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祖望(國醫大師)運用健脾法治療慢性咽炎(一)
各大應用商店搜索下載 「中醫智庫」 App,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慢性咽炎的病因病機
干祖望(國醫大師)
歷來認為肺腎陰虛,津液不足,虛火上炎,循經上犯,熏蒸咽喉為本病的主要病因。另外,因勞傷損氣,肺怯金虧,咽喉失於滋養;或腎虛火旺,燥津灼液,無以上濡咽喉亦可導致本病。
《素問·陰陽類論》雲:「喉咽乾燥,病在土脾」,然而自《黃帝內經》以後,未見喉痹從「脾虛」論治的文獻記載。
黃帝內經
現代中醫耳鼻喉科奠基人干祖望教授挖掘並擴展了這一有效的治療手段,大大提高了慢性咽炎的臨床治癒率。
咽喉者,呼吸之門戶,水谷之道路。脾主運化,脾虛難以化生精微,津液難以上承咽喉,若能使脾氣健旺,傳輸精微之職正常,和調五臟,灑陳六腑,上濟咽喉,則乾燥自除。脾虛型慢性咽炎患者,除了有咽乾咽痛、灼熱、咽癢、異物感這些普遍癥狀外,還有幾個癥狀可以幫助診斷。
咽癢
①胸悶:患者主訴在胸前及兩膺,有悶塞感覺,嘆息之後可寬暢片刻。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宗氣來源於脾,積於胸中;
②雙側頸部有牽掣感:尤以晨起最為明顯,嚴重者甚至誤以為是落枕。津血同源,共榮同辱,津枯者血也虛,血虛難以榮經,經脈失養而致拘急不舒;
③咽部反射感:晨起漱口刷牙,即引起噁心嘔吐,檢查咽部時,壓舌板尚未觸及舌體,即可泛惡。此是脾氣一損,則胃氣上逆所致;
④偶有耳鳴:聽力障礙,也有耳中憋氣作悶者。此即李東垣所謂:胃氣一虛,耳、目、口俱為之病,而脾胃互為表裡;
⑤大便稀溏:患者常年便質偏稀或大便日行2~3次,此是脾虛濕盛,大腸傳化失職之故;
⑥頭昏乏力:患者常有不自主的頭暈昏蒙,尤其在活動後明顯,此為脾失健運,精氣不能上承之故。
下一期:干祖望(國醫大師)運用健脾法治療慢性咽炎(二):治療方法
※對付糖尿病,中醫有妙招(四):肝腎陰虛,腎陰陽兩虛併發症(損)
※「中醫說」一周精選:國醫大師獨到用藥、糖尿病,冠心病辨證論治
※對付糖尿病,中醫有妙招(三):辨證論治(鬱熱、痰熱等)
※熊繼柏(國醫大師)辨治胃痛(二):虛寒胃痛、陰虛胃痛
※鄧鐵濤(國醫大師)論治胸痹心痛(二):調理脾胃治療胸痹
TAG:神黃中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