷知識的知識體系。

首先,能分辨出哪些能要、哪些不能要。其次,針對自己要的東西,補齊相關需要的背景知識,將碎片化閱讀變成我們建立每一個知識體系的入口,從碎片化閱讀起步,從而順利過渡到系統閱讀。這才是將系統閱讀和碎片化閱讀的優點進行有機結合的高效方式。

你只是在勤奮地學「惰性知識」吧!

有什麼「笨」辦法可以打造知識體系呢?

這裡要分享三個「笨」辦法。

1、完善你的「元知識」

很多人看到「元知識」會一頭霧水,這是什麼鬼?其實就是上一段說到的那個關鍵的「核」,說到底是一種思維方式。元知識是組成知識本身的更基礎的知識,以及控制與調節知識的知識。

簡單來說,就是要得出A知識,首先要掌握哪些B知識,以及從B到A的演算法是什麼。元知識是更底層的基礎和演算法,要打造相對更為正確的知識體系,就必須從自己的元知識系統開始武裝。道理也很明顯,底層若是不正確,上層基本就沒什麼意義了。

那麼,既然元知識如此重要,我們究竟該如何完善自己的元知識呢?

答案很簡單,就是堅持用科學、辯證和邏輯的思維來往自己的腦子裡加東西。同時,遇到跟自己現有知識體系不符的東西能用客觀、理性和思辨的態度去對待。其實這跟我們常說的批判性思維有些類似。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養成了這樣的思考習慣,當有了一定的基礎打底之後,就會更有能力,也能更加快速地判斷哪些知識是你該深入挖掘、能拿來給你的知識體系添磚加瓦的,哪些是一眼就知道無須再浪費時間去了解的了。

你只是在勤奮地學「惰性知識」吧!

2、學會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這種能力說難不難、說易不易,對於某些對追求事物的本質和真相有一些執念的人來說,深度思考更像是一種精神,不用學就會,是一種自發進行的過程。

而對於某些並沒有這種執念的人來說,深度思考則是一種需要刻意養成的習慣,非常困難。但不可否認的是,深度思考是人人都該掌握的能力,因為它切實影響著我們的其他各項能力。

要學會深度思考,首先得弄明白深度思考的目的。深度思考最主要的目的是給自己的知識體系添磚加瓦嗎?並不是。元知識是底層的基礎和演算法,是構建知識體系的基石,而深度思考則是對元知識這種底層演算法的測試和修正的過程。

元知識決定了知識大廈的有效性,若是元知識有誤,那麼往上加的東西越多,只會錯得越離譜。深度思考主要是一個發現錯誤、發現矛盾,並及時修正元知識的過程,而非完全順著腦子裡原有的條條框框深化固有知識的過程。

注意,這句話不代表深度思考就不能往原有的知識體系里加東西了,但應該非常警惕,用本質化和邏輯化思考的方式去測試元知識的正確程度。為什麼是這樣,為什麼不是那樣,邏輯上有沒有毛病,它本來該是什麼樣……當發現矛盾的時候,用最基礎的學科,比如邏輯學、哲學、數學等學科的知識去檢驗到底怎樣才是正確的,而不是用一些心理學、社會學等概念去判斷。

你只是在勤奮地學「惰性知識」吧!

3、分享、分享、再分享

正所謂學無止境。即使一個人建立起了知識體系,也不太可能是絕對圓滿的,這個時候就需要不斷地查漏補缺。相比於正向思考的結構導向,逆向思考是問題導向的。碰到問題了,以現有知識體系解決起來有困難了,就知道還需要補充些什麼了,所以在這個點上,能夠發現問題才是關鍵。

那麼如何更早更多地發現問題呢?有一個很笨但很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斷地分享、分享、再分享。很多人並不清楚,其實分享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第一,分享是一件利己利人的事。我把好的思想或方法論分享給你,你多少有所得。反過來,也許你會提出一些不同的東西,觸發我更多的思考。哪怕你並沒有提出什麼新見解,單單是我自己在分享的時候,也是一個對知識的自我記憶和強化的過程,依然是非常有好處的。

第二,分享是一件能倒逼你完善知識體系的事。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要做一次分享之前,就會特別主動認真地學習,原因就是怕出醜,分享的對象人數越多,學習效果就越好。

第三,每一次分享過後,將各類反饋進行歸類和收集,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查漏補缺的方式。因為隨著你分享次數的增多,你會收集到各種各樣的見解和問題,這就跟僱用了一批黑客幫你「捉蟲」一樣。現在你免費僱用了一大批的分享對象,幫你找出自己還需要往知識體系里添加些什麼,或者原有的體系有什麼邏輯問題,簡直是太划算了。

你只是在勤奮地學「惰性知識」吧!

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學習是反人類的,因為人類天生有學習的惰性。其實在這篇文章里,我不僅想講清楚的是真正的知識是什麼以及如何學習知識的問題,我最想談的還是一種更為重要的能力:判斷哪些知識值得一學,以及面對這些知識時我們該如何做。

畢竟教育不等於接收知識,把教育和「知識學習」等同起來是對教育目的的誤解。我想,任何一個上過大學的人都知道,大學裡學習的知識90%都會被忘記。

英國數學家阿爾弗雷德·懷特海德寫過一本教育學經典——《教育的目的》。在這本書里,他提出了「惰性知識」(inert ideas)的概念,也就是被動接受的知識。懷特海德認為,簡單地教授知識,但不讓學生去使用它們、把它們和其他的想法聯繫起來是有害的。原因很簡單,被動接受知識會讓人喪失思考的能力。

那麼讓我們回到本文開頭的那個疑問,並非只有派的上用場知識才叫有用,建構知識體系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因為這才是那個關鍵的「核」,那個吸附所有有效知識的「核」。

有一句廣為人知的話是這麼說的,忘掉知識之後,剩下的東西才是教育。這裡我想再引申一句,知識可能會被遺忘,但一個人一生建立起的知識體系就是那剩下的東西。

本文摘編自

《認知突圍:做複雜時代的明白人》

你只是在勤奮地學「惰性知識」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