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醫說:越來越多人得胃病,快看看胃病的成因,你需要注意的地方

中醫說:越來越多人得胃病,快看看胃病的成因,你需要注意的地方

前言:頤陽昇中醫說欄目之常見病的診治系列。現如今我國有70%的人並沒有認真取仔細研究自己的病因病機,導致身體疾病慢慢惡化。本系列主要概括的是生活中常見病的病因病機,並且運用中醫知識詳細講解四季該如何應對突發性疾病,如何養護身體,以及對症下藥等。只有我們了解自己得病的原因,才能更好的將病情控制住,慢慢調理,恢復健康。所以我們要做到防患於未然。

正文:

胃病在當今生活中很常見,今天,小編帶您深入了解胃病的詳細分類,讓您徹底了解如何預防和治療胃病。

胃痛,又稱胃脘痛,是指上腹部近心窩處疼痛的疾病。多由暴食暴飲、氣怒勞累、感受外邪等導致胃的氣機阻滯,胃失 和降而成。為內科常見病、多發病。西醫學所講的急性或慢性胃炎、消化道潰瘍、上消化道出血、胃下垂、胃痙攣、胃神經 官能症、十二指腸炎,及一部分膽囊炎、膽石症、膽道蛔蟲、胰腺炎、肝炎和胃癌等疾病,出現以上腹胃脘部疼痛者,均可 參考本病辨治。

1.辮證分型

根據臨床表現,本病可分為七類證候。

一、肝氣犯胃證

胃脘脹痛,痛竄脅背,噯氣痛輕,怒氣痛重,胸脘痞悶,嘈雜吞酸,排便不暢,喜善嘆息;舌邊紅,苔白,脈沉弦。以胃脘脹痛、痛竄脅背、噯氣痛輕、怒氣痛重為本證的辨證要點。治宜舒肝和胃,理氣止痛。

二、 寒邪客胃證

胃涼暴痛,遇冷痛重,食少,喜熱飲食,口淡乏味,泛吐清水,痰涎壅盛,胃寒喜暖,口不渴,大便稀溏,小便清長; 舌淡苔白,脈弦緊。以胃涼暴痛、遇冷痛重、喜熱飲食、口淡乏味為本證的辨證要點。治宜溫胃散寒,理氣止痛。

三、 飲食傷胃證

暴飲暴食,胃飽脹痛,厭食拒按,噯腐酸臭,噁心欲吐,嘔吐不消化物,吐後痛減,大便不爽,矢氣酸臭;舌苔厚膩,脈弦滑。以暴飲暴食、胃飽脹痛、厭食拒按、噯腐酸臭、為本症的辯證要點。治宜消食導滯,調理氣機。

四、 濕熱阻胃證

胃肢熱痛,胸院病滿,心煩,口苦,口黏,頭身重著,食少,嘈雜,肛門灼熱,大便不爽,小便不利;舌苔黃膩,脈滑數。以爲完熱痛、胸胺痞滿、心煩、口苦、糞黏、肛門灼熱為本證的辨證要點。治宜淸化濕熱,理氣和胃。

五、 瘀血停胃證

胃痛如刀割,痛久拒按,痛處不移,或嘔血黑便,人夜痛甚,痛傷胸背,食後痛舌質暗紅或有瘀斑,脈弦澀。以胃 痛如刀割、痛處不移、入夜痛甚為本證的辨證要點。治宜活血。

六、脾胃虛寒證

胃涼隱痛,空腹為甚,喜熱喜按,飲冷痛重,食少便溏, 畏寒肢冷,得食痛減,遇冷痛重,餐後飽脹,口淡流涎;舌淡齒痕,苔薄白,脈沉細遲。以胃涼隱痛、喜熱喜按、飲冷痛重、食少為本證的辨證要點。治宜益氣健脾,溫中止痛。

七、胃陰虧虛證

胃痛隱作,灼熱不適,口乾舌燥,大便乾燥,手足心熱,食少乾嘔,空腹症重,似飢不食,渴不欲飲;舌紅少津有裂紋,無苔,脈細數。以胃痛隱作、口乾舌燥、大便乾燥、手足心熱為本證的辨證要點。治宜養陰生津,益胃止痛。

(圖/網路 文/建松 運營/BOBO)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胃病 的精彩文章:

秋冬,胃病患者的保健食材:猴頭菇
這食物是胃病的「天敵」,胃不好的人要多吃,輕鬆改善胃病
盤點最容易導致胃病的8個習慣,第一條很多人就做錯了
一個離世胃癌親友的呼籲:小胃病不可輕看,有病就得治!

TAG:胃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