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球各地的捕魚達人,傳統的捕魚方式依然有效

全球各地的捕魚達人,傳統的捕魚方式依然有效

在非洲馬里,每逢旱季,湖泊乾涸,魚兒在泥里翻滾,村子裡就會組織大規模的捕魚活動,人們拿著竹簍直接在淤泥里捉魚,數百人在幾十分鐘內就會將魚抓得乾乾淨淨。這種行為不是竭澤而漁,而是旱季獲得食物,求得生存的重要方式,在旱季到來之前,任何人不允許在湖裡捕魚,以為旱季儲存食物。魚被捉光後,明年雨季到來,藏在泥里的魚卵就會孵化,成長,等待旱季人們捕捉,正是這種生生不息的「活糧倉」,人們才能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

奈及利亞的情況相似,只不過他們使用的工具多一些,有小船,網子和葫蘆一樣可以浮在水面上的容器。

斯里蘭卡,高蹺捕魚。 在斯里蘭卡最西南的加勒地區,有大約500個從事高蹺捕魚的家庭。加勒地區附近的科加勒一帶,祖祖輩輩流傳下來一種獨特的捕魚方式――高蹺捕魚。高蹺捕魚是一項傳統技術。儘管沒有人準確的知道這項傳統的技巧開始於何時何地。

越南有另外一種形式的高蹺捕魚。在中國廣西東興市金灘,京族漁民也有類似踩著高蹺捕魚撈蝦的方式。

灕江之上,魚鷹捕魚已經由傳統變成了一種旅遊表演。

在中國雲南省的湖泊里,生活著一種體型較小,肉質鮮美的魚,這種魚在產卵期要尋找激流,逆游而上,故稱抗浪魚,當地的漁民根據抗浪魚的這種習性,在岸邊挖鑿一條小水渠,安裝一個踏板,人站在踏板上踩動,攪動水流,讓抗浪魚誤以為這裡是激流,便爭先恐後的魚貫而入,水渠後面有竹簍,魚進去後就無法出去,被漁民捕獲,這種方式曾對抗浪魚的野生種群造成極大影響,使抗浪魚數量減少,價格飆升,但近年來抗浪魚的種群逐漸恢復。

查干湖冬捕,即查干湖冬季冰雪捕魚(或稱漁獵),是一種傳統的漁業生產方式(習俗)。早在遼金時期,查干湖冬捕就享有盛名。雖然歲月更迭,查干湖冬捕的神奇、神秘與神聖依舊。 查干湖冬捕奇觀已被列入吉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查干湖冬捕是著名的吉林八景之一。

在東南亞地區,人們會使用一種「守株待兔」式的捕魚方法。人們先在沼澤池塘邊的低洼地帶垂直向下挖一個半米深的洞,挖一條路連接水域,在洞口放點食物吸引魚兒,然後就可以回家了。魚兒受到食物吸引,紛紛湧來,不小心落入洞中,就逃不了了。明天拿著桶來,將落入陷阱的魚兒全部抓起來。其中鯰魚,肺魚和塘角魚佔大部分。

生活在阿拉斯加的印第安居民會在河流上架一颱風車,風車的葉片就是大簸箕,利用水流轉動風車,捕獲河流里來來往往的鮭魚。

印度一個地區,村民在河裡將一種植物的枝幹搗碎,使汁液流入河水中,這種汁液會對魚類產生短暫的麻醉作用,卻對人體無害,魚兒被麻暈後,人們就把它們撿起來,那些沒被撿走的魚兒不久後會清醒過來。

幾千年來,在丹老群島(MerguiArchipelago)居住著一支南島語族部落,這些「海上居住者」被稱為莫肯人。他們中的男人從小就要學會潛水,以便成年後能夠潛到20米深的海底去用竹竿捕魚。

在南美洲,漁民會與海豚合作捕魚,海豚負責圍堵魚群,將魚群驅趕到淺灘,漁民再撒網捕獲,豐收後,漁民會用肥魚答謝海豚。

日本漁民將河流里的石頭堆成一座座石堆,外面拉上網子,鰻魚喜歡藏在石頭下,進去後就逃不出來,漁民再翻開石堆,捕獲鰻魚。

歐洲漁民則直接手持魚叉,在退潮後的石縫裡叉出肥美的鰻魚。

達悟族也稱雅美族,是台灣土著中最原始的一支。分布於台東縣東南外海49海里的蘭嶼島上。達悟人以捕魚為生,遵循「只取其所須,而不加以捕殺」的達悟原則。他們的拼板船雕刻甚為優美,漁舟下水禮是他們的大事。男子坐著聞名的拼木舟出海捕魚,主要漁獲的飛魚,其它魚還有「男人魚」、「女人魚」之分。每年的4—6月是達悟人的捕魚節。

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島的附近島嶼上,生活著最後幾名「鯊魚召喚師」,他們能夠使用各種自製工具將鯊魚引來,不用網,僅用一塊浮木就將其捕獲。他們被稱為「魚語者」,據說能和魚類交流,被當地人敬為神靈。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羊乘龍 的精彩文章:

因人類大肆獵殺而滅絕的部分動物,其中一種只用了27年就被殺絕
《未來狂想曲》:科學家大膽猜測500萬年後可能出現的動物,腦洞超大!
王者榮耀英雄血條下的條框分五種顏色,玩家提議,給宮本全加上!
地球上最近三百年消失的十種巨獸,人類工業時代的犧牲品
一種另類的巨型怪魚,或將成為未來海洋中的霸主

TAG:羊乘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