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彈在何處落下
《拯救大兵瑞恩》血肉橫飛,它力求直述戰爭的恐怖。即使如此,觀眾仍然看到了英雄的丰姿。比如拯救瑞恩分隊中那位我最愛的狙擊手,他每次狙擊敵人前都會親吻十字架,並念誦聖詩。
因為他,難免有男性仍對戰爭有雄性的幻想。在子彈與慘叫之間,保存自己,消滅敵人,是人類血脈相承的慾望。
《敦刻爾克》終於讓我看到了,戰爭之中沒有英雄,只有倖存者。要說英雄,影片中順著潮水衝上岸的屍體,都是英雄。當屍體累積到一定數量,海水中出現了泡沫狀的有機物,而戰爭決策者們才會開始簽各種協議。
敦刻爾克大撤退,是二戰歷史的重要轉折點。在中國,只有酷愛軍事的朋友,才會中學歷史考試之後,還大量研究這個事件造成的連鎖反應。
實際上,別說歐洲的二戰,即使我們國土上的抗日戰爭,真的明白始末的也不多。
沒有客觀立場的戰爭影視劇,總是讓人對戰爭的發生,對不同國家軍隊的認知限於狂熱、偏執。
《敦刻爾克》偉大之處在於,它只站在參與者的立場,去展現二戰盟軍一次永載史冊的失敗。海陸空士兵、英國平民,在這兩個群體中分出三個視角。沙灘上的士兵們等待、參與撤退的一周,自發開船來營救士兵的平民們的一天,英國空軍戰士在空中掩護、打擊德軍的一小時。
大家都在感嘆,諾蘭導演竟然讓德軍消失了,成為了暗處的子彈,水底的魚雷。這是個神奇的視角,若非如此,觀眾勢必又沉溺於「可惡的敵人進攻啦,他們在那,乾死他們」之類的情緒中。
這是諾蘭為自己找到的清凈之處,在這個地方講述故事,觀眾才能專心存身於銀幕三個群體之間。飛機引擎聲傳來,大家才會忍不住想和無助的士兵一起蹲下身體,祈禱轟炸之後,自己四肢、五官還能健在。
飾演年輕士兵的,是英國的「小鮮肉」,出身偶像組合,我不知他的名字。當他和其他年輕士兵一起出現時,我甚至找不到誰是主角。
這一次,我安心做一個「臉盲」。因為這就是戰時的氛圍,當你的同班、同連隊戰友犧牲、走散,你只想跑向本國、盟軍的陣營中。即使擠在一起,大家還是一樣的恐懼、絕望。人多一點都沒帶來安全感。德軍用巨大的餃子皮,包住了40萬人的餡料。
觀影時最讓我難受的,就是看似大家抱團擠上了戰艦,能夠吃一片土司麵包喝一口熱茶,然而一枚魚雷,溫暖的角落瞬間成為地獄入口。
讓我們習慣槍林彈雨的電影太多了,所以大家沒那麼怕槍炮聲。但我可以肯定,本片中戰艦逐漸沉沒,士兵們在水裡悶聲叫的畫面,以及浮在海面上的燃油燃燒,憋不住氣的士兵浮出水面被燒死的畫面,都會讓大家都喘不上氣。
《敦刻爾克》的劇本只有76頁,全片只有107分鐘,很少對白,演員們用眼神、表情讓觀眾沉默。全片一直縈繞的,時快時慢、高低不平的配樂,讓觀眾徹底失去開小差的念想。
炮彈在何處落下?國家人民會鄙視逃離的我們么?戰爭會結束么?這個世界會好么?
在死亡間歇,士兵們、觀眾們反覆思考這些問題。
等待救援,逃離煉獄,我想回家。思考之後,銀幕內外只剩下這樣的願望。
英國首映時幾位當年敦刻爾克的倖存老兵,大概是這個世界上最有資格評價諾蘭的《敦刻爾克》的人。有一位老人評價,影片中的場景和當年在沙灘上看到的一樣,只是電影里的炮彈比當年大聲好多。
如果你聽得懂這是句玩笑,那最好不過了。
TAG:立竿鑒影 |