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屁股拍一拍,15天後身體出現了奇妙的變化!

屁股拍一拍,15天後身體出現了奇妙的變化!

這個部位最容易堵

《內經》云:「經絡能決死生,治百病。」「骨正筋柔,氣血自流」。

只要打通經絡,即可百病不生。骨正筋柔,使氣血順暢。而現代人不愛運動,會導致血液不通暢,氣血不通暢,外邪就容易侵入體內,體內毒素排出緩慢,長期以往,淤塞堆積在體內,造成經脈堵塞,給健康留下隱患。

萬病皆是源於淤和堵,我們人體有一個中央,是最容易出現循環阻塞的問題,它就是我們——臀部。

臀部是人體的「毒窩」

很多都人都忽略臀部護理,要知道臀部護理不僅是為了美觀,更是為了健康。

中醫認為:臀部位於人體的中部,是人體上下肢的交通樞紐,是七大經絡銜接的必經之處。久坐、久站等不良行為,導致臀部血液循環受阻,毒素積累體內,造成各種疾病。

下面我們來看看,臀部毒素積聚會招致哪些安康危害。

01

臀積毒素、影響腰部

由於我們久坐、蹺二郎腿,臀部經絡不通,代謝不好。使臀部循環不暢、發涼、大量寒毒囤積在腰椎、盆腔、腹股溝處。

臀部附近就像一個渣滓場,從而招致腰部問題。如:腰酸、帶脈不暢、腰腹贅肉多、下肢循環不好。

02

招致各種婦科疾病

臀部寒涼,盆腔內、腹股溝堆積很多瘀堵的毒素病菌,招致盆腔積液、盆腔炎、附件炎、 陰道炎等炎症。

臀部周圍受寒,會使臀部經絡收縮,呈現痛經,月經不調,血色暗、血塊等。

當臀部(盆腔)多濕,會形成泌尿生殖系統的炎症,盆腔炎或 陰道炎等。

在子宮、卵巢部位寒氣不容易排出易構成囊腫,肌瘤等。

03

臀積毒素,影響外形比例

臀部、腿部、腰部易引發部分過多浮肉、過量的水份彙集,易產生濕症、寒症、身體變形、代謝減慢、人體比例不契合安康美的標規範比例。

臀部外形與身體健康

臀部還是我們身體安康的晴雨表。從臀部的外形還可看出一個人的身體安康情況。下面我們來看看,臀部外形與安康的關係。

01

平直型

易得腫瘤疾病,上火、皮膚枯燥、脾氣躁、性子急。

02

後翹型

八髎骨突出易得婦科炎症,盆腔積液,子宮後位。

03

下垂型

易得腫瘤疾病及婦科炎症,盆腔積液,多發性囊腫,最容易癌變。

04

外擴型

子宮脫垂,月子後遺症,腰酸背痛,月經不調,月經淋漓不盡,小便失禁。

日常養護臀部

看來臀部除了是美麗與性感的象徵之後,還藏著那麼多健康的小秘密。那為了讓我們有一個美好的臀部,在日常中這些要點要謹記。

01

堅持安康坐姿

像軟骨頭似的斜坐在椅子上,會使壓力集中在脊椎尾端,形成血液循環不良,血氧供應缺乏。最好的坐姿是坐在椅子的2/3處,背脊挺直。

02

防止不良飲食習氣

抽煙、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氣會造成血液循環不好、結締組織鬆弛,進而導致臀部鬆弛。

03

運動時不要穿三角內褲

運動時穿三角內褲,用不著等到珠黃人老,臀部就會由於彈性纖維組織鬆弛、支撐力不夠而向地心看齊,所以絕對要防止。

04

多吃含鉀食品

研究表明,足量的鉀能夠促進細胞新陳代謝,順利排泄毒素與廢物。當鉀攝取缺乏時,細胞代謝會產生障礙,使淋巴循環減慢,細胞排泄廢物越來越艱難。

糙米飯、全麥麵包,豆類與花椰菜,這些食物含有大量的鉀元素,有助於掃除體內多餘水分,令你的下半身更窈窕。

05

防止久站

可別以為坐太久壓榨臀部不好,站著就沒問題了。

錯!站太久,血液不易自遠程處迴流,形成臀部供氧量缺乏,新陳代謝不好,還可能引起靜脈曲張。

GIF/135K

06

拍打臀部

每天堅持拍打屁股5-10分鐘,能夠協助臀部血液循環,有效排出體內毒素。堅持一個月以上就會看到效果。

排毒穴位

除了臀部的日常養護外,同時也可以通過按摩和艾灸相關穴位,來促進臀部排毒。下面小編臀部的這些穴位,大家每天沒事的時分能夠經常按一按、灸一灸,堅持下去會有不錯的效果哦。

承扶穴:位置:人體承扶穴位於大腿後面,臀下橫紋的中點。主治: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

長強穴:位置:位於尾骨端與肛門之間。主治:腰神經痛、癔病、痔瘡、泄瀉、便秘等疾病。

八髎穴:位置:骶椎。又稱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個穴位,分別在第一、

二、三、四骶後孔中,合稱「八穴」。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經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經不調、小腹脹痛、盆腔炎等病症。

腰俞穴:位置:取穴時一般採用俯卧姿勢,腰俞穴位於腰部,臀溝分開處即是。 主治疾病: 腰俞穴的主治疾病為:指壓腰俞穴可以治療痔瘺、痔核、裂痔等疾病。

會陽穴:位置:在骶部,尾骨端旁開0.5寸。主治:泄瀉、便血、痔疾、陽萎、帶下。

大腸俞穴:位置:腰部,當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主治:腹脹、泄瀉、便秘、腰痛。

關元俞:位置:位於身體骶部,當第五腰椎棘突下,左右旁開1.5寸處。主治:腹脹、腸鳴、瀉泄、月經不調、小便不利、腰痛。

小腸俞穴:位置:骶部,當第一仙椎左右旁開1.5寸處,與第一骶後孔齊平。主治:下腹部腫脹、下腹部疼痛、腳部腫脹、夜尿症等。

膀胱俞穴:位置:穴道時常採取俯卧的姿勢,此穴位於身體骶部,第二仙椎左右二指寬處,與第二骶後孔齊平。主治:此穴的主治疾病為:夜尿症、膀胱腎臟疾病等。

中膂俞穴:位置:中膂俞穴位於人體的骶部,當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3骶後孔。主治:泄瀉、疝氣、腰脊強痛。

白環俞穴:位置:在骶部,當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四骶後孔。主治:腰骶、痛坐骨神經痛、子宮內膜炎、肛門諸肌痙攣、小兒麻痹後遺症、下肢癱瘓、尿瀦留等。

胞肓穴:位置:在臀部,平第2骶後孔,骶正中嵴旁開3寸。主治:腸鳴、腹脹、便秘、癃閉、腰脊強痛。

秩邊穴:位置:在臀部,平第4骶後孔,骶正中嵴旁開3寸。注治:腰骶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症、小便不利、便秘、痔疾、陰痛。

環跳穴:位置:側卧屈股,股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管裂孔連線

的外1/3與中1/3交點處。主治:腰胯疼痛、下肢痿痹等腰腿病證、健脾益氣。

兩個重要的臀部排毒重要穴位:

01

天樞穴

天樞穴屬於足陽明胃經,是手陽明大腸經募穴。常用以治療腸胃疾病。

位置:

在腹中部,臍中旁開2寸。

按揉辦法:

以手指指腹或是指節,向穴位處往下輕壓,按至有微酸感後放開,或做環型畫圈動作,每個穴位按壓1至3分鐘,一天可按4至5次。

功效:

增加代謝循環、刺激腸胃爬動、協助排便。

02

築賓穴

築賓穴是足少陰腎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於小腿內側。該穴名意指足三陰經氣血混合重組後的濕涼水氣由此交於腎經。

位置:

位於小腿內側,在太溪穴與陰谷穴的連線上,太溪穴上5寸處。

按揉辦法:

用大拇指指腹由下往上按,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推按1到3分鐘。

效果:

協助人體散熱排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知識庫 的精彩文章:

古人的十大國粹,精通一樣就很了不起!
憤怒是一種討厭的情緒嗎?
立秋後,你造正確的進補方式嗎?別瞎貼秋膘了!
10個加了特效的古代秘密武器!

TAG:科學知識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