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首個農業示範區20歲了,能否講述中國農業春天的故事

首個農業示範區20歲了,能否講述中國農業春天的故事

4000多年前,農業始祖后稷在楊凌「教民稼穡,樹藝五穀」,開創了中華農耕文明的先河。看今朝,楊凌是中國唯一的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20年過去了,它能否講述中國農業春天的故事?坊妹從楊凌的實驗室到田間地頭,帶回了一些故事與坊友們分享。

農業既要靠天,更要靠「雲」

「農業既要靠天,更要靠『雲』。『農業』+『信息技術』就不再是弱勢產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年7月10日蒞臨楊凌農業雲公司視察時指出,「農業」+「互聯網」+「雙創」潛力無限。

圖|楊凌安全農產品潮源管控中心    王姿予攝

在來楊凌雲服務平台前,坊妹就聽聞,這裡本不在李克強總理的原定行程內,卻成為了總理最寄予厚望的地方之一,到底有何吸引力?咱們不妨從這朵「雲」里瞧瞧。

「中國楊凌農業雲服務平台」是陝西「秦雲工程」23朵雲之一,也是唯一由區域性政府承建的面向全國的農業雲。主要面向全國特別是乾旱半乾旱地區提供農業科技信息化服務,著力打造中國領先的標準化、權威性、可運營的農業大數據平台。

圖|楊凌雲服務平台展示的農業大數據    王姿予攝

相對農業以體力勞動為主的1.0時代、以機械化生產為主的2.0時代而言,「互聯網+農業」的碰撞開啟了農業3.0時代,那麼楊凌的農業雲則是一個升級版。總理希望能夠利用農業大數據來指導生產和銷售,用科技改變農業弱勢產業的尷尬地位,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指出了道路。

「通過天線和土壤里的攝像探頭,可以清晰明了地顯示出大棚內每個感測器對應的農作物生長環境指數,比如光照、土壤濕度、土壤溫度、棚內溫度、棚內濕度等,專家足不出戶就能實時對農作物進行診斷。」在現代農業創新園的智能溫室里,楊凌示範區科技信息中心總工程師汶誓介紹著無線感測器網路匯聚節點。這個不起眼的小盒子,已經讓「坐在家拿著手機『種田』,看著電視還能實時了解農作物的生長情況」成為現實。通過物聯網技術,楊凌在實現無人化智能生產的同時,還讓農業生產變得更加精準和高效。用工業化理念經營現代農業,給農業安上「千里眼」,啟動「智慧腦」。

圖|無線感測器網路匯聚節點    王姿予攝

當然,「農業雲」的技能還不止提供精準化數據、為農業生產提供科學依據,更能依靠信息優勢,打破上下游產業屏障,成為農產品銷售的「順風耳」。

「市場需要什麼產品,銷量,走勢如何,它都可以統計出來,這樣就可以指導我們的生產。」楊凌雲服務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寧亮指著雲展示廳的大屏說。利用雲計算和大數據,獲取各類信息,快速、準確作出決策,改變了過去靠天吃飯的傳統生產方式,農民生產不再盲目,銷售也更加科學化。同時,該平台還設有農科大講堂、專家諮詢、農技智庫等板塊,在服務農民的同時,通過大數據反饋,可準確地了解到哪些問題是農民最為關注的,使得線下培訓更有針對性。未來,大數據技術、信息化將更多服務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從而實現「智慧農業」發展加速、提速。現代農業的更多改變正在蓄勢待發。

圖|無土栽培    王姿予攝

「技術流」的「楊凌貢獻」

1934年,于右任先生與楊虎城將軍在這裡建立了西北地區第一所農業高等學校,也就是現在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此後的幾十年間,國家和陝西省在楊凌又陸續布局建設了10家農業科教單位,聚集著農林水等70多個學科5000多名農科教專業人才。建校之初,或許沒人想到,這所學校帶來的裂變效應,正在改變著整個中國農業的發展。

楊凌示範區成立後,依託最為密集的農業科教資源,一舉成為了中國現代農業的心臟。20年來,楊凌科技成果轉化率從45%提高到60%,累計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393項,每年新增審定動植物新品種30個以上,被譽為「農科城」。

圖|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在做降雨實驗    王姿予攝

當農業界的牛人們都聚集在這裡,當然會搞點事情。不得不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幾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那可真是有點厲害了。比如,世界上小麥累計推廣面積最大的「碧螞一號」、長期主導我國小麥品種換代的「小偃6號」、克隆山羊、角膜緣幹細胞研究等重大成果均出自這裡,這些都有力支撐了我國旱區農業發展,為保障糧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

「馬鈴薯的這個病曾讓愛爾蘭人口減少了四分之一!」「小麥條鏽病可以說是業界的『癌症』,它聰明、易變,但我們找到了病窩子,切斷了它的傳播路線,可以說是改變了教科書。」王曉傑教授介紹到,這樣棘手的案例,在西農大的實驗室里還很多。這一刻,一腳在實驗室,一腳在田間地頭的科研人員,不僅僅是培育新品種的農學專家,還是妙手回春的醫生。

圖|旱區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員正在做實驗    王姿予攝

值得一提的是,在楊凌示範區,與科技創新實力同步提升的,還有這些農業技術成果直送農田的科技示範推廣成效。

經過20年發展,楊凌示範區「種業矽谷」已初見雛形。以「秦油2號」為代表的雜交油菜品種先後推廣到全國15個省市,成為我國黃淮流域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十大主導品種;玉米雜交優勢始終處於全國前列......

目前,楊凌已經形成了大學、產業鏈、科技特派員、科技培訓、展會、媒體等「六種模式」。在全國18個省區建立了271個農業科技示範推廣基地,年示範推廣面積達到6589.6萬畝,效益達175.7億元,5.2萬農民受益。這也使得,在脫貧攻堅的戰役中出現了楊凌的身影。楊凌通過發展農業科技示範推廣基地、開展農業科技培訓,在當地示範推廣農業科技新成果,將專家、技術、品種與當地農業發展有機結合,每年培訓1萬餘人次,帶動了貧困地區農業產業發展。楊凌科技創新的超級輻射力,正是「楊凌貢獻」的生動體現。

農科示範的「楊凌方案」

李克強總理曾在這片土地上發出「讓我國農業插上翅膀,飛向全國,走向世界!」的聲音。未來農業如何走?或許這個農業起家的示範「小鎮」能給我們答案。

農村土地閑置,如何將其進行充分利用?楊凌通過村土地銀行流轉、土地流轉協會管理、土地流轉服務有限公司三種方式,喚醒「沉睡的土地」,讓農民手中閑置的土地利益最大化。

圖|楊凌農村產權流轉交易中心展示屏    王姿予攝

目前,楊凌8.6萬畝的耕地中,流轉土地6.3萬畝,73.3%的流轉率在全國都是較高的。土地流轉的大規模推進,為滿足現代農業發展人才引進、科技注入、機械化應用、標準化生產等需求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制度改革方面,楊陵區出台「三項辦法」。從制度層面破解「農地」抵押貸款關鍵環節難題,使全區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的配套機制更加完善,保障了農民的權益,促進了職業農民的培養。同時,推進農村「兩權」抵押貸款工作,努力破解「三農」發展融資難題,有力地促進了現代農業的發展和農民的持續增收。截止2017年3月,全區累計發放農村「兩權」抵押貸款15筆,金額6923萬元,餘額5930萬元,同比增長535.58%,優化了資源配置,增強了農村發展後勁。

圖|楊凌綜合服務大廳展示的「二維碼「   王姿予攝

作為全國唯一的農業自貿區,楊凌片區研究提出了首批18項創新試點舉措,微信辦照、半小時註冊領照、一元錢創辦公司、國稅、地稅全域通辦等便捷措施得到了有效落實。在實現企業註冊「七證合一、八項聯辦」的基礎上,將進一步整合農林領域的45項後置審批事項,實行「53項聯辦」。同時還推進建設項目「一口受理」審批制度創新,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將從150天壓縮在60天以內。楊凌擁有世界一流的農業科技創新資源,這裡將組建現代農業合作聯盟和智庫聯盟,成為「一帶一路」現代農業國際合作中心。

遇見「雙創」的農業將長出翅膀。近年,楊凌出台了38項優惠政策,吸引高層次創業人才來楊凌創業發展。在眾創田園,解決土壤改良修復、智慧農業互聯網系統、奶牛發情監測系統......一系列科技創新、農產品創業成果在1.5萬平方米的園區里吹來強勁新風。一群年輕人,正在把黃土地變成金山銀山。

圖|創客產品    王姿予攝

未來將有更多的職業農民。楊凌探索建立了全國獨有的農民技術職稱評審標準體系,20省區的12472人獲得了楊凌示範區農民技術職稱證書。「農民」這一詞,由對人的身份描述,轉變為對現代化農業生產中實用人才的職業描述。旱區有了一支「留得住、用得上、永久牌」的科技土專家隊伍。據悉,楊凌有個「女子嫁接隊」聲名遠揚,近年來她們多次受邀赴新疆、甘肅、山西等地工作,年人均科技服務收入超過2萬元。

高效農莊脫穎而出。如何能吸引近百公里開外的西安市民?尚特梅斯莊園就用高品質的農產品「走出去」,高顏值的建築風格「引進來」。牧場、原乳、風車、花房、小木屋,隨手捏一張照片丟到朋友圈,坊妹真的可以假裝在荷蘭。

圖|楊凌尚特梅斯莊園    王姿予攝

這個集果蔬種植、農產品加工、採摘體驗、休閑觀光為一體的現代農莊經濟集群,正是實現產業效益疊加、資源可循環持續利用的休閑農莊經濟新模式。未來幾年,楊凌將建設30~50家風格各異的現代農莊,不斷吸引著周邊遊客「常來轉轉」。

20年來,楊凌頂著「光環」,載著期望,也背負著壓力,為我國乾旱、半乾旱地區發展現代農業提供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和產業化示範,初步形成了從技術研發、集聚創新、標準化生產、產品加工、物流儲運到市場銷售以及現代農業旅遊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鏈發展模式,釋放著「楊凌力量」。(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208坊工作室  張丹華 王姿予)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的精彩文章:

「一帶一路」四年來海外媒體怎麼看?
松江警察粗暴執法輿情觀察:該誰誰,不糾結
央視綜藝《天下有情人》 挖掘傳統節日新內涵
群山裹一城 悠然巴里坤
《心理罪》僅1天豆瓣下滑至5.7分?看觀眾如何評價李易峰演技

TAG: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