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70%的成年抑鬱症萌芽於青少年期,孩子出現心理出現的十二大信號

70%的成年抑鬱症萌芽於青少年期,孩子出現心理出現的十二大信號

你知道嗎?70%的抑鬱症成年患者,他們的心理障礙萌生於青少年時期。有專家提出,中國的孩子,三分之一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我們要像重視孩子學習一樣,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需要像對待孩子感冒發燒一樣,讀懂孩子的心理信號。否則,就會像心理專家感嘆的那樣:太晚了太晚了!

孩子們又開啟一個新的學年了,家長在關注孩子的學習和成長的時候。是否想過,你的孩子很有可能在心理上也需要你的關心?

家長是否知曉,中國的中小學生有三分之一、大學生有四分之一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不僅僅是害怕上學哦!(詳見注釋1)

童書媽媽的老朋友、中科院心理所的祝卓宏教授,多年從事青少年心理的診治和研究。他很多次都痛心疾首地向找到他的家長說:太晚了,太晚了!你們來得太晚了!

你知道嗎?有70%的成年憂鬱症患者,都是萌芽在青少年時期!

很多孩子煩躁、逆反、易怒,家長往往覺得是所謂的「青春逆反期」而已。可是,如果我們忽視了孩子的這些反應,很可能是種下了一顆苦果。

上海的心理學專家陳默說,自2000年起,來諮詢的青少年呈「幾何級數的增長」,出現心理問題的孩子越來越多。

而且,觸目驚心的是,如果孩子的壓力和情緒沒有很好釋放的話,則可能進一步導致為心理障礙,甚至出現自殘、自殺等極端行為。

這樣的事情,我們還聽到的少嗎?!

那麼,什麼樣算是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礙呢?祝教授說,這裡有三個等級。

第一個等級,是心理健康:就是指青少年能夠進行情緒的自我調節,能夠正常上學、交朋友、遵守紀律、適應社會環境;

第二個等級,是心理障礙:經心理學界定的有抑鬱症、焦慮症、社交恐懼症等。

第三個等級,是比較嚴重的心理障礙:精神分裂症,自閉症等。經過診斷,影響了青少年的學習、交往,影響了他們的社會功能,只能尋求精神疾病科的專業治療。

祝教授說:

青少年的心理問題介於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礙之間的中間地帶,對學業和社會交往等社會功能影響還沒那麼嚴重,但持續的時間稍微長一些。

那麼,作為家長,該如何去發現孩子的心理是否處於健康狀態呢?怎樣幫助孩子擁有健康的心理呢?

祝卓宏教授說:父母主要看孩子外在客觀指標,是否有以下的外顯行為,這就是孩子在釋放的心理信號。

以下是孩子心理健康出現問題的十二大信號——

信號一:厭學

孩子不愛上學,家長經常會找學校的錯,公立學校的填鴨式教學,某位老師的不當行為,一些熊同學故意整自己的孩子……這些都是原因,但人是會適應環境的,為什麼其他同學在學校裡面好好的,自己家的孩子這麼嚴重?家長除了找外部原因,也要多一個心眼,想想是不是自家孩子心理健康出了問題。

信號二網癮

童書媽媽是「人性本善」的擁護者,我們相信孩子在心理健康的情況下,都會對自己負責,會尋找自己發展得更美好的路徑。如果孩子出現放棄自己、不愛護自己的前途學業人際關係,而以放棄狀出現難以抑制的網癮,那不僅僅是孩子不聽話,管不住自己,而是心理出現了問題。

信號三拖延

孩子如果僅僅偶爾出現拖延,那僅僅是因為懶,但如果一直拖延,而且是很小的事情就能夠讓孩子畏懼做、拖延做,大事小事堵塞在一起——這樣的情況,老師當然可以第一時間請家長,家長第一時間該做的不是「教育」孩子,打、罵、訓斥都是無效的,要用科學的辦法著手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了。

信號四不出門

青少年天性活潑,熱愛戶外熱愛玩耍熱愛找各種樂子,如果長期不愛出門,做宅男宅女,那心理健康必然有問題。只是,究竟是心理健康出了問題才不出門的,還是因為老不出門出現心理問題,兩者是交叉在一起的。

信號五不交往

不愛跟人交往,很多時候被理解成孩子內向,以為只是性格問題,但內向跟不交往是有區別的。內向的孩子雖然不愛主動表達,但是會通過眼神、身體語言等發出自己對人感興趣的信號,他們不願意成為人群中心,但挺喜歡呆在小夥伴中間。如果一個孩子不跟人交往,甚至連好朋友都越來越少,那家長就要十分警惕了。

信號六厭惡老師

厭惡老師跟第一個厭惡學校有些類似之處,家長除了找老師的原因,還得找孩子的原因。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找出老師被厭惡的證據,換老師,換學校之上——很容易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如果一直對老師沒有什麼意見,突然厭惡學校厭惡老師,那是孩子在釋放他厭惡這個世界的信號。

信號七早戀

男孩女孩互相有好感,那是人之常情,心理健康的孩子能夠處理好喜歡一個異性跟自己學業和生活之間的關係,學校家長對此報以寬鬆的態度,能夠讓孩子更容易處理好這個關係。但是,如果孩子認為「愛情」就是一切,沒有愛情全世界都沒有了,不能理性處理關係,很可能是缺乏安全感所致。

信號八砸東西

暴力行為就是心理出現問題的表現,如果此刻讓孩子畫一張畫,拍一個視頻,創作一段音樂,你會看見一些非常驚悚的作品。很多孩子會把自己關在屋子裡,拚命地去摔東西、砸東西,往往一邊砸一邊還念念有詞。這個時候,往往是孩子的心理有很多的情緒需要發泄。家長不要僅僅看到孩子的行為,更應該關注孩子內在的情緒。

信號九攻擊他人(暴力行為)

砸東西是對物品,攻擊他人是對人,都是屬於暴力行為。能夠使用語言的人,不會使用拳頭,呼嘯的寒風吹不掉人們身上的衣服,暖融融的陽光能夠脫掉衣服。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就明白這個道理。如果這樣的情況下,還出現暴力行為,需要提醒家長的是,暴力行為不僅僅是性格原因,更是心理問題。

信號十考試綜合症

考試綜合症是指患者由於心理素質差、面臨考試情境產生恐懼心理,同時伴隨各種不適的身心癥狀,導致考試失利的心理疾病。如不及時糾治,可形成惡性循環。考試是人類現實生活的一門必修課,也是接受社會化學習和教育的途徑。孩子從容應考是其成功的必備心理能力。

信號十一睡眠不規律

表現為睡得過多或過少。很多孩子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對整個世界毫無好奇心,就是那麼百無聊賴地躺在床上睡覺。睡的昏昏沉沉,睡的不分白天和黑夜。而另外一些孩子呢,卻是不睡覺,或者說,睡不著。睡眠質量不好,又會導致孩子白天無精打采。睡覺,也變成了心理問題的借口,或者,寄託的方式。

信號十二飲食出現問題

表現為出現貪食或者厭食。同樣的,孩子在飲食上的表現,也是心理問題呈現的一個特徵。很多家長往往把孩子的「厭食」視為「挑食」,把孩子的「貪吃」視為「愛吃」,其實,控制不住地不愛吃飯,和控制不住的停不下來,都是孩子心理的映射。

以上的信號獨立來看,都問題不大,都可能是孩子青春期逆反的表現,但一個孩子五個信號以上集於一身的話,家長就得引起高度重視了,孩子不僅僅是跟家長出現了次元壁(「代溝」的時尚說法),也不僅僅是逆反期,孩子很可能在經受人生中從未有過的心理障礙。

說直白點,就是孩子心理不健康了!孩子的心理不健康,會比學習成績不好更加可怕,更加值得家長警惕,因為這是一個人的根本。學習再好只要孩子心理出現問題,就等於樹沒有根,泉沒有了源,一切都是枉然。

今天談及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出現問題的十二大信號,是「童書媽媽青少年心理危機深度報道」的開篇。

我們為什麼要關注青少年心理,並且把它稱之為「危機」?

起源很簡單,來源有如下幾個。

其一,來源於童書媽媽讀書會。

在某次讀書會上,剛剛開始,我就發現一位書友接了一個電話,走出了會場。他再次回來的時候,是我們3個小時的讀書會已經結束的時候。

他走過來,跟我說,他其實是一所重點大學的副院長,專門負責學生工作的。剛開的那個電話,就是一位學生因為學業的壓力,留下一張紙條,失蹤了。

我問他處理的結果如何?他說,經過一番的折騰,最終發現了這位已經出走的學生的行蹤,好在沒有發生自殺等極端的事件。

這個時候,我才知道,每個大學每年的極端事件是有一個比例的,而且,中國重點大學的低端事件的比例一直都不低。

我也想起,在大學的時候,曾經一周之內發生了兩起由於學業和情感而自殺的事件。

後來,我們在北上廣深杭州重慶等地的讀書會,以及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的家庭營地上,都陸續地發現了大學、中學,乃至小學心理的種種問題。

其二,來源於心理學專家和機構。

我們有很多從事心理專業的老朋友。

其中一位,就是中科院心理所專門從事青少年心理研究的祝卓宏教授。他早年從事一線的青少年心理診療,後來,又專門從事研究工作。

可以說,從實踐到理論,他都具有非常豐富的經驗。

我清楚地記得,有一次我開車送他回家。他不停地感嘆道:太晚了!太晚了!我問他為何如此感慨。

他說到一個具體的案例,就是當父母發現孩子已經屢次自殺的時候,才找到他來診治。而他所要做的第一步,是讓孩子願意和父母說話,父母願意傾聽孩子。

也就是說,當發生極端的心理問題的時候,父母和孩子其實早就已經不溝通了。而如果父母早期能夠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很多後來的悲劇都可以避免。

其三,來源於科學的研究。

我們作為父母,肯定都不願意孩子的心理出現問題。

可是,我們也要正視一個現實,就是大致有三分之一的孩子,都有心理障礙的徵兆。

根據北京安定醫院兒童精神障礙專家鄭毅教授在其著作《孩子行為異常的診療與預防》中給出的權威數據:

17歲以下的中國兒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其中、小學生精神障礙患病率為21.6%-32.0%,突出表現為人際關係、情緒穩定性和學業適應方面。大學生中,16.%-25%有心理障礙,以焦慮不安、恐怖、神經衰弱、強迫癥狀和抑鬱情緒為主。兒童青少年網路成癮發生率也逐年上升,中學生高達6%-15%。

而且,國際上已經達成共識,70%的成人抑鬱症患者,首發年齡是在青少年時期。大多表現為煩躁、逆反、並伴有易激惹的行為,而大多數的父母通常認為這些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現,而非一種情感障礙,就給忽視了。

倘若父母能夠重視起來,做好乾預的話,孩子再次複發的概率就會降低。

所以,我們決定,成立一個「童書媽媽青少年心理危機」的報道小組,以讀書會的書友為主,來讓更多的家長,從小就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問題。

陸續地,有十幾位書友加入。經過兩個多月,這群讀書會的會員,孩子的媽媽,來自媒體、研究機構、學校、企業等等領域的人士,做出了一組「青少年心理危機」的報道。

他們一起記錄了很多真實的故事,也特意找到中科院的祝卓宏教授,上海的陳默老師,從事高校學生工作的劉李雲老師等等專業人士進行了深入的諮詢和溝通。

今天的報道形式很特別,是由於我們在編輯的過程中,發現如何讓家長重視孩子心理變化的幾個特徵很重要,就採用了比較圖文結合的方式。

本組報道會在本周陸續刊登,在此,我們感謝所有參與本次報道的書友、專家、機構!

我們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真正引起家長的重視,也讓更多的孩子受益。

___END___

童書媽媽三川玲

( 蘋果用戶讚賞通道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抑鬱 的精彩文章:

她曾發誓非鄧超不嫁,分手後一度抑鬱想自殺,如今越來越美了
女人課堂,從抑鬱到熱氣騰騰的蛻變
丈夫重度抑鬱,非常痛苦,最怕旁觀者的傷害
健腦益神黃金組合 幫我擺脫了抑鬱症
張一山否認患抑鬱症將退出娛樂圈謠傳,什麼時候休息不定期

TAG: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