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犯的12個輔食錯誤,現在知道還不晚!
寶寶添加輔食後
寶媽要注意各種食物的添加問題
如果做錯了,就很可能會對寶寶造成傷害
綠媽給寶媽們總結了12個輔食雷區
給寶寶添加輔食後,一定要避開喲!
1
給1歲內寶寶吃「隱形鹽」
很多寶媽都知道1歲內寶寶不能吃鹽,但是卻不知道,有些食物本身就是高鈉食物,寶寶吃了就相當於吃了「隱形鹽」。
《中國食物成分表》指出:茴香,芹菜、茼蒿、塌棵菜、芥菜頭、菜花等蔬菜的鈉含量較高,另外,肉、魚、蝦、貝等食物也含有不少鈉。
我們建議:1歲內不建議給寶寶吃這些高鈉食物,即使到了做給1歲後的寶寶做吃,一定要少放鹽或者不放鹽。
上圖這種就叫塌棵菜,在南方常見
北方的寶媽可以了解下哦
2
寶寶的第一口輔食是蛋黃
很多寶媽覺得蛋黃富含蛋黃酥、蛋鹼、卵磷脂,一開始吃輔食就給寶寶吃蛋黃,這種做法是錯誤的。蛋黃的營養價值非常高,但並不適合在輔食之初就添加!
我們推薦的第一口輔食是強化鐵米粉,因為寶寶6個月後,母乳已經不能為寶寶提供足夠的鐵,而強化鐵米粉不僅能給寶寶補充生長所需的鐵和其他營養元素,還非常好消化、吸收,不易過敏,非常適合在輔食添加之初給寶寶吃!
而蛋黃中的鐵含量非常少,大約佔總量的3%,吸收率也是非常低的,所以不能作為寶寶補鐵的首選。
3
加輔食後,就不怎麼喝奶了
很多家長認為添加了輔食之後,奶就沒那麼重要了,甚至有些寶寶在一歲半時就幾乎不再喝奶,其實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在寶寶1歲半以前,奶仍是寶寶的主要營養來源。
奶及奶製品中的鈣含量豐富且吸收率高,是兒童鈣的最佳來源。所以添加輔食後,6~12個月的寶寶,必須每天保證800ml的奶量!即使寶寶到了1歲以上,也一定要保證每天不少於400至600ml的奶量。
既使孩子非常喜歡輔食,也不能喧賓奪主。保持奶的攝入量,才能讓寶寶有一個好的身體基礎。
4
不給寶寶輔食里放油
很多媽媽都覺得輔食就應該清淡、不油膩,所以不給寶寶吃油,導致出現皮膚乾燥、濕疹反覆等問題。其實寶寶從添加輔食之初,就應該吃油了,還得換著吃!
我們建議:6—12個月的寶寶:每天最好能吃到5—10克,相當於家用小瓷勺半勺到一勺,添加的量也要隨著寶寶的成長而改變;1-3歲的寶寶:專家推薦的吃油總量是每天20—25克,相當於兩勺。
寶寶可以吃的油有:橄欖油、亞麻籽油、核桃油、芝麻油、花生油等植物油!
5
推遲吃易過敏食物
很多家長,尤其是有過敏史的家長,非常擔心1歲內的寶寶會食物過敏,就不讓TA吃易過敏的食物,或者推遲到1歲後再吃。
錯!美國兒科學會最新研究表明:早添加一些易過敏的食物,並不會增加過敏的概率;而避免或者推遲添加,也不會帶來預防效果。所以我們不建議推遲過敏食物的添加。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也建議各位寶媽:從6個月開始逐漸加入不同種類的食物,每種食物從少量開始,每次只添加一種新的食物,這樣即使寶寶因食物添加而過敏,也能快速查到過敏源。
6
經常給寶寶吃清稀飯、米湯
很多家庭最經常做的就是米湯或清稀飯了,方便、好做,而且老一輩的家長都覺得米湯、稀飯好消化,還能治上火。但這兩樣在兒科專家眼裡,簡直就是最最糟糕的輔食了!
因為米湯和稀飯的成分只是:澱粉+水,營養價值低,寶寶吃了對生長發育幾乎沒有幫助;而且這些食物吃了特別佔地,寶寶的胃容量本身就很小,如果吃了很多米湯,很容易產生飽腹感,必然會影響奶量和其他輔食的攝入,長期以往,寶寶很容易營養不良。
我們建議:寶媽如果想給寶寶喝點粥類的輔食,可以把稀飯熬成稠粥,同時加入不同的食材,比如雞肉碎、魚肉碎、蛋類或蔬菜泥等,從而讓這碗粥變得更有營養。
7
輔食添加過度精細
有的寶媽看小寶寶的牙齒才剛剛萌出,怕TA嚼不碎食物,就把輔食做的過細,有的寶寶甚至到了11個月,還在打成泥的食物,其實這樣做對寶寶沒好處。因為:
.寶寶咀嚼食物的動作,是需要舌頭、口唇、面頰肌肉和牙齒彼此協調運動才能夠完成的。如果總給寶寶吃流質或糊狀食物,咀嚼肌就不能充分發育,牙周膜軟弱,不利於牙齒的及時萌出,以及萌出後牙齒的排列。
.不通過咀嚼的食物,孩子就不可能更好品嘗起味道,而失去對吃輔食的樂趣,變得沒有食慾,也不利於味覺發育。
.口腔中的乳牙、舌頭、頜骨是輔助語言的主要器官,其功能的完善要靠口腔肌肉的協調運動。如果乳牙不能及時萌出,還會影響小寶寶語音的清晰、日後的構音和語言發育。
.孩子乳牙脫落過晚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就是輔食過於精細。
專家說:在添加輔食2~3個月以後,就應該由細膩的米糊菜泥逐步過渡到大顆粒的食物,10個月左右就可以給寶寶一些略硬的食物,不但能促進長牙,幫助寶寶練習咀嚼、消化,甚至對語言能力發育也有幫助。
8
給寶寶吃過多水果
有的寶媽覺得水果好吃又營養,寶寶也很愛吃,就一天給寶寶吃很多水果,比如早上半個蘋果,午飯前又吃一小串葡萄,午飯還配半個橙子,晚飯再吃半個梨。但水果再好,也不能像這樣多吃!
因為水果中含有大量果糖,如果攝入量過大,會導致身體攝入過多的果糖,不僅使寶寶的身體缺乏銅元素,影響骨骼發育,造成身體矮小,還會使寶寶有飽腹感,影響對其他必須營養元素的攝取,導致食慾下降。
我們建議:最好把吃水果的時間安排在兩餐之間或是午睡醒來後,並根據寶寶的年齡大小及消化能力,選擇應季水果。寶寶每天進食水果的量:7~12個月25g—50g,1—3歲150g—200g。
9
不給寶寶吃零食
有的寶媽怕零食會影響小寶寶吃正餐,還很擔心外面賣的零食含鹽量高、有添加劑,到了1歲後都沒給寶寶吃過零食。這樣做也是不對的!
專家在節目中說過:寶寶長大一些後,正餐食物產生的能量已經不能滿足TA的生長需求,必須在兩頓正餐之間添加適當的零食,才能獲取充足的營養,讓寶寶長的更高更健康。
當然啦,我們推薦小寶寶吃的零食,不是超市裡、網上購買的到零食,而是最好選擇新鮮的、無添加的媽媽做的食物。
推薦零食:新鮮的應季水果;酸奶、乳酪等乳製品;自製饅頭、麵包、蒸糕;研碎的堅果等。我們建議吃零食的時間安排在:上午9點—10點,下午3點—4點。
10
給寶寶吃兒童醬油
有的寶媽會給寶寶買兒童醬油,放進輔食里調味,但市面上所謂的兒童醬油,都是商家的噱頭,寶媽千萬不要買。
因為兒童醬油的鈉含量非常高,每10ml中含鈉量都在600毫克以上,相當於1.5克的鹽。添加了鈣和鐵的兒童醬油,鹽的含量會更高。長期給孩子吃兒童醬油會養成重口味,嗜咸,甚至養成偏食挑食的毛病,為其成人後高血壓、動脈硬化埋下隱患。
11
給1歲內的寶寶吃豆製品
我們在最近的文章中給大家科普過,豆製品的營養價值確實非常高,富含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鈣和B族維生素,但並不適合給1歲以內的小寶寶吃。
因為豆製品中的寡糖不能被孩子吸收利用,有可能在結腸內被一些有害細菌發酵產氣,引起腹脹不適。另外像豆漿,含有的皂素、蛋白酶抑製劑及植物紅細胞凝集素等抗營養因子,會抑制孩子的生長發育,嚴重的甚至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癥狀。因此我們建議1歲後再給寶寶吃!
12
給1歲內的寶寶吃蜂蜜
很多家長看小寶寶有點便秘,就給TA喝點蜂蜜水。這樣做是不對的,因為蜂蜜中可能有肉毒桿菌,肉毒桿菌中毒是一種罕見的、比較嚴重的、可以通過被肉毒桿菌污染的食物傳播的疾病。
1歲以下的寶寶,體內還沒有形成完好的腸道微生態屏障,來抵抗肉毒桿菌芽孢的侵襲。如果小寶寶吃了有污染的蜂蜜後,就可能引起中毒。
而且蜂蜜太甜會破壞小寶寶飲食習慣,讓TA不愛喝白開水,即使1歲後也要適量吃。
寶寶輔食這樣做,是拜託了媽媽旗下的專業寶寶輔食平台,為大家分享跟「吃」有關的乾貨知識,還有0-3歲寶寶愛吃的營養輔食食譜,簡單好做,媽媽一看就會,手殘黨也不怕哦!
TAG:寶寶輔食這樣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