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與胸懷-社會紀實攝影專題攝影探討之三十
格局與胸懷
------社會紀實攝影專題攝影探討之三十
文 、佔有兵
圖片 、勒內--布里(rené burri)
前言
拍照,用直覺和技術,再加上機遇,就能得到一張好照片。拍攝一組或一系列社會紀實專題圖片,還需要知識和素養。
一組或一系列社會紀實專題圖片,最終呈現的是攝影師的思想格局。如果目光如炬,胸懷寬,毅力強,會做大格局的項目,並且用極致的工匠精神,仔細打磨每一張圖片,這樣的項目,有深度,有力度,有難度,有高度,能長久留傳,讓世人銘記。相反,小格局,急功近利的項目,只能獲得暫時、討好性的掌聲,並且很快被另外一些同類的東西所淹沒。
格局,是項目的框架。有的項目,有長遠打算,格局寬廣,不但有當前的格局,還包括發展中的格局,甚至有新生代攝影師接力這類項目時預留的格局。有的項目,只有眼前的短利,格局狹隘,終究是沒出息。
格局與攝影師的胸懷息息相關。注重短利的攝影師,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產生大格局的項目。有寬廣胸懷的攝影師,為了大格局的項目,不顧生存狀態,痴迷地撲在上面,忘掉一切,排除任何雜念。
攝影中的格局
攝影,絕不僅僅是摁下快門那麼簡單。摁快門前,需要不斷地進行項目的準備和技術訓練;摁快門後,要進行相關的編輯,項目的梳理,傳播等等。
一個項目中,格局相當重要,就像是企業的戰略,決定著項目的方向。如果格局太大,超過一個攝影師應有的能力,等於異想天開;如果格局太小,只能是自娛自樂;如果格局適中,並且還留有拓展的空間,才能付諸行動,並在不同階段有結果。
在各類計算機的軟體編寫中,都有系統架構師,這是一個既要掌控整體又需要洞悉局部瓶頸,並依據具體的業務場景給出解決方案的團隊領導型人物。在攝影師的項目中,項目主要由攝影師自己掌控,有專業團隊的攝影師,畢竟是極少數。在項目中,攝影師要擔任自己的系統架構師,用適當的格局,讓項目運作起來。
當一個項目有了格局時,可以與不同領域的人交流一下,看看他們對這個格局的意見。別人的意見永遠只是參考,攝影師只能取長補短,不要忘記了自己的初衷。那些所謂的出點子,生主意,都不能當你的家,只有你自己知道為什麼要進行這個項目,可以進行到什麼程度,需要多少資源,有多少精力,可以持續進行多少時間。
格局再好,與攝影的經歷無關,與情感無關,與生活無關,最終只能是興趣來了時拍,興趣轉移時壽終正寢。
格局產生的根源
攝影項目,格局產生的根源,來自於攝影師的知識,來源於攝影師對被攝對象的熟悉程度,來源於攝影師運用資源的能力,來源於攝影師的胸懷,來源於攝影師的毅力。
沒有知識做支撐,攝影師只是拿相機拍照的工匠,注重對技術的把握,卻不能深入到被攝者所處的情境中,更不具有在關鍵的結點上,都拍到一張重要影像的能力。或許,這樣的攝影師,只能拿出一堆花俏的照片,或是一堆重複堆積的照片,或是拾人牙慧。在社會紀實攝影中,通過任何一個被拍攝者,都能聯通社會,讓時代的信息,人性的複雜凝聚在影像中。
攝影師對被攝對象越熟悉,拍攝起來既困難又容易。困難的是太熟悉了,沒有新鮮感,有時不知道如何下手;容易的是,越熟悉被攝者,越知道哪裡是結點,哪裡是過程,從哪裡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在兩三年這樣短的時間內,好項目產生的機會還是太少;如果以10年為一個階段,用50年去拍一個項目,結出的影像果實當然很厚重。在50年中,真正去觀察,去了解、去梳理、去拍攝的時間,可能也不夠365天吧。
項目的格局,與攝影師的胸懷和毅力極其相關。在各個領域中的領軍人物,幾乎都是毅力強的人,他們數十年只做一件事,把一件事做到極致。攝影師如果朝三暮四,當然不會產生重要的作品。
著眼點小,胸懷大
攝影項目,關注的著眼點要小,格局要適當,胸懷要大。
如果想用一組圖片表現中國改革三十年的成就,一定比較空泛,無論多麼宏大壯麗,都無法讓人信服。如果從一個細小的點著手,表現一個人在三十年中的生活,這組圖片都讓讀者感到活生生的時代變化。如果從一種工具的變化,一個地點的變化,一種物品的變化,一個工廠的變化著手,這樣的圖片怎麼都會攪動心中的記憶。
我們盯著世界,總是覺得很多地方沒有去過,所以才沒有拍到好照片;我們盯著身邊的城市、鄉村,卻總是認為明天還會見到這些場景,結果十年過去了,二十年溜走了,卻發現很多場景已不在,而手中,卻沒有留下過去的影像。
為了不在遺憾,為了從當下開始,我們把著眼點收小,從身邊開始,關注一個具體的人,關注一處具體的地方,關注你生活、工作空間內使用最多的物品,每天拍成照片,再通過適當的格局構思,用長遠的胸懷,終將收穫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我們處在最好的時代,社會在飛速發展,機會與問題同在。毅力強的行動者,用相機,記錄生活,也就保存了時代信息。別等待,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你,行動吧,著眼點小,格局適中,胸懷大點,放開眼!
佔有兵原創
TAG:社會紀實攝影專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