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苦難到底是財富還是屈辱?

苦難到底是財富還是屈辱?

有這麼一個人,他是個農民,做過木匠,干過泥瓦工,收過破爛兒,賣過煤球,在感情上受到過致命的欺騙,還打過一場持續三年之久的官司。現在他獨自闖蕩在一座又一座城市裡,居無定所,四處飄蕩,經濟上也沒有任何保障。但他熱愛文學,寫下了許多清澈純凈的詩歌。

「你這麼複雜的經歷怎麼會寫這麼柔情的作品呢?」有人曾經問他,「有時候讀你的作品總有一種感覺,覺得只有初戀的人才寫得出。」

「那你認為我該寫出什麼樣的作品呢?《罪與罰》嗎?」他笑。

「起碼應當比這些作品沉重和暗淡些。」

他笑了。「我是在農村長大的,農村家家都儲糞,」他說,「小時候,每當碰到有人往地里送糞時,我都會掩鼻而過。那時我覺得很奇怪,這麼臭這麼髒的東西,怎麼就能使莊稼長得更壯實呢?後來,我慢慢明白了糞和莊稼的關係。」

他是想做一個怎樣的比喻呢?

「糞便是臟臭的,如果你把它一直儲在糞缸里,它就會一直這麼臟臭下去。但是一旦它遇到土地,情況就不一樣了。當它和深厚的土地結合,就成了一種有益的肥料。對於一個人,苦難也是這樣。如果把苦難只視為苦難,那它真的就只是苦難。但是如果你讓它與你精神世界裡最廣闊的那片土地去結合,它就會成為一種寶貴的營養。」

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智慧的人,他是對的。土地轉化了糞便的性質,他的心靈轉化了苦難的流向。他文字里的那些明亮和嫵媚原來是那麼深情和雋永,因為其間的一筆一畫都是他踏過苦難的履痕。

他讓苦難芬芳,他讓苦難醉透,能夠這樣生活的人,多麼讓人欽羨。

據《丘吉爾傳》記載,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未成為首相時,有一次出席有很多成功實業家、明星參加的聚會,聚會上,汽車商約翰?艾頓回憶起了他的過去——他出生在一個偏遠小鎮,父母早逝,是姐姐幫人洗衣服、幹家務,辛苦掙錢將他撫育成人。可是,姐姐出嫁後,姐夫將他攆到舅舅家,舅媽很刻薄,在他讀書時,規定每天只能吃一頓飯,還得收拾馬廄和剪草坪。剛工作當學徒時,他根本租不起房子,有一年多時間住在郊外一處廢舊的倉庫里……

丘吉爾驚訝地問:「以前怎麼沒聽你說過這些呢?」

艾頓笑道:「有什麼好說的呢?正在受苦或正在擺脫受苦的人是沒有權利訴苦的。」

這位曾在生活中失意、痛苦了很久的汽車商又說:「苦難變成財富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就是,你戰勝了苦難並遠離苦難不再受苦。只有在這時,苦難才是你值得驕傲的一筆人生財富。別人聽著你的苦難時,也不覺得你是在念苦經,只會覺得你意志堅強,值得敬重。但如果你還在苦難之中或沒有擺脫苦難的糾纏,你說什麼呢?在別人聽來,這無異於請求廉價的憐憫甚至乞討……」

艾頓的一席話,使丘吉爾重新修訂了他的「熱愛苦難」的信條,他在自傳中這樣寫道:「苦難是財富,還是屈辱?當你戰勝了苦難時,它就是你的財富;可當苦難戰勝了你時,它就是你的屈辱。」

人生一世,有順境,也有逆境。大多數人都曾遭受苦難和挫折,只是形式不同、時間各異而已,有的是物質上的匱乏,有的是精神上的折磨;有的是肢體上的殘缺,有的是心靈上的傷痕;有的是少年不幸,有的是老來受難。對突如其來的幸福是不用準備的,誰都可以承受和接受,但對可能到來的苦難卻要有一定的心理準備,畢竟苦難不是幸事,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得起的。

苦難可以毀滅一個人,也能造就一個人。面對苦難時,積極應對和消極妥協的結果肯定是不同的。生活的強者,會把苦難作為自己奮進的風帆;生活的弱者,會在苦難中自怨自艾、自甘墮落。

在苦難中,苦也好,難也罷,痛哭或者控訴,雖然可以招致憐憫,可是對改變命運毫無用處。有些人在遭受苦難時,把精力和光陰都耗費在哀嘆、彷徨、詛咒上,不想辦法去抗爭,這樣怎能戰勝苦難、看到光明呢?

一位偉人說過:「一切以條件、地點和時間為轉移。」這裡的時間和地點,就是條件。離開了具體條件,一切都無法存在,也無法理解,甚至連「下雨是有利還是有害」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都無法作出明確的判斷。

醉透苦難,始得芬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分為三的人生 的精彩文章:

用良心稱量稱量身邊的小事、大事

TAG:一分為三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