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廣東的伍秉鑒被稱為世界首富,他是如何聚集財富?
【歷史上的今天:174年前的今天——1843年9月4日,清末世界首富伍秉鑒去世】
伍秉鑒(1769—1843年9月4日),又名伍敦元,祖籍福建。其先祖於康熙初年定居廣東,開始經商。到伍秉鑒的父親伍國瑩時,伍家開始參與對外貿易。2001年,美國《華爾街日報》統計了1000年來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有6名中國人入選,伍秉鑒就是其中之一。在1834年以前,伍家與英商和美商每年貿易額達數百萬兩白銀,伍秉鑒還是東印度公司的「銀行家」和最大債權人。正因為如此,伍秉鑒在當時西方商界享有極高的知名度,一些西方學者更稱他是「天下第一大富翁」。
一位清朝時曾在廣州十三行居住了20多年的美國商人亨特,在《廣州番鬼錄》一書中說:「伍浩官(伍秉鑒)究竟有多少錢,是大家常常辯論的題目。」「1834年,浩官對他的田產、房屋、店鋪、銀號及運往英美的貨物等財產估計了一下,共約2600萬元。」而在這個時期的美國,最富有的人資產也不過700萬元。
一向重農抑商的清朝竟出了位「世界首富」,這位伍富翁是怎麼賺到這麼多的錢的呢?
17世紀後期,廣州成了名副其實的「黃金口岸」。依託這個黃金口岸,手持官府賜予的壟斷外貿權,加之自身的努力經營,廣州十三行商人群體迅速崛起,與兩淮鹽商、晉陝商人一起,被後人稱為清代中國的三大商人集團。
所謂的「十三行」,實際只是一個統稱,並非是13家,多時可達幾十家,少時則只有4家。但由於它享有壟斷清朝海上對外貿易的特權,凡是外商購買茶葉、絲綢等國貨,或銷售洋貨進入內地,都必須經過這一特殊的組織。
十三行中的怡和行,更因其主人伍秉鑒而揚名天下。伍秉鑒是個商業奇才,在他經營怡和行時,同歐美各國的重要客戶都建立了緊密的聯繫。他既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官商,又懂得依靠西方商人的貿易發財致富。他的商行在當時同外商聯繫最為緊密,可以在東印度公司、散商和美商中左右逢源。
1801年,他從父親手中繼承了十三行中的怡和行,開始了長達40餘年的外貿代理生涯。伍秉鑒走上十三行舞台時,行商的領袖,是潘振承創辦的同文行。伍秉鑒不但讓怡和行後來居上,取代潘氏成為行商總商,更讓伍家的資產達到十三行頂峰,這自有其獨到之處。
對於從事外貿代理業務的大清行商來說,全部的貿易機會都寄托在洋商身上,這裡充滿著激烈的行業競爭。而伍秉鑒首先做到的,就是「征服」了洋商。
伍秉鑒憑藉廣結善緣的做法,與許多洋商建立起私人的友誼——這種相互信任在無契約基礎的貿易交往中所起到關鍵的作用。在西方人眼中,伍秉鑒「誠實、親切、細心、慷慨」。一位欠了伍秉鑒7.2萬銀元的美國波士頓商人,因為經營不善無力還債,離家多年不能回國,伍秉鑒撕掉了借據,讓他放心地回國。
其實,伍秉鑒在經營中是工於心計的。有記載說,他從存放在英商行號的百餘萬元期票中計算出的利息,與英商兌付時的數目不差分毫,這讓當時的外商極為驚訝——這也是雙方相互信任的重要基礎。外商們都把精明而大度的伍秉鑒看成最可靠的貿易對手,儘管伍家的怡和行收費較高,但仍樂意與他交易。
從1811年到1819年,伍秉鑒向瀕臨破產的行商放債達200餘萬銀元,使多數資金薄弱的行商不得不依附於他。伍秉鑒就是這樣在洋行中恩威並施,直到十三行沒落,他一直擔當行商領袖,即十三行公行的總商。
經營規模擴大以後,伍秉鑒不僅在國內擁有地產、茶園、店鋪等,還大膽地在大洋彼岸的美國進行鐵路投資、證券交易,甚至涉足保險業務等領域,使怡和行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跨國財團。
※宋美齡對二姐宋慶齡有意見,對她評價不高?
※前蘇聯的元帥朱可夫,境遇有點像彭德懷
※謝爾蓋·基洛夫遇刺事件的歷史真相
※有兩位開國上將當過國家副主席,他們是誰?
※開國少將向守志100歲病逝,他的傳奇故事有哪些?
TAG:謝流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