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感懷於500年前的一場新市道路募修活動

感懷於500年前的一場新市道路募修活動

請點擊以上「八月江南」關注我,獲取更多內容

感懷於500年前的一場新市道路募修活動

——讀陳霆先生《新市鎮募修街道疏》

作者:八月江南

陳霆先生是一位熱心於家鄉建設的鄉賢,新市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與遺存,他是最大的建功者。在他《水南集》上,記載了500年前的一場新市道路募修活動,至今文字讀來親切感人,如臨如面。這位明朝棄官從隱的人,用一本書把新市鎮裝了進去,又用他畢生的有限生命為新市文化建設作出了常人難於想像的貢獻。

500年前的這場新市道路募修活動,應該是在他的策劃發動之下有序進行的。這樣一位有號召力的鄉賢,辦事風格與其成事效率是非常高的。首先他注重體察民情,關心家鄉,雖然賦閑在家,卻心志不敗,努力要做一些對得起家鄉、光宗耀祖、潤德澤福於這方土地的事情。儘管當年修路全憑民間募捐,但陳霆還是殫精竭慮策划了這次公益活動。

這是新市有史以來最早的、史載清楚的一次範圍初具規模的公益活動。根據文字記載,當年新市道路已是「雨天成淖」、「昏夜踏坑」,弄得「前人失腳,後人把滑」的尷尬境地,再也無法讓行人「安曳履之步」。在這種情況下,陳霆奮勇當先,先天下之憂而憂,便動手起草募捐文書,向社會求助,發起公益倡議,以求一方鄉賢解囊捐助。依陳霆先生辦事一向率真苛嚴的風格,由他出面募資,此事必成,道路修理很快得到解決。「自西向東,自南自北,恢乎其啟周行」,東西與南北呈十字形的道路由原有的泥濘之路,按計劃修復成石板路,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條康庄大道。

可以想見,當年募修這場活動是何等的艱難!從資金角度看,富裕人家畢竟少數,而大多是平民無積蓄的家庭。這麼縱橫兩條走向且長度也在數華里的市政大道,要用石板鋪就,需要很大一筆募款。我想,此次募修大事,陳霆先生必定是身先士卒,第一個先行募捐,且有可能是最大的募捐者,然後挨家遊說,動之以情,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這期間,多數百姓當然拍手稱好,但也少不得受人奚落和諷刺,辦這些公益事,沒有一定的大愛之心,沒有自己一定的工作能力和個人經濟實力,是很難發動而辦成功的。

除了大量的募修遊說工作,更需要募捐之後對募修規劃與物料採購、施工管理,財物監督大量工作進行落實。當年的交通運輸物流狀況,能工巧匠邀集難度,施工管理專業水準,施工設施的簡陋粗俗,可見這麼一項募修活動,有可能跨時好幾年,浩浩蕩蕩,轟轟烈烈,一個小鎮完全沉浸於城鎮建設的熱潮之中,而陳霆先生疲於奔命其中,工程中的銜接、監控、補缺、聯繫等等。

從這篇文章中,我們發現陳霆是一位樂善好施的鄉賢,特別熱心於公益事業的投入。個性爽直,見義勇為,義無反顧的仗義精神。看見一些民間疾苦及公益需求之事,絕不聽之由之,挺身而助。他造渚山、寫鎮志、修永靈廟與覺海寺,為本地百姓造福澤德。由此可以想見,這樣性情之人,德行上嫉惡如仇,保持「潔癖」心態的人,又怎麼能忍耐同流合污的官場現實呢?

附:陳霆《新市鎮募修街道疏》原文及譯文

1、原文

伏以十字街頭,春雪遍馬足循街;長安市上,酒家眠新豐成市。若欲東郭生安曳履之步,要須東海神效驅石之功。倘閱歲與頻年,任拖泥而帶水,必使索塗鼓者不免叫街之聲,縱雖開路長神,亦窘指迷之力。所仗積財而能散,安可見義而不為。念吾敝鎮,昔號僻堵,今稱名壤,雖無三里之域,七里之郭,頗抵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夜月管弦,春風羅綺,巷陌多而羊可亡;五月糶谷,二月賣絲,商賈集機遇蟻斯聚。奈何雨天成淖,難寄蘇州之繡鞋,加之昏夜踏坑,屢污圮橋之仙履。前人失腳,後人把滑,睹者不無動情;居有積倉,行有里糧,施者豈生德色。為此小道人,持雙空手,願求大長者發片善心。若金錢隨喜而施,管磚石應手而空。抉開逼仄,成我康莊。自西向東,自南自北,恢乎其啟周行,徹尾徹頭,徹底徹面,坦然其成官道,陳圖南遊市,免致墜驢;張京兆醉歸,不妨走馬。歸市者無阻,擇里者樂居。故疏。

2、譯文

站在十字街頭,下雪天就只看見到處都是腳印,而交易市場繁華,酒家尚未飲盡存酒時,新糧交易已嘩然繁忙。想要邀東郭生來這裡悠閑散步,只能要有天神幫助才可以。這種交通情況如果連續幾年發展下去,任這般泥水污陷,必然使盲人叫苦不迭。即便是來了開路神,亦會困惑於道路方向的迷茫。每個人所積存的錢財總是要消費的,怎麼能見到如此大義之事而不去參加呢。想到我的家鄉小鎮,原來是為荒僻閉塞之地,而現在已經成為有知名度的地方了,新市雖然也沒有三里路的地域,也沒有七里大小的城廓,但卻因繁華而相似於有眾多深宅大戶集居的地方,也相似於擁有百輛兵車的大戶人家。夜夜月光下可以聽得到管弦之聲,而春天裡少女穿著絲綢美服翩翩走過。這裡弄巷多,而常常發生湖羊逃散無法追回的情況。五月來賣谷和二月份成交蠶絲的人也很多,做大生意的人都循著這裡的商機前來集聚。但這裡道路環境很差,落雨時成災,到處都是水坑,那些漂亮愛時髦的女人穿著蘇州繡花鞋又怎麼走呢。夜裡走路常常讓腳陷於水坑之中,這就會讓張良走過圮橋時,在拾取黃石老人的仙鞋時,弄得污濁不堪。前面的人在走一不小心倒下來,後面只能小心扶持他的身體不至於滑倒在地,這些情況讓人看見無不心生憐憫。現在大家生活都有金錢積存,出門都有糧食,大家難道不想表現一下恩德之心?為此,本人伸出雙手,勞請鄉里各位受大家尊敬的人隨喜行善,快樂地把金錢捐助出來,全部買成磚石進行砌道。改變一些狹小的路,成為康莊之道;自西向東,自南自北,道路寬廣能環繞盤行;從頭到尾,從裡到外,徹底改變成為平坦的官道。這樣的話,如果陳老祖來此地市場走走,也不會發生從驢子上跌身下來的事件。漢代張敞先生喝醉之後也可以騎馬而歸。來這裡市場交易的人也不會因道路不暢而受到阻礙,選擇這裡住下來的人也可以樂享生活。為此,我寫下這一份募修文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八月江南 的精彩文章:

TAG:八月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