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陶瓷史背後的中國文化

陶瓷史背後的中國文化

陶瓷史背後的中國文化


陶瓷史背後的中國文化

商 原始瓷青釉弦紋罐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瓷器的國家而且也是少有的設有皇帝官窯的國家中國人為什麼會發明瓷器,又為什麼會設專門生產瓷器的官窯?瓷器與中國人的社會生活、中國人的價值觀有何種聯繫?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器以載道器以藏禮之說,無論是青銅器,還是瓷器都是中國廟宇、祠堂里的重器中國的禮器從青銅器到瓷器的轉化,不僅是一種材料的轉化,還是一種價值追求的轉化。也就是說,瓷器的發明不僅僅是一種物質材料的發明,也不僅僅只代表著一種科學技術和生產力,裡面蘊含著的是一種文化價值觀的選擇。筆者是一位人類學者,近年,我熱衷於以人類學的方法來研究中國陶瓷史,是希望通過中國陶瓷史來重新認識和理解中國社會和中國文化。

本文試圖以如下兩個角度來透過瓷器,重新審視中國文化及中國社會的發展特徵。


陶瓷史背後的中國文化

西漢 青釉原始瓷劃花雙系罐


中國古代的平民社會傾向


談到中國的古代社會,以往的學術界由於受進化論的影響認為所有的社會都是由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最後到共產主義社會,如此直線上升而發展的。而將人類學的觀點帶入到中國歷史的研究中後才發現,這種來自進化論的歷史分期法未必正確。人類學中有進化論,也有傳播論,還有特殊歷史主義流派,除有單線進化論,還有多線進化論等多種角度的研究方法。這些不同的學派和研究方法告訴我們,不同的地域有自己不同的歷史文化所形成的文化地理的特點,未必都是按世界上的同一種方式直線發展的。


陶瓷史背後的中國文化

西晉 越窯系青釉印紋豆


以往的觀念認為,中國社會和西方社會一樣,最早經歷的是原始社會,然後是奴隸社會,從春秋戰國開始進入了一個封建社會的發展階段直至明清時期。但有些學者認為,實際上從秦漢開始,中國就由古代的貴族社會開始轉向平民社會,而不是封建社會,這一觀點在陶瓷史的研究中也可以得到印證。

陶瓷史背後的中國文化

北朝 青釉蓮花尊


首先,筆者要研究的問題是,為什麼其他國家都沒有發明出瓷器,而在中國那麼早出現了原始的青瓷,到東漢年間則走向了成熟?這裡面的原因筆者認為不是科學技術造成的偶然,而是和中國的文化取向有很大的關係而且還和漢代的以讀書人為中心及抑制奢華生活有關係。在漢以前以貴族為中心的社會裡,貴族的生活奢華無度,其所用的器物,大多是青銅金銀及漆器,陶瓷器只是平民百姓的日常用品或禮器。所以其發展是不受官方重視的,其在貴族的生活中占不到重要的位置。但在漢代,尤其是東漢時代富人的生活受到抑制,那些奢華的器物也必然在生活中得不到提倡而瓷器有著玉般的質地,既樸素又高貴、溫潤,符合中國文人的審美追求早期的原始瓷主要是用於製作隨葬的明器,但隨著燒制的技術越來越成熟便越來越多地用於生活,並在此以後成為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日常器具,上至皇家貴族,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其滲透到中國人生活的各個空間,成為中國人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


陶瓷史背後的中國文化

隋 青釉模印塑貼四系罐


陶瓷史背後的中國文化

唐 白釉兔系罐

而在唐代更重要的一個進步,則是當時新創設的科舉制度,這一制度的實行使許多底層的人士有機會通過讀書而選入到高層的政府體制中,讀書人大體上全都來自於農村。錢穆先生說:「因為農村環境是最適於養育這一輩理想才情兼茂、品學並秀人才的。一到工商喧嚷的都市社會,便不是孵育那一種人才的好所在了。那些人由農村轉到政府,再由政府退歸農村。歷代的著名人物,在政治上成就了他們驚天動地的一番事業之後,往往平平淡淡退歸鄉村去,選擇一個山明水秀良田美樹的境地,卜宅終老,這在一方面自然亦是受他早年那種文藝熏陶的影響。即在城市住下的,也無形中把城市鄉村化了,把城市山林化了。退休的士大夫,必有一些小小的園林建築,帶著極濃重極生動的鄉村與山林的自然天趣。」就這樣憑著科舉競選的考試製度,把傳統文化種子始終保留在全國各地的農村,根柢盤互日深枝葉發布日茂,使全國各地無一農村無讀書聲,無一地方無歷史上的名人與古迹。農村成為中國文化的發酵地。


陶瓷史背後的中國文化

唐 定窯白釉盒


而這一制度對於陶瓷生產來說,其意義在於當時的陶民亦是農民,亦耕亦陶是明代以前還沒有走向城市專業化生產的陶民們的生活寫照。而這些在農村社會發酵出來的文化,必然會影響到當時陶民們的藝術創造,這一切都有利於當時的陶瓷業的發展,因為陶瓷不僅是一種具有實用性的商品,也是一種寄託了中國文人思想和哲學觀念的手工藝術品。手工業和商業的發達帶動了陶瓷用品的生產與流動,而文化藝術的發達則提高了陶瓷用品的藝術品格。


陶瓷史背後的中國文化

唐 長沙窯模印貼花褐斑注子


在唐代長沙窯的瓷器中,銘文題記開始出現,在這些瓷器中有器物名稱有為產品做宣傳的相關贊語詩歌等,而其中詩歌銘文最多。在長沙窯的器皿上其詩歌銘文大都是題寫在喇叭口棱邊流式壺的流部下,少部分寫在雙耳罐腹部、碟心和枕面之上。這些詩句通俗易懂,很少引用典故,大部分源於民間流傳的古詩與諺語。其實不僅是詩歌,包括書法也由此民間化掌握它不再是皇宮貴族及文化精英所具有的特權。在陶瓷器皿上的詩文與繪畫出自於工匠之手,提供給普通百姓使用,這就使得文字與書法也走向平民化了。在這裡,我們更體會到錢穆先生所說的:「古代的文學,是應用於貴族社會的多些,而宗教方面者次之。古代的藝術,則應用於宗教方面者多些,而貴族社會次之。但一到唐代全都變了,文學、藝術全都以應用於平民社會的日常人生為主題。這自然是中國文化史上一個顯著的大進步這段話中所敘述的內容,在唐代的瓷器藝術中完全被表現出來了。


陶瓷史背後的中國文化

宋 汝窯天青釉圓洗


早熟的中國文化


梁潄溟認為中國文化是一個早熟的文化。而在錢穆的眼裡,中國的社會也是一個早熟的社會,其理由是,中國社會在秦、漢時代就完成了一切人事制度之基礎,在隋唐時代則更進而完成了其文學藝術方面一切人文創造的基礎。


以陶瓷器的發展來看,也的確如此。在漢代,中國的瓷器製作已走向成熟到隋唐,雖然唐代的青釉瓷窯尚未達到宋代那樣遍布大江南北,但以越窯為基礎的南方青瓷窯,以耀州窯為基礎的北方青瓷窯,卻為宋代各具特色的青瓷窯的出現打下了基礎。而邢窯白瓷的燒造,為宋以後定窯的白瓷景德鎮的青白瓷、卵白瓷、白瓷的出現打下了基礎。如果沒有白瓷也就不會有元明清以後彩瓷的繁榮。另外,唐代的花釉器、黑釉瓷,為宋代的鈞瓷兔毫、油滴、玳瑁釉等窯變色釉打下了基礎。還有唐三彩,雖然由於其是低溫的鉛釉陶,不適合做食具,但後世建廟宇及宮殿的琉璃瓦卻得益於其的出現與發展。尤其要關注的還有長沙窯的產品,其釉下彩繪的方式及其在器物上的銘文題記,還有將書法與繪畫融為一體來裝飾瓷器的手法為宋磁州窯的黑地白花,元景德鎮的青花瓷,明清時期景德鎮的青花鬥彩瓷五彩瓷、粉彩瓷等風格的形成,打下了基礎,埋下了伏筆。如此看來在唐代中國後世的各種陶瓷裝飾手段及表現方式都在此一一得以展現與萌芽,而這種展現與萌芽不只是一個技術的問題,也包括了文化理念及藝術審美經驗的形成過程。如果說在隋唐以前,中國的文化偏於粗獷豪邁,而隋唐以後的中國文化卻逐漸地走向雅緻陰柔,更多的是文人氣質,因此唐代的陶瓷發展雖不像宋代那麼繁榮,但卻是中國陶瓷器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以及一種新的風格的發端期。

近期熱文鏈接

陶瓷史背後的中國文化

————————長按二維碼一鍵關注————————

陶瓷史背後的中國文化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了解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昌論壇 的精彩文章:

文房丨蘋果與柿子,黃花梨與黃楊木
獨特的美感極強的先鋒藝術—Versace
蘇軾收藏趣話
漫談《齊白石的兒戲》

TAG:雅昌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