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克一生的作品都在這裡了!
蒙克(Edvard Munch,1863年12月12日-1944年1月23日,射手座),挪威畫家,蒙克被稱為「現代表現主義之父」,他的繪畫帶有強烈的主觀性和悲傷壓抑的情調。畢加索、馬蒂斯就曾吸收他的藝術養料,德國和法國的一些藝術家也從他的作品中得到啟發。
蒙克的苦難童年和家庭悲劇,使他的心靈深受傷害,在他5歲那年,母親因患肺結核而去世,姐弟五人由姨母代養,母親去世後,父親難過得好幾天沒有走出家門,他抑鬱的神經強烈地感染了失去母親的蒙克,這是他一生中首次感受到死亡的恐怖。
GIF/900K
蒙克13歲那年,年長兩歲的姐姐也因肺病去世。蒙克與姐姐關係十分相好,感情極深,她的死再次刺激了蒙克的神經。接下來他的妹妹也患了精神分裂症。這一系列的打擊所引發的傷痛,深深地印在了蒙克的內心裡,決定了蒙克的性格和他前半生創作的基調。從他的《病中的孩子》、《母親之死》和《在靈床旁》等作品中我們能很清楚地看到這一點,這樣的經歷對他後來的藝術產生了重大影響,並在隨後創作出其極具特色的代表作《吶喊》。
22歲時,蒙克來到巴黎,並參加「新藝術運動」的設計和討論活動,開始轉向表現主義。此後,他長期居住在德國柏林,45歲時由於患上精神分裂症,回到挪威定居。
(病中的孩子)
蒙克的《吶喊》和他所有的作品一樣,都是通過自身體驗才畫出的,他不是為了藝術而藝術,他所表達的只是有關他自己的憂鬱和不安。這就是他的創作的原動力所在,蒙克正是通過創作才打開了自己幽閉著的情感通道,在不自覺中泄露了自己無意識的情感,使內心產生的巨大精神能量得以渲泄。正如弗洛依德相信夢能使緊張在某種程度上緩解一樣,通過藝術來表達情感可以使他自己達到一種較為平和的狀態。倘若不是通過大量的創作來表達自己,那他也許早就像其妹妹一樣過早地精神崩潰了。
(焦躁)
(灰燼)
(覺醒)
(沐浴)
(臨終)
(窗口)
生命的舞蹈是根據畫家在巴黎的一個舞場觀察所得的感受創作而成。畫家以舞蹈的瞬息來描繪生活本身的哲理。畫中人物和環境都有著深刻的象徵意義:畫面左邊的身著白色衣裙的姑娘和草地上生長的一枝小花,象徵青春、純潔和美麗;中間一對擁抱起舞的男女象徵燃燒著的愛情;右邊一位孤獨的中年婦女,陷入悲哀與失落、絕望與憂傷;背景上還有不同的舞者都被慾望所驅使,陷入瘋狂和激動。
仲夏夜蒙克旅德期間(1892―1908)繪製的作品中,集中了畫家兩個最具代表性的主題:夜晚和親吻。他執拗地多次在作品中以它們為題進行創作。通過基本色調的搭配,他把天空的夜色表現得淋漓盡致。像其它人物畫一樣,這幅作品又刻畫了人生的周期性。他把四對看不見面孔和相擁著幾乎溶為一體的戀人,放在路上供人欣賞。他們看上去,與其像沉溺於愛情的戀人,更像是夜色下的幽靈。
(街上的孩子們)
(絕望)
(晚上在卡爾約翰街)
(對眼相望)
(森林)
(豐收)
(病室里的死亡)
(生命中的四個階段)
(阿爾斯加德街上的四個女孩)
(圖林根瓦爾德)
(駿馬奔騰)
(橋上的女孩)
(打呵欠女孩)
(受難之地)
(盛夏)
(歷史)
(馬隊)
(嫉妒)
(吻)
(荷爾斯登的呂貝克港)
(男人和女人)
(相聚)
(憂鬱)
(月光)
(岸邊月光)
(早晨)
(母親和女兒)
(傍晚)
(裸女)
(老樹)
(青春期)
(紅和白)
(紅房子和雲杉)
(紅色維吉尼亞爬山虎)
(玫瑰與阿美莉)
(分離)
(飄雪巷)
(春耕)
(星夜)
(拉法耶特大街)
(夏夜)
(死去的母親)
(疼痛之花)
(手)
(女殺手)
(神秘的仲夏夜)
(風暴)
(晨曦)
(吸血鬼)
蒙克對表現主義影響最深的是居住在柏林18年中的創作活動,他堪稱是表現主義的創始性藝術家,為德國表現主義的發展開闢了新路。
— END —
# 個人轉發朋友圈,請隨意哦 #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喵星人」
※漢字八卦:一個體內流淌著三千多年血液的孤兒
※喜歡這件事,捂住嘴巴,也會從眼睛裡跑出來
※草間彌生美術館首場,我們帶你進!
※行樂×索尼秘境游十一彈 | 日本皇族也曾徒步過的朝聖之路
TAG:行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